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测评:科摩林海角冲突中的欧洲 印度与中国式帆船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实战测评:科摩林海角冲突中的欧洲 印度与中国式帆船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某样武器的性能优劣就是需要以具体战例进行分析。尤其是在记载稀缺的古代,不同体系的技术抗衡少有涉及多方的综合案例。在远离大规模人群的海战中,这个情况又表现的异常突出。

因此,发生在科摩林角海域的冲突,就是分析欧洲、印度与中国式帆船性能优劣的宝贵经验。

科莫林海角是印度次大陆的最南端

作为印度次大陆的南部顶端,科摩林角不仅具有地理上的标志意义,也是文化和技术体系差异的天然边界。从最初的早期文明阶段,到距离现在并不遥远的20世纪初期,这里的分野价值都非常明显。在1526年的葡萄牙人看来,这样的区别对待也是合情合理。虽然他们将最先进的欧洲航海技术带入亚洲,却不可能从高端垂直影响顶层。因此,他们就不得不面对技术水准相差千年的不同对手,也势必为了成本和规模去统统加以运用。

在科摩林海角冲突爆发的当年,葡萄牙海权势力的据点以网布印度西海岸、锡兰岛和马六甲等地。其中,物产丰富的锡兰被认为应该优先开发,却也因为居于几个主要基地之间而容易受到忽略。加上国王若昂三世的略微收缩政策,迫使海外驻军减少分布和兵力,就让他们更需要在远方的前沿运用本土技术。于是,不少在南洋当地建造的中国式帆船,就被葡萄牙船主购买,成为常规货运的重要载体。

欧洲人的到来 改变了印度洋及以东地区的生态

那些不满于葡萄牙霸权的地方势力,也终于在各自奋斗失败后而选择联合应对历史的进程。作为老对手的卡利卡特,就为了重新夺回主动权而出兵干涉锡兰。他们帮助名叫马亚杜内的本地王公,夺取了岛屿西南部的科特王国控制权。随即,一支拥有52艘战船的卡利卡特舰队就常驻那里。他们的最主要任务,就是截断葡萄牙人控制的科摩林角航运。期望能迫使商船队从科钦回到自己的港口停泊。

尽管大部分都是轻型船只,但卡利卡特人却深受环印度洋的阿拉伯航海技术熏陶。除了能凭借三角帆和划桨横行水域,还因吃水较浅而可以随时隐蔽在附近浅滩。加上火药武器的引入,更让他们可以群起围攻不少大型商船。

印度西海岸也深受阿拉伯造船技术影响

1526年2月,帕奇-马里卡尔率领卡利卡特舰队出海狩猎。他们很快就在科摩林角发现了2艘从马六甲开来的葡萄牙船只。其中1艘是小型的卡拉克帆船,第2艘则是从当地购买的中国式帆船。由于吨位有限且用于运货,她们都没有配备足够的防御火力,所以很容易成为海盗的围猎对象。马里卡尔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下令所有船只立刻出击,毫不费力的将2船包围起来。

面对众多印度轻型帆船的围困,葡萄牙人也是自觉凶多吉少。但当天的海风特别强烈,进而造成水域有很大的海浪,这无疑为他们突围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此前的交手经验,卡拉克帆船完全可以利用四角衡帆提供的巨大推力,让船体较小的对手自动退让。即便遭遇逆风,卡拉克船的也能使用全世界最好的锁具系统调整角度,在曲折迂回中寻得出路。加上船艏与尾部的高耸塔楼,可以让乘员以最少兵力应付对手的跳帮登船。

克拉克帆船的风帆系统是当时最好的

然而,同行的中国式帆船就没有这样迅速的应变能力。在彻底根据西洋技术进行改进之前,旧式锁具与硬帆都需要很长时间展开或作出调整。其结果不仅是船速较慢,而且在面对逆风时也更为笨拙。因此,将中国式帆船与卡拉克船混编的结果,就是需要后者不断放慢速度予以支援。前者也在船上常备一些大桨,以便在遇到麻烦时能进行救急。葡萄牙人很清楚中国式帆船的缺陷,但因为这种船型在南洋和东亚最为普及,所以能凭借低廉的费用而被商人选择。

