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次阅读历史都会感叹,王朝末年真是倒霉,天灾人祸一起来。什么蝗灾、旱灾、洪灾;什么兵变、入侵、起义。总之貌似是什么坏事都赶在一个时间上爆发,让一个经营数百年的王朝在短短几年内轰然倒塌。
但就像人只有“体弱”才会“多病”,免疫力差的老人小孩的患病几率远高于青壮年。天灾也好,人祸也罢本质都算是“病毒”,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才会让宿主生病、死亡。
所以,王朝灭亡真正的征兆并不是“病毒入侵”,而是“免疫力下降”。下面给大家看看“免疫力”降低的几个标志。
1.土地兼并严重
无论什么政权都需要钱财维系,尤其是中国这样的中央集权国度,庞大的官僚系统需要耗费海量的佣金。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政权的主要财政收入有二:1.税收 2.国债。在金融系统十分原始的古代,朝廷根本没有“公信力”这个概念,更谈不上举债;在靠天吃饭的古代,农业税是大部分王朝的收入大头。所以,古代王朝的赋税往往与“人丁”和“土地”联系起来。
但随着开支的增加,赋税不断累积到农民头上,导致大批自耕农破产。他们纷纷将自己的土地出售给别人,自己当佃农换取避税的待遇。当某些人通过收购自耕农的田产起家后,就会开始想办法瞒报田产,并帮麾下的佃农隐匿户籍,让他们可以避开徭役。
朝廷当然不会纵容这种事情的发生,所以凡是一个王朝稍有生命力,都会不遗余力地打击土地兼并。一般来说,抑制土地兼并有3种手段:1.规定土地国有,不允许私人交易;2.对土地买卖收取高额交易税;3.打击农产品价格,减少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资料的价值
这些手法只能在官僚机构运转良好时,才会起到它应有的效果。而且,历代最头痛的并非通过自己积累成就的民间地主,而是在官府中有着亲戚或者自己就是朝廷命官的官僚地主。他们既是选手,又是裁判,兼并土地根本毫无顾忌。他们的贪婪会比明文允许土地兼并的时期更厉害。
当一定比例的土地落入这些官僚手中时,王朝的兵役人口以及赋税总额就要等比例降低。它机体“免疫力”随之大幅度下降。
2.走私商人横行
扣除传统的农业税收外,中国王朝还有一个“特色收入”——盐铁专营。某些朝代会将酒水也加入专营的行列中。宋朝通过盐、铁、酒的专营,甚至可以讲商业税提高到财政收入的80%以上。
这么做的理由也很简单,它们太赚钱了。所以,朝廷会严格限制私人采集、贩卖盐铁,违反将遭受重罚。可是,官营作坊的盐铁质量实在太差。出土的汉代农具表明,汉朝的铁器质量严重不合格,甚至连稻草都无法割断。盐巴的产量更是严重不足,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许多偏远地区的百姓不得不去海边晒盐吃。
【质量低下的汉代农具】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人开始联合起来做非法走私。历代的造反记录里,都有私盐贩子的身影。他们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赫赫有名的黄巢。
对于百姓而言,走私犯帮助他们得到质量相对较高的铁器,也补充了盐巴存货;对朝廷来说,走私犯就是地地道道的非法商贩,也是财政蛀虫。如果说历代对土地兼并的打击尚算留有余力,那么对走私犯的打击便算是倾尽全力,没有任何一点的保留。
【史上最强私盐贩子——黄巢】
汉朝规定,凡是抓到的私盐贩子,都要在左脚脚趾上挂上6斤器具;唐朝规定,凡是贩卖私盐者一律死刑,最严格时一斤一两的私盐就足以致死;宋朝的相关政策较唐朝宽松,但相关政策最宽松时,贩卖超过10斤私盐一样要砍头。
如此严厉的政策并没有阻挡百姓寻求私盐的脚步。根据日本学者左伯富的判断,清朝百姓食用的私盐数量丝毫不亚于官盐。巨大的利益让人们敢于冒上断头台的风险走私;庞大的金额足以盐枭们组建一支武装军队。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的私盐贩子能够与当政者对抗的根本——手里有枪,天塌不惊。
所以,我们不难推出这个一个逻辑:私盐贩子做大→朝廷的武装力量已经不足以镇压→官府的军队战力严重下滑或者吏治已经彻底糜烂,官商勾结大发横财。做大的走私犯又会反过来侵蚀朝廷的经济命脉,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类似病毒侵蚀人体,导致机体能力下降,反过来又让更多的其他种类的病毒趁虚而入。
3.军队数量过于庞大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军人多是王朝衰退,行将灭亡的征兆?难道军队力量强大,不是正说明国家武德充沛吗?
