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意味着什么?新中国七十华诞,《我和我的祖国》唱响国家信仰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国庆意味着什么?新中国七十华诞,《我和我的祖国》唱响国家信仰

国庆,顾名思义,就是纪念一个国家诞生的节日。世界上,有的国家以元首的生日作为国庆,比如日本、泰国、荷兰、丹麦,即属此类;有的是以建国日作为国庆,以建国日为国庆日的国家比较少,只有35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即为其中之一。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共和国七十华诞,再加上受到国内外局势的影响,今年国庆与往年不同,人民的爱国热情分外浓烈,国家信仰也空前高涨坚定。说到国庆,我们今天从广东著名教育家陈其瑗先生的胡子讲起。

一、国庆由来

陈其瑗先生是一名民主革命者,长苒飘飘,他曾经立下誓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时,才剃去美苒。1949年,全国大部已经解放,同年9月,全国政协开幕,陈其瑗以美洲华侨代表的身份自香港北上,出席会议。

10月1日,陈先生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地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参加完庆典,陈先生的老朋友马叙伦打趣他说:“其瑗兄曾立下蓄须到新中国成立才能剃去的誓言,今天可以兑现了吧?”陈其瑗先生听了,摇摇头,说:“新中国还没有法定国庆日,我还不能剃须。”马叙伦点头同意。

陈其瑗先生

1912年至1948年,我们一直把10月10日作为国庆,因为这一天革命党人推翻了封建帝制。此后就把辛亥革命的纪念日作为中华民国的诞生日。可是,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站起来了,中国掀开了新的篇章。

那么,一个问题就赫然地摆在人们的面前:新中国成立了,却还没有自己的国庆日。

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女士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应该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主席听了非常高兴,表示支持,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许广平女士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1950年起,我们就有了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国庆日了。

有了国庆日,63岁的陈其瑗才到理发店,把长长的美髯剃去,更显得英气勃勃。陈其瑗先生剃须庆国庆的故事被传为美谈。

二、国庆本义:国家信仰

国庆日,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每年国庆,全国各地会有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比如大型文艺汇演、群众游行和阅兵。通过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我们感受爱国情怀的升华。仅就阅兵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4次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阅兵,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以及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今年国庆阅兵是第15次。

1999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长假。于是乎,2000年出现了第一个7天“十一黄金周”。自此以后,国庆节旅游热潮席卷全国。对于上班族来说,国庆成为一年之中少有的黄金休憩时段;对于各地商家、旅游胜地来说,国庆也成了他们赚得盆满钵溢的黄金时段。把“十一”叫作黄金周,名副其实。

“十一”黄金周

当“黄金”成了“十一”的标签,我们是否还记得“十一”的本义?冯骥才曾说:“一个人一年里最重要的日子是自己的生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年里最重要的日子是国家节日。国庆节要体现国家的精神,体现人民对国家的情感。但现在我们的‘国庆’、已经‘看不到国家’,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我们的祖国经济蒸蒸日上,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定富足,连西方国家也不得不摘下有色眼镜看我们。然而,当今时代,国内外一些仇中反华势力正在暗流涌动,有的甚至已经恶浪拍岸:

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我们极限施压,这不仅是两国经济的较量,而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可惜,美国人不懂,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早已成为一种文化记忆,他们的极限施压,只会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兴奋剂”和“起搏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拼命地发展自己,等到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香港和澳门回家。可是,香港的一些激进势力以“反修例”为幌子,同外部势力相勾结,进行着各种激进暴力活动。以上种种,刺痛了每一个中国人,让人们开始理性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更加明白了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的深刻内涵。如果没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我们走出国门,也只配做跪着行走的“东亚病夫”。有了国家,才有了挺拔的中国人!

香港夜景

相信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今年的文艺庆祝活动与以往不同。世界各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都会发起爱国快闪活动,人们发自内心地唱着《我和我的祖国》。人们纷纷用歌声表达自豪感和爱国心。

在此起彼伏的快闪活动中,文史君的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人的国家信仰愈加坚定。可能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完整无误地唱出《我和我的祖国》,但是有一句歌词却不会唱错——“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文史君想,这才是国庆日对每个人的意义吧!

《我的我的祖国》快闪活动

文史君说

1840年以来的百年屈辱已经成为历史,然而,那种被役使、被压迫的悲惨记忆,却烙印在国人心头。风侵雨蚀,长城不倒;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就是西方所不能理解的中国精神。有人说,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所幸,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中国女排用金牌向祖国献礼,而我们普通人,就用坚定的国家信仰为祖国庆生吧!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小月:《让国庆节回归本义》,《中国民族报》2018年9月28日第1版.

《国庆节的由来与演变》,《新长征》2013年第1期。

《新中国“国庆节”的来历》,《文史博览》2010年第11期。

(作者:浩然文史·青骢马小史博士)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