出身日本军校,抗战时中国重要的智囊,多次看穿日军动向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出身日本军校,抗战时中国重要的智囊,多次看穿日军动向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刘斐,以其过硬的军事理论素养,以及多年带兵作战的实践经验,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为一部作战组组长,统管全国军队对日作战。

[国军中将刘斐]

尤其是起草和组织实施事关国家命运的战役的制定工作,包括准确判断日军的作战意图。虽然官级是个组长,可是这个组长放在当时的国军将领里,还真是属于凤毛麟角之类。谁都知道没有超强的智慧和卓越的预见能力是无法胜任这个组长角色的。

刘斐担任了这个极其重要的职位,可见国民政府,当然,更包括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刘斐是抱有很高的期望的。刘斐也深知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让他担任这样重要的职务,更要竭尽全力为国家出力。

面对日军“七七事变”后对我国一直采取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始终狂妄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谬论。刘雯深知并不是日军大本营完全藐视中国,才变得如此任性和狂妄。

刘斐为何对日本有这样的认知,于他自1927年东渡日本考取了日本陆军步兵专门学校学习,自1930年从日本陆军步兵专门学校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免试擢送到专门培养日军高级指挥军官的日军陆军大学继续学习四年,不仅仅是一个日本通,更深刻的理解了日军作战的特点和他们的不足。他深知日本是一个岛国,虽然在现代化进程上快于我国,特别是工业化领先于中国的优势更为明显。

但是,由于日本四面环海,无论是在人口,资源、还是拥有国土面积上和中国有着巨大的差距,先天条件限制,迫使日本不得不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必须在短时间内打垮中国,迫使中国政府投降。

我国虽然在工业化,特别是军队的装备和军人的训练上和日军相比完全处于劣势。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兵源相对充足,国土从南到北,由西到东面积广袤,地理各异,资源丰富,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充分发挥各种有利形势,做到持久的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终将会战胜日本对我国的侵略,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刘斐的建议得到了国民政府军政委员会很多高级将领的赞同,更被白崇禧将军概括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经典论断,作为我国抗日战争,主要是由国民政府主导的正面战场的基本战略思想。

[淞沪会战向日军射击的国军德械师]

当淞沪会战尚未拉开序幕,刘斐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赋予制定整个淞沪会战的战役计划,他的大脑里开始思考如何在敌强我弱的现实面前,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最好的结局,尽可能的保存国军的实力,为长期抗战积累力量。

刘斐面对各种有关日军的情报和信息源源不断的汇集到他的手里。他经过认真汇总,得知日军投入了地面部队8个师团又2个旅团总兵力20多万人,作战飞机500多架,坦克300多辆,军舰30多艘,重炮300余门,以及山炮、迫击炮和掷弹筒不计其数。虽然,国军投入了8个集团军,总计80余万人的兵力,可是飞机只有少的可伶的数十架,无一艘军舰可以对日军阵地开火,其他重武器更是只有日军的零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敌我武器装备在数量上如此悬殊,他不是在一线指挥具体战斗的指挥官,可以不顾一切只是为了战斗的胜利,不考虑其他综合因素。他懂得自己的职责不是不顾一切的和日军拼命,作为一个爱国军人,刘斐当然知道守住上海的重要性。但是,他数次深入前线进入阵地观察,目睹国军将士们在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以及来自海上、江面上的日军军舰的重炮轰击下,一批批英勇无畏的指战员,瞬间被炸得血肉横飞。

使得他作为智囊的作用必须冷静,必须保持克制,觉得不能在做这样无谓的牺牲,必须按照已经形成的指导全国抗日的方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坚定不移的实施,决不能在淞沪战场,让日军全歼我国军队的主力部队。

特别是当他接获了电文说日军增援淞沪会战的部队,从侧面杭州湾登陆,将对上海国军实行迂回包围。在这极为不利的形势面前,他立即向负责淞沪会战的总指挥,也是全国抗战军队的总司的令蒋介石建议,淞沪会战必须尽快停止,各集团军按照作战组制定的撤退计划有序撤离现有战场,以保存我军的实力,再寻机歼灭日军。 正在指挥所有国军顽强抵抗日军的蒋介石,对刘斐的建议想了很长时间的。作为统帅,他当然知道我们的军队装备和军人整体实力与日军差距非常大,很多部队整营、整团上了战场,多达几天,甚至只有半天就全部牺牲在战场上了。但是,上海可是中国的经济和工业中心,不拼死保卫,又如何能够支持中国的长期抗战对工业物资的需要呢。 可是,当蒋介石冷静下来,他知道上海集中了来自全国的国军主力部队,一旦被武器装备精良的日军全面包围,那中国的抗日何从谈起呢,沉思良久,最终蒋介石采纳了刘斐的建议,最终撤离了淞沪战场的所有阵地,保存了国军能够继续抗战的实力和本钱。 就在中国逐级拼死抵抗日军的侵略,延缓日军凶猛的攻势,主动向大后方撤离期间,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日军由于未能在江淮流域的重镇徐州会战中,达到再次实现歼灭国军主力的罪恶目的。遂改变了战略,希望依靠日军自身强大的海空军优势,采取沿长江南北两岸分齐头西进的态势,实行所谓“长江跃进战略”,具体战略的最终目标为占领华中重镇武汉。 此时的刘斐也来到了武汉,在国民政府军令部主管作战,全程参与武汉会战的策划和指导。由于武汉是华中的重镇,国军调集了14个集团军,总兵力近110万人,同样的,日军为了攻克武汉,集中了14个师团的兵力,约25万人,抱着志在必夺的架势,汹涌而来。

[向日军射击的国军重机枪阵地]

此次会战,客观上来说国军的武器装备与淞沪会战相比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和日军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而要把这110万国军部队分派的位置准确,都能够有效地打击日军,作为负责武汉会战制定人的刘斐如何排兵布阵,以最大限度阻止日军的进攻节奏,为武汉地区的学校和工厂设备的搬迁赢得时间,才是他每时每刻都需要认真思考的地方。

正当刘斐和属下们每天紧盯着沙盘推演,以及敌我双方兵力对比的演练对抗中。一天他接到了一封信,给他来信的人是刘斐在日本陆军大学的教官吉古板元写来的,信中除了叙说师生之情,更多地是劝告刘斐,要认清眼前的形势,中国迟早一天要被日军完全占领,你只要投靠日本,凭你的资历和能力为日军服务,肯定比你现在的地位要高许多倍。当然,也是有条件的,就是让刘斐提供中国军队防卫武汉的具体作战部署计划,以便让日军迅速占领武汉,消灭国军保卫武汉的主力部队,继而能用更充裕的兵力侵略西南,实现占领中国全境的目标。

刘斐看完这封信后气愤不已,他心里感到虽然是在日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这绝不是我可以背叛祖国的理由。想到这里,他毫不犹疑的把这份信交给了国民政府,以表明自己的心迹,以表明和日寇势不两立的立场和誓死不当汉奸的决心。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