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著名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1945年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8名,曾两度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1904年4月22日,奥本海默在纽约一个富有的德裔犹太人家庭出生。父亲是德籍犹太人,自小移民美国,后来在纺织界致富。母亲是一个天才画家,她鼓励奥本海默接触艺术和文学,却在奥本海默九岁时去世。他天资聪颖,兴趣广泛,幼时广泛涉猎文学、哲学、语言等领域,尤其爱好诗歌。
1921年,奥本海默以十门全优的成绩毕业于纽约菲尔德斯顿文理学校,因病延至次年入哈佛大学化学系学习。在临近课程结束时,他选修了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布里奇曼讲授的一门高等热力学,使他第一次对物理学产生了兴趣,触动了他心中的“原子情结”。
1925年以荣誉学生的身份,仅用了三年从哈佛提前毕业。随后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想跟卢瑟福从事实验物理研究,但卢瑟福不愿收他为学生,这时他迷上了量子力学,于是开始攻读理论物理,加入到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1926年,转到德国哥廷根大学,跟随马克思·玻恩研究,玻恩曾在他的自传中说:奥本海默曾经很多次在别人发表演讲时打断他的演讲,上台拿起粉笔,一边写一边说:“这样会更好!”,连他的老师都不能避免。1927年以量子力学论文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据称论文发表当天,在座的评审教授竟无一人敢发言反驳,或者说找不到可以反驳他的地方。世人评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
接下来的两年他在瑞士的苏黎世和荷兰的莱登作进一步的研究。1929年夏,奥本海默回到美国,不幸感染了肺结核,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镇附近的一个农场上养病。
后来他来到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并创立了“奥本海默理论物理学中心”,后更名为“伯克利理论物理学中心(BCTP)”,使得伯克利成为世界理论物理学研究中心之一。奥本海默不看报纸、不看新闻报导,也不听收音机,对政治也缺乏兴趣。奥本海默的研究范围很广,从天文、宇宙射线、原子核、量子电动力学到基本粒子。他有辩才,擅长于组织管理能力,精通八种语言,尤爱读梵文《薄伽梵歌》经典,为此自修梵文。
奥本海默在1930年就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在1931年指出有整数和半整数不同的自旋粒子有不同的理论结构,并结合当时有关宇宙射线和原子核物理的大量观察实验结果,对种种基本粒子的性质进行了描述、计算和说明。
1936年,奥本海默追求过一位名叫珍·泰特洛克的研究神经病学的女学生,是一个共产党员。1940年,他跟生物学家凯塞琳·哈利生结婚,凯塞琳是左翼份子。奥本海默的妻子、前女友、弟弟等人和共产党有深浅不一的关系。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据情报显示,德国在海森堡的主持下,已经在进行原子弹的研究。与此同时,爱因斯坦在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
1942年,罗斯福下达总动员令,成立了最高机密的曼哈顿计划,目标是赶在德国之前制造原子弹。奥本海默得知此事后,主动找上了主持该计划的雷斯理·格劳维斯少将。经过两次接触,奥本海默的思想与才华打动了格劳维斯,格劳维斯不顾陆军情报单位的反对,选定奥本海默为发展原子弹计划主任。如此迅速地把刚刚于1939年在实验室里发现的原子裂变现象,应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众多科学家,包括以和平主义者著称的爱因斯坦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他们的动机,主要是由于纳粹德国对这种武器的加紧研制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文明,但也并不排除奥本海默曾提及的其它原因,如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以及对于原子科学的技术应用的好奇和冒险意识等等。
奥本海默建议军方,集中一流科学家和最好的设备于一个社区内,并统一指挥部统筹。1942年8月,奥本海默被任命为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整个计划的经费是20亿美元,总工作人数10万。他靠着自己出色的辩才,在不透露这个项目的情况下,邀请来了众多物理界数一数二的顶尖学者。“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协助奥本海默组织在洛斯阿拉莫斯工,1943年有4000名科学家进驻洛斯阿拉莫斯,著名的科学家费米、波尔、费曼、冯·诺依曼等大师级物理学家皆在其内,开始原子弹的研发工作。美国的顶尖物理学家有很多,但能够领导那么多天才的却唯有奥本海默!