理论上军力的庞大确实能证明王朝强大。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军人数量大肆膨胀的背后极有可能蕴藏着王朝覆灭的基因。
【兵贵于精,这句话不只能用在战术层面】
以中国最强的唐朝为例,初唐主要依靠府兵开疆拓土或抵御蛮族。盛唐开始,朝廷推行名为“健儿”的常备部队。一直到安史之乱前,唐军在边塞布置了49万军队。很多习惯于“百万大军”的读者,可能会吃惊于唐军的人数。但是,这就是最强大的王朝,在最强大的时刻,所拥有的全部边防力量。
【49万唐军反而能对周边地区形成压制】
反观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逐步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边塞上,回纥、契丹、吐蕃等民族屡屡犯境,甚至多次攻陷、劫掠长安。唐军在战略上彻底转入守势,长安朝廷反而大举增兵。晚唐时,在册的唐军人数暴增至99万,这还不算藩镇节度使手下的私兵。
追溯根源,造成这局面的原因有二:
1.王朝力量衰退,周边势力蠢蠢欲动,朝廷不得不安排大量部队驻扎。在王朝昌隆时,周围势力不是臣服便是采取守势,绝不敢大举入侵,自然不需要这么多军人。
2.王朝强盛时期,君臣关系十分和睦。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难被史书记录,但是可以从他们的行为分析出来。盛唐时,中央空虚,藩镇强势,“内轻外重”的现象十分明显。但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君臣关系尚算融洽,双方享受了数十年的和平。中央自然不需要这么多部队去防范“忠臣”。到中晚唐,藩镇与长安方面的关系已经如履薄冰。中央才疯狂增兵,甚至将原本属于皇帝护卫的“禁军”,从千百人硬生生地扩编至十几万。无论史书怎么说这个阶段的君臣关系好,这种表现在行动上的不信任是无法掩盖的。
另一种军人疯狂增加的“病因”,出现在宋朝。吸取了唐朝流民之乱的教训,宋朝定下国策:某地一旦发现大规模自然灾害,就立刻开始在当地招募军队。用现代术语解读,宋朝当局的做法十分“凯恩斯主义”,即朝廷利用自己的财富去创建一个本不存在的就业岗位,来满足现在已经产生的大量失业人口。只要人有一口饭吃,有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造反便不存在于日程表。
【相比于饿死,脸上刺字算不得什么】
无论什么原因,巨大的军人数量肯定会导致财政问题。宋朝甚至用一个专门的名词——冗兵去形容它。如果将军人比作护卫人体的白血球,那么白血球突然暴增,只能是因为病。
同样的原理也可以用在官僚上,朝廷雇佣了本不需要的大量官吏,恰恰说明官府的运行和管理出现了巨大的问题,不得不扩招公务员队伍。
结语
我们熟知的天灾人祸,其实是王朝衰败的“症状”而不是“病因”。当然这些症状会反过来恶化王朝的“病情”。但真正的起因还是王朝自身的“免疫力”降低。感冒发生在一般人身上,哪怕不吃药也能自己痊愈,但发生在身体虚弱的人身上就有可能变成大病,乃至致人死亡。每个皇帝都需要面对天灾人祸,只是末代皇帝失败了,才让这些天灾人祸变得显眼。王朝覆灭的真正原因,往往隐藏于那一堆堆的军人、走私、土地兼并的数据中。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