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鹅湖书院揽胜(下)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江西省鹅湖书院揽胜(下)

江西省鹅湖书院揽胜(下)

古院揽胜

鹅湖书院建筑

如今,完整保存下来,业经修缮的书院建筑群共占地8 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 5400余平方米。座南朝北,主要建筑安排在南北中轴线上。照墙、头门、石坊、泮池、仪门、讲堂、四贤祠、御书楼,自北而南次第而建。地势为渐升台地,御书楼座落在南端最高处。东、西碑亭和士子号舍相向建造。院内多植樟、柏、竹、桂,绿荫掩映着白墙黛瓦,黑柱红枋,整体格调素雅、古朴、沉稳。

墙大院北端,与头门相对。全长约50米,中部高3米,东西两端高约2米有余。青砖封火,马头屏风墙。

左义路、右礼门书院的主要入口。青石门框,拱形门楣,其上庑殿顶门楼。西大门额书“鹅湖书院”,阴额书有“圣域贤关”,与之相对东大门阴额书“仁山知水”。均建于清初。

头门五开间,明间、次间悬山,稍间硬山,出三山屏风墙。建于清初。明间中立将军门,抱鼓石一对。匾“敦化育才”,联“江右乃人才渊薮,鹅湖钟川岳英灵”。头门以内,东西两部另有外院。头门两端延伸外院各建有厢屋四榀三间。

石牌坊明正德六年(1511年)始立。四柱三间五楼,青石构筑。阳额“斯文宗主”,其上镌有龙门图形,喻鱼跃龙门之势;阴额“继往开来”,其上镌有雁塔图样,寓雁塔题名之意。

石坊两侧各有花圃。东、西分别有“义圃”“经畲”二门通外院配屋。义圃之侧建有“敬惜字炉”,用于焚化有字废纸,以表示敬重造字先师、文化始祖。

泮池 明景泰四年(1453年)开凿。半月形,周布青石栏板、望柱,中部有拱桥一座。一般学宫前均筑有泮池,古时学生上学谓之“入泮”。

碑亭泮池东、西两侧各建碑亭一座,相向。建于清初。二亭外观一致,单层歇山顶,三开间,四金柱。然而,两亭柱子制作不同,东碑亭为方形讹角,西碑亭为传统圆形。大概暗示朱、陆学说之异同吧。

仪门建于清初。取“有仪可象”之意。五榀六间,形制同头门,然明间、次间立门三楼。中门匾“道学之宗”,挂“既有学规传白鹿,可无泮水育红鹅”联。仪门两端延伸外院各建有厢屋四榀三间。

讲堂建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五进五开间,中空无隔断。单檐歇山顶。廊柱楹联:

学海有源静对湖山通脉络;贤关不远隐从鹅岭想阶梯。

室内金柱楹联:

鱼跃鸢飞斯道由来活泼泼;锦明水止此心本是常惺惺。

东、西墙壁,嵌有“忠、孝、廉、节”四个大字。讲堂两头靠内院墙处,各有碑亭一座。

四贤祠已毁多年。五开间,单檐歇山顶。奉祀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四贤。室外两旁靠内院墙有碑廊。

御书楼位于书院建筑群最南端,建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重檐歇山顶,首层硬山出三山屏风墙。十榀五间,60根满堂柱。通面阔18.5米,通进深10.2米。匾“穷理居敬”,廊柱楹联“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金柱楹联“宸瀚辉腾千峰外,御书香閟一楼中”。

御书楼后有半月池一口,再后是花坛。

文昌宫、关帝庙御书楼两端,内院墙之外,各建有五间。左祀文昌帝君,右祀关圣帝。

士子号舍御书楼及仪门两侧内院墙以外,分别建有士子号合两排,各有数十间。为清初遗存,保存完整,别处少见。

鹅湖书院碑刻

在鹅湖书院东西碑亭以及碑廊等处,保存着明、清两代遗留之石刻碑文14通。

《重建鹅湖书院记》碑明景泰五年(1454年)大理寺少卿李奎撰文,广信知府姚堂书丹,碑高216厘米,宽102厘米。嵌碑廊内。

《重建文宗书院记》碑明正德七年(1512年)八月十五日,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征士郎经筵讲官汪伟撰文。碑高242厘米,宽90厘米。嵌碑廊内。