1945年7月,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阿拉摩高德沙漠上空引爆,发出耀目闪光并冒起巨型蘑菇状云。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17秒,美国在太平洋蒂尼安岛上的空军基地朝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弹。当原爆时,他想到了古印度《摩诃婆罗多经》中的《福者之歌》:“漫天奇光异彩,犹如圣灵逞威,祇有千只太阳,始能与它争辉。”
奥本海默领导着整个团队完成了这场杜鲁门所盛赞的“一项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有组织的科学奇迹”,从而不仅验证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为尽早结束战争作出了贡献,也为自己赢得了崇高的声誉,成了举国上下人所共知的英雄。他被人们誉为“原子弹之父”。
然而,面对着成功和荣誉,奥本海默的心情是苦涩而复杂的。科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求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也在于致善、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并增进人类福祉。然而原子弹的研制,却很难与此目标一致,且包含着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潜在危险。当现场目击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所展现的世界末日般情景,他明白,这个武器可以快速的结束这场战争,但为此付出的将是数以万计的生命!他不知道这个武器将会如何发展,又会被放在何种用途,这一切已经不再是他们这些科学家所能控制掌握的了。而他就像打开潘多拉魔盒的罪人,充满无力与愧疚。
当原子弹试爆成功时,奥本海默“对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有点惊惶失措”,而在心中浮起了“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的感觉。当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掷下以后,奥本海默心中的罪恶感就愈发难以解脱了,以至于作为美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脱口而出:“总统先生,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气得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大叫“以后不要再带这家伙来见我了。无论怎么说,他不过只制造了原子弹,下令投弹的是我。”而面对记者,奥本海默则坦言:“无论是指责、讽刺或赞扬,都不能使物理学家摆脱本能的内疚,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这种知识本来不应当拿出来使用。”
二战后,奥本海默致力于通过联合国来实行原子能的国际控制和和平利用,主张与包括前苏联在内的各大国交流核科学情报以达成相关协议,并反对美国率先制造氢弹。
1947年到1966年期间奥本海默担任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1947年担任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委员会主席,这个委员会和爱因斯坦一起,反对试制氢弹,认为会引起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由于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大萧条后,他开始对共产主义理论感兴趣。1937年他父亲去世为他留下30万美元的遗产,他用来资助西班牙内战中反法西斯的国际纵队,并资助了美国的一些左翼活动。而恰是他这些看似亲共的行为,为他招来了祸端。当时正直苏美冷战,美国掀起了一股卡麦锡主义的反共浪潮。1953年12月,艾森豪威尔“以他早年的左倾活动和延误政府发展氢弹的战略决策为罪状起诉,甚至怀疑他为苏联的代理人”对奥本海默进行安全审查并吊销其安全特许权。并在1954年4月12日至5月6日,开展了长达四周的安全听证会。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奥本海默案件”。
其间尽管爱因斯坦数次三番在《纽约时报》等报刊上“抗议美国政府迫害原子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尽管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158名科学家联名抗议对奥本海默的审讯,尽管在听证会上作证的大多数科学家都指出因对核政策持不同意见而受审是对于民主的基本原则的践踏,真正的国家安全必须建立在对像奥本海默这样的知识精英的信任和使用上,而审查的结果也“没有发现他对国家有过不忠诚的行为”,但原子能委员会的保安委员会和原子能委员会仍然决定剥夺奥本海默的安全特许权,从而结束了他的从政生涯和借助于原子能来寻求国际合作与和平的政治理想。
之后,奥本海默来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工作并担任所长。1963年,在美国众多科学家的联名对抗议下,肯尼迪担任总统建议,以为他颁发“费米奖”的方式平反。他决定将1963年度美国原子能方面的最高奖——费米奖授予奥本海默,并准备亲自出席仪式。不幸的是,他在仪式的前10天,也就是于1963年11月23日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之后,约翰逊总统上任,于同年为奥本海默颁发了费米奖和5万美元的奖金,但只是形式上的恢复名誉,仍然不允许他介入军事秘密。
那一年,当已经59岁的奥本海默走向主席台时,不小心打了一个趔趄,约翰逊总统见状,赶忙伸手去扶他,奥本海默却推开他的手,说道:“总统先生,当一个人行将衰老时,你去扶他是没有用处的,只有那些年轻人才需要你去扶持。”他最后在答谢时对约翰逊总统说:“我想,今天的仪式是需要您的胆量和宽容的,我觉得这是我们光明前景的预兆。”
1965年,奥本海默患了肝炎,身体不佳。于1966年退休。1967年2月18日,在普林斯顿死于喉癌,时年63岁,遵照他的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到维尔京群岛。
奥本海默一生犯过错误,也经历过辉煌,有人说他是“魔鬼”,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双手沾满鲜血”。但从当时的角度来看,他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正因为他领导制成的“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粉碎的法西斯的野心,提早结束了战争,才避免了更多死伤…而他晚年为了原子弹的合理使用四处奔波,甚至为此背上罪名,或许,他心中的愧疚早已掩盖了自己所有的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