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屏书院揽胜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云南省玉屏书院揽胜

玉屏书院在云南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北正街4号,座北朝南,东向为异龙湖;南向为钟秀山、冒合山;西向为黑龙坡;北向为乾阳山。

玉屏书院为邑人朱丹木于清咸丰初年捐资创建。朱丹木,石屏朱家寨人,道光九年( 1829年)进士,十一年出任江南乡试同考官,历任安徽阜阳知县、无为州知州、贵州兴义府知府、江西督粮道、陕西按察使、布政使,咸丰元年(1851年)回籍养病,捐资建玉屏书院,重修文庙。

玉屏书院规模完备,除具有传统的民族建筑形式外,还特地建造了启发和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学海”和“龙门”。院内设有讲堂和学舍,遍植松柏花卉,境致幽雅。明清两代,书院培养了大批文人学士,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至今仍保存完整。

解放后,政府在玉屏书院内开办小学,名为“玉屏小学”,现改为石屏县第六中学。

1983年5月23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玉屏书院占地面积3 303平方米,由书院大门、二门、牌坊组成一座木结构三进四合院建筑。皆宫殿式结构,设计精巧,规仿考亭,工程坚实,古朴典雅。天井宽敞,古树葱茏,掩映着雕梁画栋的古建筑群。龙门牌坊气势雄伟,石龙雕刻精致。考棚号舍临立两厢,花柜中的古梅、修竹、丹桂等,供人欣赏,环境优雅。

沿书院大门而进,大门上原悬“玉屏书院”横匾(此匾已毁)。书院二门为龙门牌坊,龙门牌坊进深 9.33米,宽3.70米,高8.7米。为木石结构。三开间,明间宽2.59米,左右次间宽2.22米,明间房顶比左右两间高出2米。龙门的四个石柱础分裂明间四个角,通高107.5厘米,基座宽72厘米,正面和背面凹刻“暗八仙”作装饰。四个柱础上承托着四条昂首鼓目的石雕龙柱。次间以砖石作护墙。三间均为一斗三拱。藻井花板共24块,每块80平方厘米,上面书写着100个篆体寿字,牌坊中正处原悬“龙门”直匾已毁不存。

天井两旁为学舍,与龙门牌坊相对的房屋为讲堂,讲堂面阔12.60米,进深10.3米,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单檐歇山顶建筑。从讲堂两侧门而入正间三楹即为院本部,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12.6米,进深8米。天井内有砖砌花柜4个,花台1个,古梅、修竹、丹桂、紫微,四时花开俱全,古雅清幽,两厢为考棚号舍。再从两侧而入,正间为“兴文祠”,昔日供有韩愈像,后改为教室。书院为前清时期石屏县规模最大的文化教育中心。

玉屏书院的东北侧为尊经阁,座北朝南,面阔19米,进深12.9米,高约12米,占地面积245平方米。四开间三进间,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重檐歇山顶建筑,用檐柱12棵,金柱9棵,四角转角科斗拱下用砖彻,下层不用斗拱,上层计用斗拱28攒,青瓦铺顶,明万历年二十五年(1597年)知州萧廷对首倡创建,作为收藏经史子集的藏书楼。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屏书院中的匾联意义深远,学问考究,昔日大门上悬“玉屏书院”匾,龙门头上前后悬“龙门”直匾。讲堂门楣上悬“讲堂”二字巨匾,蓝底金字,字大约一公尺,字体刚劲,旁悬云贵总督张亮基赠联:

规仿考亭,喜鹿洞重开,莲峰起秀;

厦成工部,看鸿词继起,艺苑蜚声。

蓝底白字,欧体正楷,字字精神。讲堂后层院本部的门额上悬有黄大宾书题“春风霭如”一匾,旁悬仪微吴文镔赠联:

人物独钟灵,鹫岭龙湖歌胜地,瑰材常辈出;

制科先博学,夏弦春育诵前贤,芳躅许肩齐。

并附小叙云:“临安山水,人才甲于通省,而石屏尤为临安之冠,乾隆丙辰,举翰林而入鸿博者,滇南唯张月槎先生一人,即州人也。书院落成,书此联以为诸生勖。”

“玉屏书院”是前清时期石屏县规模最大的书院,亦是石屏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前辈重视教育、捐资兴学的见证,古建筑群有较好的民族特色风貌,为研究石屏的庙学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具有较好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