《鹅湖书院谒四贤祠感沁五首》碑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仲秋,赐进士及第国子监五经博士浙江遂安珠川吴世良题并书,行草。碑高208厘米,宽87厘米。立西碑亭内。

《陆公清赋复祀碑记》碑明万历八年(1580年)十二月铅山县丞陈桐等20人所立。碑高252厘米,宽98厘米。嵌碑廊内。

《鹅湖四贤祠田地山塘亩数及祭品祭仪》碑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月立,里长陈昌,戴学记。碑高76厘米,宽57厘米。嵌御书楼前东侧壁。

《鹅湖书院碑记》碑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仲秋月广信府知府郭维莞文。碑高206厘米,宽102厘米。立东碑亭内。

《陆象山先生白鹿洞书院义利章讲义》碑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十一月,铅山知县张邦亨立。碑高210厘米,宽93厘米。立西碑亭内。

《重修鹅湖书院碑记》碑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立,碑高235厘米,宽98厘米。立东碑亭内。

《重修鹅湖书院碑记》碑清康熙十八年(1679》冬,赐进士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撰文,碑高205厘米,宽98厘米。立西碑亭内。

《庚午仲秋游鹅湖书院谒四贤祠敬依先贤唱和诗元韵吟成二章》碑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典广信郡探花使者梁溪秦勇均书,铅山县尹湘南段三卿勒石。碑高170厘米,宽86厘米。立西碑亭内。

《重修鹅湖书院碑记》碑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秋,广信知府周錞光题刻。碑高195厘米,宽106厘米。立东碑亭内。

《颁赐鹅湖书院御书记》碑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七月,江西巡抚白潢撰文。高208厘米,宽107厘米。立西碑亭内。

《书院房屋田山租谷》碑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二月立,高204厘米,宽103厘米。立东碑亭内。

《告示》碑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五月,铅山县知县李淳立。嵌酉大门外墙头。

鹅湖山、鹅湖寺、鹅湖峰顶寺

鹅湖山武夷山脉的一条支脉,逶迤而来,三峰挺秀,周回四十余里,山之巅称“鹅湖峰顶”,是铅山境内最负盛名的一座山。从这里可以东望怀玉山,西瞰象山,北眺灵山。峰顶有瀑布泉,积水成湖,是这山上的美景之一。鄱阳志云:山上有湖,多生荷,原名荷湖山。相传东晋时龚氏在此畜鹅,育子数百,羽翮成乃去,故更今名——鹅湖山。另有一种说法:自山之南望之,这座山宛若冲天之鹅,展翅欲飞;从山之北望之,这座山犹如吐蕊之荷,含苞待放。山是因形而得名。

鹅湖峰顶寺即鹅湖峰顶禅院。建筑群踞山巅北之半,其址坦平,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天下八大丛林之一。大义卜筑,历代相绳,佛宇僧寮,井井可构。有三门、大义禅师殿、大雄佛殿、藏经堂、僧堂、禅悦堂、韦陀殿、正心堂、晦影堂、耆宿堂、客堂、车房、厨房,还有塔、亭、静室,等等。

继大义之后的名僧智孚禅师,力移峰顶之舍,建鹅湖仁寿寺于山麓驿道旁。真宗景德四年( 1007年),赐名“仁寿寺”。

历代以来,“禅院”即指“鹅湖峰顶禅院”,址在山之巅;“寺”即指“鹅湖寺”,在山麓驿道旁。“鹅湖之会”即发生在鹅湖寺。

明代以降,“禅院”以石栋如故,“寺”则木栋,递圮递修,代有修葺。直至“文革”前,规模宏敞的峰顶禅院依然存在。“文革”间,亦遭劫难。然春风又至,重构鹅湖峰顶禅寺之举已露端倪,而今上山公路也已经修通。

