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莲池书院诗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河北省莲池书院诗

莲池书院在保定古莲花池。池建于元代,为北方著名园林。其地林泉幽邃,鱼鸟泳翔,楼台亭榭,云物苍然,素有“城市蓬莱”之誉。清雍正十一年( 1733),总督李卫奉命创建书院,招直隶全省沉潜学问者肄业其中。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弘历曾三次莅院视察,赐“绪式濂溪”匾,并赋诗以勉师生。乾隆以降,主讲者如汪师韩、章学诚、黄彭年、李嘉瑞、张裕钊、吴汝纶等皆为一代名师。黄主院时,广收图书于万卷楼,以义理、考据、辞章、经济之学训士。张主院时,招日本留学生,使莲池名扬海外。吴主院则刊刻图书,改革课程,将博物、格致、机械、英语、日语等现代教学内容引入,聘请外国教师任课。生徒中刘春霖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自称“第一人中最后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改名校士馆,旋改为文学馆。1912年改名省立二师附小。今古莲池园林基本保存完好,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游人开放。园中尚存牌坊、水东楼、藻咏厅、君子长生馆及濯锦亭、观澜亭、不如亭、六幢亭、绿野梯桥、水心亭、响琴桥、响琴榭、东西碑廊等建筑,藏有《莲池书院法贴》、《大清三藏圣教真经》、《莲池书院课艺》等。

莲池书院 丙寅

清·乾隆皇帝弘历

西巡返翠䍐,东道驻樊舆。

莲池旧名迹,停辔览斯须。

闲斋十笏强,小园五亩余。

建闸引庐水,汇为明镜湖。

俯栏有游鳞,护波来飞凫。

不谓城市中,而与林泉俱。

吟咏息冠盖,弦诵聚生徒。

必有取义耳,讵惟玩物乎。

茂叔标净植,所爱寄芙蕖。

晦翁建白鹿,觉牖芳模垂。

瞻彼万卷楼[1],守此一经锄。

一经苟或通,万卷理不殊。

勖哉占毕流,学为君子儒。

命张若澄图莲池书院因而有作 庚午

清·乾隆皇帝弘历

平生喜图画,谓是足神趣。

佳境率传真,以志心所慕。

莲池古名胜,况是兴贤处。

前岁历保阳,曾一临鸾辂。

敞轩旷怡神,洼池淡神虑。

假山峰侧面,应有旧题句。

了了粉本具,命汝为分布。

同异故堪证,即离宛可悟。

待我返巡跸,卷阿再亲赋。

莲池书院 庚午

清·乾隆皇帝弘历

西巡回驻郡城边,便幸莲池读爱莲。

不必有花识君子,所欣此地育英贤。

杏桃竞绘二月景,苕芷平分一亩泉。

指点前番觅吟处,缘碑重续丙寅年。

莲池书院杂咏 庚午

清·乾隆皇帝弘历

偶过书院乐菁莪,二月烟花景色和。

若沼若亭早图取,重寻诗约赋卷阿[2]。

桃花已谢杏花红,荏苒韶光瞥眼中。

留咏前题成小住,笑他何必碧纱笼[3]。

宛转桥通水阁虚,团圞月户俯清渠。

春来岂虑诗题少,山鸟山花尽起予。

蓄水为池亦蓄鱼,不劳罾网备观渔。

若将罗致方东野,吾意区区岂为渠[4]。

鹿云介寿鹤称仙,点缀青松白石边。

文绣料非牛所愿,不如放去任天然。

春城风物近清明,驻辇优游少畅情。

此地那宜陈俗乐,书声端胜管弦声[5]。

题张若澄莲池书院图因叠前韵 庚午

清·乾隆皇帝弘历

昔读濂溪书,每爱爱莲趣。

是地名莲池,孰不生景慕。

忆我丙寅秋,曾一至其处。

今岁西巡归,保阳驻行辂。

乘闲复来游,散洒怡神虑。

遥帷搴纵览,棐几凭搜句。

置之若澄图,曲折高下布。

浮屠亦传斯[6],极乐可证悟。

儒墨岂同道,吾兹故不赋。

万 卷 楼

清·帅家相

高楼插霄汉,上按蓬阆居。

俨见容成君,手授丹素书。

万轴比邺架,古人意何如?

天章仰宸翰,日月悬清虚。

当年重回忆,趋晨步石渠。

注释

[1] 原注:在府治内,元贾辅建,延郝经居之。

[2] 原注:近命张若澄图莲池书院,末句有云:“待我返巡跸,卷阿再亲赋”。

[3] 原注:丙寅所作诗已刻碑覆之,以亭四面纱 巾厨护之,故戏及云。

[4] 原注:是日水虞,例备观渔,以天时尚寒罢之。

[5] 原注:地方官欲陈讴歌以申民乐,以书院不宜有此,罢之。

[6] 原注:浮屠极乐世界有白莲华池,又有莲池大师者殊属附会云。

原载邓洪波编《中国书院诗词》,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11月版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