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果军:隋炀帝新手缔造这支送自己上断头台的新军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骁果军:隋炀帝新手缔造这支送自己上断头台的新军

原题:夺命的骁果军:隋炀帝新手缔造这支新军,为何却被他们送上断头台

隋炀帝是个爱折腾的皇帝。他不仅喜欢上马大工程,对帝国的制度建设还经常别出心裁。他推进的很多制度创革,基本都是外行领导内行,一不小心便铸成大错。比如隋朝的军制改革。

大约在大业九年,隋炀帝鉴于原有的府兵制无法满足东征高句丽的需要,因而推开了募兵制,征募了一大批骁果军作为精锐部队。然而令炀帝始料未及的是,正是这支骁果军最后要了他的命。

一、隋炀帝为何要改军制

隋朝原本实行的是府兵制,这是一种从北周王朝继承下来的制度。

我们要弄明白炀帝改革军制,首先要稍微了解一下什么是府兵制。

中国古代的兵制大概有贵族兵制、征兵制、世兵制、募兵制这么几种形态。

贵族兵制和征兵制都不是北朝和隋朝的主流,我们姑且不论了。北朝北周王朝出现的府兵制,实际上是世兵制的一种。

所谓府兵制,就是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军府,从军府中选定一部分居民作为军户,这些军户按比例出兵,或是五丁一兵,或是三丁一兵,称之为府兵。府兵平时务农,并组织一定频率的军事训练。每年固定担负一个月左右的轮值和作战任务。

府兵的后勤保障由国家和个人共同负担,并且出兵的军户可以享受免赋役的经济特权。相对来说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为优越。

北周统一中国北方、隋朝统一天下,依靠的基本武力就是府兵。

那么隋炀帝为何要改兵制呢?

这个兵制进化到隋炀帝时代渐渐暴露出一些毛病。一方面,府兵的地域依附性非常强。关中出的兵,基本就在关中一带打仗,即使远出,也就在关中左右,仗一打完就能随时回来。但是随着隋朝疆域的扩大,府兵经常需要离开驻地到很远的地方作战,关中兵到河南打仗还好,调到江南打仗,非常容易拖延每年的服役期。所以,府兵的作战积极性下降了。

另一方面,府兵是一种普遍征发性的兵制,兵丁是摊派出来的,朝廷没办法精确选择精壮的士卒。虽然看起来数量很大,但精兵少,能打仗的名将也不多。大家可以前后观察一下,隋朝之前的南北朝有很多名将,北周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都是闻名遐迩的名将。隋朝之后的唐朝,开国之时就有李靖、李勣、秦叔宝等名将。隋朝却少得可怜,这和隋军的兵员基础是有很大关系的。

而隋炀帝的战略目标又很大,要以武力吞并高句丽。他第一次东征高句丽,不惜血本组织了113万大军,但却在辽水一线连连受阻,一个小小的辽东城都打不下。

府兵已显露出疲态了!

这大概是炀帝改革兵制的初衷。

二、骁果军的高光时刻

其实如果思路敏锐一点,有人就会问:府兵的这两个问题,应该在建立之初就不难发现。为什么不在制度设计上做出一当的调整呢?

府兵制是北周创立的。当年北周的疆域就在关中、陇右一带,关中是其核心地区。北周的作战地域基本上离关中都不远,所以当时并不需要考虑远距离作战的问题。

而当隋朝府兵发现这个问题时,府兵制已经在北方广泛地建立起来了,帝国有一整套军事、职官和后勤系统来配套这个制度,再想改,已经是体大难移了。

那么这样一个体系庞大、成形多年的制度,怎么去调适,其实非常能反映一个国家特别是皇帝的政治水平。高明的皇帝,自然会按部就班地从头根本上调整。一般性的皇帝,或许会局部作一些修补,使之适应当下的社会形势和军事任务,把核心问题留给后来者解决。

隋炀帝呢?两种人都不是。

第一种处理方法太缓,没有十几甚至几十年功夫难以见到成效。而他的战略任务又很急,等不了。

第二种处理方法效果也不突出,根本无法挖掘出府兵的潜力。他要的只是军队的战斗力,至于军队本身,性急的炀帝根本没放在心上。

就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隋炀帝果断(实际上是鲁莽)地决定,抛开府兵制不管,立即推行一种新的制度:募兵制。

募兵制顾名思义,就是有选择性地召募士兵。

它与府兵制的区别非常大。

其一,兵员选择范围空前扩大,什么人都可以来当兵,不管家里穷富,只要你身体条件足够好,足够勇武。

其二,兵员的全部供给都由国家负担,不像府兵那样,自己承担一部分,国家给一部分。当然,募兵的资俸比府兵要高的多,同时一人当兵,全家免赋税,这比府兵的待遇优厚的不是一点半点。

