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开国皇帝,李世民赵匡胤为何不杀功臣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同样是开国皇帝,李世民赵匡胤为何不杀功臣

刘邦坐上皇位后,对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动了杀机:诛彭越,屠韩信,斩英布,囚萧何……昔日曾经勇砸秦始皇御车的张良,也被吓得退隐江湖。功臣有此遭遇,一方面因为功高震主,另一方面也因他们跟皇上太“熟”了。

在建立汉帝国的庆功宴上,刘邦的部下们上演了一场闹剧。他们调戏宫女,甚至在大殿上拔剑乱砍。在这些人面前,刘邦完全没有皇帝的威严。刘邦以前就是个农民出身,为人大方,结交一帮朋友。后来刘邦带着他们打天下,出生入死,一起喝酒吃肉,不拘小节。刘邦当上皇帝后,多年养成的习惯,让这帮草莽兄弟还像以前一样肆无忌惮。毕竟今非昔比,这让刘邦心里很不爽。虽然他采取叔孙通的建议,制订了尊崇国君、抑低臣子的礼仪制度,让他体味到了做皇帝的尊贵,但这只是形式上的。这些兄弟与刘邦一路走过来,大家互相知根知底,在他們眼里,刘邦以前不过是一个好逸恶劳、说大话、好色的社会混混,用现在的话说,只不过是“被风吹起来的猪”,没有任何神秘感,因此难以有发自内心的崇敬。帝王维护专制统治依靠两样东西:暴力和天命。所谓天命,不过是御用文人编造用来诓天下人的,但骗不了昔日一起摸爬滚打的兄弟,刘邦心知肚明,这是他走向集权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知根知底而又位高权重的功臣们,自然成了他的眼中钉,必除之而心安。

诛杀功臣最极端的例子是朱元璋。刘邦与他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朱元璋的出身比刘邦更低微。刘邦毕竟当过泗水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而朱元璋则讨过饭,当过和尚,睡过坟地,因此他比刘邦更加自卑,对自己的过去更为敏感,在昔日“熟人”面前更加不自信。刘邦诛杀目标主要是武将,朱元璋是武将文臣“两手抓”。他先以胡惟庸“逆谋”入罪,诛连杀害近4.5万人。又借口蓝玉欲图谋反,大搞株连,死者逾1.5万。胡、蓝两案,涉及功臣数十家。有功武将大多被冤杀,李善长等著名谋士文臣也未能幸免。

当然,打天下者并不都像刘邦、朱元璋这样大肆屠杀功臣,著名的有李世民、赵匡胤。是否嗜杀功臣与帝王的性格有一定关系,生性残暴或宽仁,影响到对功臣的态度,但正如以上所分析,起更大作用的还是帝王的出身和起事过程。

李世民出身豪门大族,是世家公子,其政治资源与生俱来,在传统意识形态中也喻示着一种天命。李世民与部众之间本来就有严格的等级之别,不像刘邦、朱元璋与同伙之间那样“熟”。部属对李世民一直敬畏有加,更不敢有轻慢之举。他们认为,李世民带他们打天下享荣华,是天大的恩赐,因此难以有不臣之心。不管是打天下的过程中,还是在皇位上,李世民一直都是绝对权威,无需用屠刀来从心理上确定和强化他与部属的等级关系。李世民统治时期,君臣相处融洽。

赵匡胤的情况与李世民类似,他本来是后周大将,位高权重,受部属拥戴而黄袍加身。他一言九鼎,根本无需血洗官场。杯酒释兵权,不仅是政治智慧的体现,更是当时情势使然。

由此可见,有的皇帝诛杀功臣,不只是为了除掉对皇权的潜在威胁,也是为了重塑新的等级秩序。夺天下无疑充满血腥,重塑集团内部秩序也大多如此。除了李世民、赵匡胤,善待功臣的还有东汉刘秀等,他们为血腥的历史平添了一点亮色。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