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翻译·530《中国艺术》(327)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处女翻译·530《中国艺术》(327)

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到了宋代,出现了数个纸的品牌,其中有些名字很动听,还有自己的商标。其中最好的纸被保存起来,很长时间后再用,这有点类似好的墨,所以根据纸张的情况很难断代上面的书画。其中最著名的纸叫做澄心堂,这种纸原本用嫩竹制作,转为南唐后主使用。到了11世纪晚期,这种纸已经变得很稀少,书法家和画家竞相购买,即使最小的纸片也要。宋徽宗的一幅叫做《湖夜秋景》的画,被权威认为是用澄心堂纸所画。Percival David(大威德)爵士在伦敦1935-36年举办的国际中国艺术展览上报告了这一事实,并评论说,这种纸上凸印着很浅的莲花图案,而且这幅画有重新修整的痕迹,或许这是纸有特殊价值的证据。另外一件上面有黄庭坚诗歌的纸本,上面满布着瓜藤蔓的设计图案。

我们前面提到过中国早期纸张的上浆问题。对于某些书法家来说,他们更喜欢粗羊毫笔和不上浆的纸,以表现其笔法的灵活和速度,而一般都会用上浆的纸,浆是通过加入某种液体物质实现。纸会变得更硬,渲染不会那么厉害。由于墨和颜料里面也加入类似的物质,所以在书写绘画后产生了墨色久不退的效果,这一点欧洲绘画完全无法与之相比。

这些上浆物质中,胶是最常见的,但我们听说早期纸也用过石膏,还有些用了面粉或米粉子,这样会使纸表面更硬和更白。1781年的一位欧洲作者提到使用明矾作为上浆的原料;但我认为明矾不会单独使用,应该配合其他物质。很有可能,像处理原丝一样,用少量明矾加入胶中处理上浆。漂白纸张过程中不会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学试剂。一般是通过太阳暴晒,风干的方法,来实现增白。干燥之后,用一种抛光工具,比如玛瑙,来进行表现轧光。这种技法现在还在克什米尔的某些地区使用,而传统中国的操作方法也保留了下来。

丝绢

前面讨论过中国丝绸的早期历史,现在则只需要强调,这种材料在书写和绘画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或许更早也有使用。当然,不需要去研究到底中国艺术史当中使用过什么类别的丝绢。

自动播放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