其三,兵员全部脱离农业生产,全时待机,随时准备出征作战。

这已经是职业化军队的制度。不管是兵员基本素质,还是训练水平、武器装备水平,以及兵员的求战欲望,都比府兵强了一个段位。故而战斗力肯定要高出许多。

大业九年正月隋炀帝下令征募骁果军,当年四月,就立即建起一支数万人的骁果军,并投入了对高句丽边境重镇辽东城的进攻。

在上一年的进攻中,隋军发动十几万人进攻辽东城反复围攻不能得手,直至隋军败退时,辽东城仍然屹立不倒。

此番再度进攻该城,隋军起初仍然久攻不下。骁果军将士主动请缨作战,他们动用了飞楼、冲车、云梯等各种器械,还四面挖掘地道,昼夜不停地猛攻。来自江南的骁果军麦铁杖出征前就给儿子们留下遗言,说他奉命出征,性命早已置之度外。后来打到辽东城下,果然舍生忘死拼命进攻,直至在争夺辽河河桥的战斗中阵亡。同是江南人的猛将沈光,顺着冲车的长竿爬到辽东城的城头,用短兵器与高句丽人拼杀,杀数十人后被敌兵推落城下。沈光危急中拉住一根冲车的绳子,又顽强地爬上去战斗。

双方攻防二十余天,隋军和高句丽都死伤无数,但骁果军仍死战不退。他们又准备了百余万只布袋,装上土填到城下,堆出来一条与城墙等高的“鱼梁道”,这个招法果然奏效,隋军沿鱼梁道爬到城头,对高句丽人射箭,城守形势急转直下,辽东城破城指日可待。

虽然隋军因为杨玄感在黎阳起兵造反而撤兵,导致辽东城没有得手。但骁果军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就成军并爆发出强悍战斗力,确实展现了募兵制的一定威力。

此后隋炀帝一直把骁果军带在身边,使之从精锐攻坚力量转化为贴身扈从军,大业十一年隋炀帝被突厥围困于雁门,幸赖骁果军拼死抵抗,才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等待勤王军到来。

炀帝从雁门返回后,再次下令征召骁果军,增加其规模。

三、破立双瞎逼:炀帝对帝国军制的深远性破坏

那么,回到这项军制改革的本身,隋炀帝到底是对还是错?从结果上看,骁果军最后在江都发动叛乱,结果了自己的缔造者,这是一个很具有荒诞意义的现象。炀帝无疑是做错了。错在哪里呢?

其一,想打破原有制度的弊端,但破错了方向。

府兵制当时主要的问题是运转不灵,响应笨拙,但还没有到完蛋的时候。这种制度需要的是调整,而非破坏。调整什么呢?适度调整集中指挥权,建立像当年隋灭南陈那样的方面军,以大将或亲王统军,暂时提高府兵的灵活性。待征高丽之战结束后再调整体系上、制度上的问题。

但隋炀帝恰恰相反。他在召募骁果的同时,进一步扰乱了全国的军事体系,消耗了本应属于府兵系统的战争资源。

而随着炀帝对骁果军的不断重视,不断把骁果军地位抬升,使之成为中央直管、甚至皇帝亲自率领的禁卫军,府兵原来担负的禁卫中央、威慑地方的职能弱化,指挥体系与权力中心更加疏离。

这无疑使本就运转不灵的庞大府兵系统更加笨重、更加迟缓。

这样一来,府兵的存在感更加弱化,对各地郡县的控制力愈发减弱。大业九年杨玄感之所以能在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就是因为隋朝内部力量空虚,军事体系的重心移到骁果军上来了。

其二,创立新的制度,却只是个草台班子急就章。

那么新建立的骁果军本身又怎么样?为何在炀帝生前,就沦为野心家的工具了呢?

炀帝组建这支召募来的骁果军,因为时间短促,没有来得及建立完善的职官和管理体系,府兵虽然运转缓慢,但好在体系完善,它是由国家机器控制着,而不是一两个人控制。

但骁果军不一样,它在制度上不归任何一个机构管,而是由折冲、果毅、武勇、雄武四个郎将管理,与旧有的十二卫系统基本割离开了,指挥起来非常方便。

历来兵是国之大事,权柄不可操于一人。炀帝只看重了指挥灵活带来的便利,却没有预见到这是把双刃剑,随时存在反噬的可能性。

故而,当隋炀帝从关中远避于江都宫,流露出不想回归北方的意思时,大部分都是关中子弟的骁果军怨声载道。如果是正常的府兵,有该管的十二卫将领进行弹压,有朝廷三省高官的牵制,再靠着平素养成的忠诚作风,绝不至于犯上作乱。

而这支多达1万人的近卫骁果军,只是由一个小小的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管领着,根本无人处理骁果军的诉求,以致最终导致了叛乱。

隋末募兵制的改革,说到底并没有进行制度层面的认真准备,而只是从末端急匆匆地拉起架子。这不仅对原有府兵制造成了破坏,还无意中孽生出帝国的掘墓人,真是对炀帝本人莫大的讽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