舍利塔红石砌筑,倾斜欲倒。高百余尺,七层八隅。原矗立在鹅湖书院西侧。北宋雍熙年间(984—987)由仁寿院僧令真募缘所建,天禧间(1017~1021)僧绍安重修,乾兴元年(1022年)令新完成此事。此塔毁于民国29年(1940年)秋,尚余三层。民国32年(1943年)春,复被彻底毁去。存《鹅湖舍利塔宋碑残文》载《江西通志稿·金石录》,碑石残块可在村民处寻得。

大义桥唐贞元年间(785—805)始建。一说唐大历中(766~779)大义禅师捐建。初为木桥,随毁随修。清乾隆六年(1741年)重建,以石易木。桥跨铅山河上,全长193米,宽6米,九孔拱桥,桥面用青、麻石铺就。桥栏用青条石砌成。

康熙题联中的章岩与石井

清康熙五十六年爱新觉罗玄烨为鹅湖书院题写的楹联提到“章岩”“石井”,实指铅山的名胜。章岩在铅山县县城河口镇北 1.5公里,铅横公路东侧信江北岸约半公里处。半圆山洞,高约9米,宽、深皆有14米。洞顶有一圆形岩心,如月,周布小白圆晶点,似群星拱月,即为“章岩月朗”。洞中原建“宣梵院”,俗称章岩寺。洞口上刻“宣梵院”三字,相传朱熹所题。朱熹逗留铅山期间,曾在院中讲学。讲学之余,多有诗作。其中一首题咏章岩的:“驱马倦长道,投鞭憩此岩。来疑六鳌戴,迹是五丁劖。泉脉分清润,林端拥碧巉。老僧常闭户,客子且征衫。”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此处曾建“文公书院”。有房12间,但久废。章岩寺东去50米,山谷两侧崖壁上,存有宋、明代大小摩崖刻石七方。其中有朱熹、辛弃疾、陆游等的题记、诗词。

鹅湖山南麓,旧县城永平镇北2公里处,有石井(石井波分),是铅山名景之一。石井面积约100平方米,水深约2米。澄碧如镜,可鉴须眉,不耗不溢,大旱不竭。泉石交映,景致可人。康熙为鹅湖书院题联“石井波分太极泉”句,即指此处。石井前为石井庵,始建于唐僖宗光启年间(885~888年),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历代名人,如李纲、朱熹、刘子翚、夏言、李梦阳、蒋士铨等,多有题咏。朱熹有诗云:“一窦阴风万斛泉,新秋尝此弄清涟。人言湛碧深无底,只恐潜通小有天。”井边石上有《石井泉铭》,可辨字迹为:“源泉之湜,流而不息;或淆以塞,为我心恻。工部濮□□,嘉靖庚戌三月。”庵内现存碑刻6块,分别为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重修碑记。

淳熙六年陆九龄与朱熹会晤处——观音寺

观音寺,在宋代时的旌孝乡的观音山,今属紫溪乡地。距旧县城永平镇 35里。唐大义禅师开山结庵。宋丞相庞籍少年时代在此肄业,“三年足不市”。宋时设有紫溪驿。淳熙五年(1178年)秋,朝廷任命朱熹为南康军知军。朱熹辞免,朝廷不允。次年正月,朱熹到铅山永平候命。二月,陆九龄访朱熹于观音寺。这次会晤的气氛。与第一次鹅湖之会时不同,非常融洽,心平气和,讲论切磋。因此,朱熹才有了那一首追和陆九龄的鹅湖诗。

朱熹亲书“报本坊”

报本坊初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重建。坊呈四角亭形,高6米,木质结构,四石柱,藻井飞檐,占地面积10平方米。匾“报本坊”三字,笔力雄健,相传朱熹亲题。

