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死了二百多年的袁崇焕为何“再次”重创了清王朝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清末死了二百多年的袁崇焕为何“再次”重创了清王朝

原题:死后二百多年,袁崇焕再次重创了清朝

应该看到,清朝官方视角下的袁崇焕是“忠君”的代表,是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下的忠臣孝子。到了清末,中国面临着与明末类似的艰难局面,内忧外患,史不绝书。人们再次想起了袁崇焕,而此时的袁崇焕已经不是当年的君主忠臣的形象,而成为了民族主义的代言人。

此时,梁启超写下了《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从篇名就能看出,任公先生将袁崇焕看得有多高。虽然乾隆帝下旨表彰袁崇焕后人,但袁崇焕杀毛文龙一事始终存在争议。现如今的历史学者能通过明清两代的官方文书来查找毛文龙的跋扈证据,但在当时人看来袁崇焕擅杀边帅后,清军马上兵临北京城下,两件事能说没有关联吗?毛文龙死得不冤吗?似乎很难说。

然而,梁启超不这么想。为什么说他将袁崇焕的地位提升到新高度呢?因为在他的妙笔之下,袁崇焕没有什么大缺点,杀毛文龙,杀得对,杀得好。按梁启超的说法,毛文龙这个人是早晚要叛变的,杀毛文龙是大智大勇之举,“非有霹雳手段者不能学也”。举国都以为毛文龙有功而不可杀、不敢杀,而袁崇焕“毅然去之”,说杀就杀,像杀鸡一样,“指挥若定,声色不惊”,梁启超赞叹道:“呜呼!非天下之大勇,其孰能与于斯?”毛文龙死后,其部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先后叛变降清,携带大炮为清军打天下,这不能不说是明朝的一大损失。然而梁启超认为,毛文龙死了,这几个部将降清。要是毛文龙不死,说不定他自己就带着全军降清了,两害相权,毛文龙必须杀。而袁崇焕的死,则被梁启超上升到了历史的新高度。梁启超对此评价道:“子胥湛而吴沼;鄂王僇而宋夷”,前一句说得是伍子胥死后吴国灭亡,后一句说得是宋岳鄂王岳飞冤死后南宋的北伐之梦也彻底破灭。梁启超认为正是因为袁崇焕死去,明朝才彻底不可挽救,袁督师真可谓“身生死系一国存亡”,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极高赞誉。梁启超结合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崇军尚武风气,在这篇《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结尾一连用了三个感叹号向同胞高呼:“呜呼!若袁督师者,真千古军人之模范哉!真千古军人之模范哉!”

长盛不衰的袁崇焕题材粤剧

(图片引自https://www.westkowloon.hk/sc/whats-on/current-forthcoming/the-lasting-regrets-of-late-ming)

同时,袁崇焕因为力抗清军,功勋彪炳,其事迹也成了革命党人宣传排满的绝佳题材。广东革命党人与粤剧艺人一同创办各种改良戏班,以传统戏曲形式演出新的剧目,其中《袁崇焕督师》是颇受百姓欢迎的一出,这出戏讲的是袁崇焕在辽东督师,用计将投敌的毛文龙斩杀的故事。这些革命党因为戏剧功底不行,所以在戏班里一般都是演丑角,袁督师这种正气凛然的形象还是由老师傅演。因为粤剧班经常往来于省城广州与香港之间,所以这些革命党人还经常在戏班的行头里走私军火,拿回来发动反清起义。《袁崇焕督师》一剧由东莞籍革命党人陈铁军在家乡首演,东莞是袁督师故里,自然好评如潮,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来观看这出讴歌家乡先贤的新编革命历史剧。这么多人来看,肯定就有人去告密了,陈铁军遭到了通缉。差役很快将陈铁军捉拿归案,结果一对户口信息才发现,抓到的这个陈铁军是佛山振南天剧社的,不是那个排“反戏”的,只好将其释放。其实一般的戏子怎么会起“铁军”这种铿锵的艺名呢?这个陈铁军其实也是革命党。当时在广东戏班里潜伏革命党人还有叫陈钢军的,他们的艺名还真是很铁血啊。可见,当时广东的粤剧班子已经广为革命党所感召,袁崇焕的英雄事迹随着改良新剧的排演又一次风靡了南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