相比之下,南印度沿海的水手也不会对中国式帆船过于陌生。因为这种老式船型的发源地,就在科莫林海角两侧。这次海上冲突爆发前的100年里,当地水手也在使用类似的型号。只是因为阿拉伯式帆船的性能优势,才以非常缓慢的过程进行升级改造。最终在葡萄牙人抵达前夕,完成了这次历时数百年的更新换代。因此,尽管马里卡尔的小船因过于颠簸而难以有效靠近,但始终能通过自身的机动优势保持阵位。这种场面诡异的浮动包围,也就在印度洋中神奇上演。

南洋的中国式帆船 也经常加装西洋风帆

既然无法贴身近战,卡利卡特人便选择以枪炮在远距离内不断轰击。但他们的小船却为了适航性而放弃使用较大火炮,以至于很难在中远距离上损毁葡萄牙船体。卡拉克船本身制造非常坚固,经常可以承受数数千枚小型弹药的反复磨损。屈指可数的几门火炮,也对希望拉近距离的敌船形成威慑。因为印度人的炮弹很难造成结构性破坏,而他们的大炮只需1发就足以让单艘印度小船受到重创。这样促使马里卡尔的部下始终不能抵达理想的射击距离。

当然,更大的受益者是跟在后面的中国式帆船。在受到阿拉伯技术影响之前,这类船型大都偏向平底而没有龙骨构造。公元10-12世纪之间,大量东迁的穆斯林为东方造船业带来了永久性的提升。龙骨技术与古老的拼接工艺的融合,让更多V字型海船得以扬帆出航。但由于依然没有成熟的船底肋骨技术,使得工匠继续使用陈旧的肋板维持基本结构。结果自然是船体强度有限,而内部储物空间受到严重限制。除了被部分后世学者幻想为水密隔舱外,带来的是更多不便。

西式船肋骨的结构强度非常可观

旧式船肋板会被误认为隔舱

因此,中国式帆船无法在侧翼安放较大的火炮,也非常害怕遭到敌方炮击。只是因为印度人慑于卡拉克帆船的长程火力,才能在近距离内进行强攻尝试。中国式帆船上的小型弗朗机炮,也为自己增添了中距离反击能力。

最终,印度人在漫无目的中消耗了大量弹药,水手的体能也濒临透支。马里卡尔不得不在天命面前低头,下令撤退而让2艘商船安全通过。其实,印度本地不乏大型化的阿拉伯帆船。只是在过往的多次交锋中,都被西洋船型所完败。卡利卡特舰队的主要任务,在于长期保持袭击和制造恐慌情绪。为了防止被葡萄牙巡逻舰队轻易追上,不得不选择适于隐蔽和埋伏的小船。否则,以科摩林角海角的战况来说,很有可能获得至少1艘的战果。后来,葡萄牙人从果阿等地派来3支舰队进行扫荡,卡利卡特小船便成功进入内河或浅滩避过风头。

吃水浅的阿拉伯帆船非常有利于登陆和躲避

18-19世纪的中式帆船也引入了西洋技术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先进的船只技术传播如此缓慢?这是因为古代的技术主要由特定工匠群体所垄断,在跨文化时非常不利于技术外传。因此,公元8-9世纪就外传的阿拉伯造船工艺,需要每经过数百年才会“征服”某个地区。在技术升级彻底完成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杂交型号”。欧洲人和他们的西洋技术到来,不过是强行中断了这个过程。

因此,今天的印度沿海依然有人在建造传统阿拉伯船型。但南洋和远东则在17-18世纪就会出现融合西洋技术的新式杂交帆船。当后人目睹这些“最新成果”,往往又不明所以的追认其为传统智慧。殊不知任何出现在照相技术年代的事物,都可能与真正起源是相差甚远。若非仔细摸索字里行间的记录,也就很难以全局眼光看待差距与现实。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