宋绍兴六年(1136年),老县城永平镇通利坊有一位申姓医生,年逾70,久病卧床不起。六月,兵袭永平,士卒进入申家。眼见陈列药品很多,以为是殷实富户。士兵举刀威胁老人,扬言不得钱财,就要老命。申医生尚未成年的儿子申世育见状,奔向床前,伏在父亲身上,愿意替父而死。士卒向申世育连砍三刀,申世育临危不惧。士卒为此孝行所感动,收刀出门而去。淳熙间,铅山知县陈映在通利坊建造牌楼,以表彰申世育的至孝嘉行。朱熹获悉此事,欣然命笔,题写“报本坊”三字。

报本坊的墙壁之上嵌了一通白菜碑,碑高150厘米,宽74厘米。其上刻有白菜一棵,额题:“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万历己未仲冬谷旦句曲笪继良勒石”。笪继良字抑之,号我真,句容人(今江苏)。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任铅山县知县。主修《铅书》,许多史料赖以保存。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立此碑。

瓢泉、稼轩旧址、辛弃疾墓

瓢泉 1182年,辛弃疾43岁,家居上饶带湖新宅。1186年,47岁时,访泉于期思村(在今稼轩乡),得周氏泉。这泓清泉,辛弃疾非常喜爱,写了下面这首词。

洞仙歌(访泉于期思得周氏泉为赋)

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孤负平生弄泉手。叹青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

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从来否?

遂定其名为瓢泉。其典出自于《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句,取颜回律身自好之意。泉有两穴,一如臼,一似瓢。泉水自石罅中涌出,经臼入瓢,清澈甘甜,虽大旱而不竭。辛氏曾为瓢泉填了《水龙吟》等词,并且时常往返于带湖和瓢泉。淳熙十五年( 1188年)辛弃疾49岁,陈亮自东阳来访,会晤于鹅湖。1195年,56岁,期思新居落成,次年,由带湖徙居铅山期思瓜山下。迄至68岁辞世,定居于此。稼轩词626首中,“瓢泉之什”“铅山之什”计有180首以上。他的诗词中具体指明铅山的山、水、亭、阁的共64首之多。辛公在铅山活动的遗址多处,遍布稼轩乡、永平镇、鹅湖镇、紫溪乡、英将乡等地。这些景点是:辛弃疾旧居遗址,斩马亭(桥),蛤蟆塘,隐湖源,清风峡,状元山,积翠岩等。

辛弃疾旧居遗址在稼轩乡南 5 公里之瓜山下,吴氏祠堂前。辛弃疾于绍熙五年( 1194 年)至开禧三年( 1207 年)定居在此。庆元二年( 1196 年),上饶带湖的旧居“稼轩”毁于火灾,遂举家迁来。

斩马亭在稼轩乡西洋村。为纪念弃疾弃与陈亮“斩马盟誓”而建。当时辞官在家(永平),常与辛公唱和的赵晋在《养疴漫笔记事一则》中写道:“(陈亮来访)将至门,过小桥,三跃而马三却。同甫怒,拔剑挥马首,推马仆地,徒步而进。稼轩适倚楼望见之,大惊异,遣人询之,则陈已及门,遂定交。”今桥虽不存,然亭尤在。此亭重修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亭长5米,宽3.5米,高5米,木石结构。屋瓦之上多印有“斩马亭”三字。

稼轩公馆瓢泉南500米。石塘河与紫溪河汇合处,地名五堡洲。有个大型建筑群遗址,当地称为“稼轩公馆”。三进九厅,今尚存一厅。村里各处,散存大量柱础、石板、青砖。顺坊、壁版。

辛弃疾墓陈家寨乡阳原山颜家垅。开禧三年(1207年)九月初十日,辛公病逝。葬陈家塞乡阳原山中。每年清明,很多游人及辛氏后裔,仍要去祭祀。清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辛氏后裔为之修墓立碑。碑文:“显故考辛公稼轩府君之墓”。1959年由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后,两次修缮。19级石阶以上近60平方米台地,封土、筑墓。墓前须弥座上立原碑。墓前两侧望柱,镌“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 飞”联。台地、石阶周侧护以栏杆望版。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