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中大理寺评事,两除权阉,位极人臣;专擅贪腐,家破人亡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长安》中大理寺评事,两除权阉,位极人臣;专擅贪腐,家破人亡

今夏热播古装悬疑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以下简称《长安》)中,对很多涉及剧情的唐朝历史人物,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处理手法:或依托历史原型,虚构人物,如将唐玄宗时的奸相李林甫,虚构为右相林九郎;将天宝三载致仕的“诗狂”贺知章,虚构为维护长安治安的“靖安司主理”何执正;唐朝“边塞诗”代表人物,被誉为“诗雄”的岑参,摇身一变,成为剧中的“话痨”程参……。或称人物原名,如唐玄宗太子,后来的唐肃宗李亨,剧中用的是他的第三个名字“李玙”。不过,剧中还是使用了一些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本色出演”,例如,我们下面要说的元载,就是其中一位。《长安》中关于元载的剧情,很多是作家、编剧的文学虚构;历史上的元载,都有哪些堪称传奇的人生事迹呢?从人生赢家,到家破人亡,元载又可以留给后人哪些教训?

一、出身贫寒,幸娶贤妻,人穷志不短

元载(713年—777年),字公辅,凤翔府岐山县(今陕西岐山县)人。他出身寒微,家境贫困。穷到什么程度呢?元载去参加乡试时,既没法象家境豪富的士子们那样,乘车乘马,随从前呼后拥;也没法象家境一般的士子那样,至少骑头毛驴。他只能自己背着书籍、干粮、行李,徒步跋涉。家境之贫穷,由此可见一斑。

宁采臣,上路穷书生的经典形象

除家境贫穷外,元载的运气,似乎也不是太好!他虽自幼嗜学好读,但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落魄的元载,估计应该特别迷茫和郁闷!他的未来,在哪里?

贫穷落魄的元载人生第一次巨大转折,在于他因缘际会,认识了一代名将,后来成为兼任朔方、河东、陇右、河西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的女儿王韫秀,并俘获了这位“白富美”的芳心,使她如飞蛾扑火一般,罔顾自古以来绝大多数人奉为婚配金科玉律的“门当户对”观念,罔顾家人的激烈反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元载。

王韫秀

王韫秀为何不顾一切地要下嫁元载?难道她有未卜先知的神通,卜算出元载将来会位极人臣?这显然是“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具体缘由,虽由于史书缺乏详细记载,难以确考。不过,从王韫秀上述不管不顾、不计后果的所作所为,可以判断,她绝不会是一位性格温顺、循规蹈矩,而是性格特立独行,甚至可能有点偏激、倔坳的女子。这和《长安》对她的“人设”,倒有些须吻合之处。

娶到“白富美”,这或许是元载人生中博取的第一次巨大成功!不过,对元载来说,他与王韫秀成婚,并没有获得多少岳父家在经济上或仕途上的关照,反而是赚了王家人不少的白眼和嘲讽!

虽然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但人穷志不短的元载,决心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运气,去赤手空拳地博取一份成功的事业。临行前,他给妻子写了一首诗《别妻王韫秀》,向妻子表明自己的遭遇和志向:

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似不容。

看取海山寒翠树,苦遭霜霰到秦封。

王韫秀读罢后,同为性情中人的她,挥毫写下《同夫游秦》诗,决意与丈夫同甘苦、共进退:

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

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

二、应试中举,逐渐跻身中枢

豪言壮语说了,通情达理的贤妻,也毅然抛弃娘家的富贵,伴随着丈夫一起来到京师长安。俗话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只要有同甘苦、共荣辱的心境,就能苦中作乐,否极泰来。对累试不第、别无长技的元载来说,除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利禄外,他似乎没有别的人生选择。

也许是上天怜悯元载的人穷志豪,也许是王韫秀家族声望,或自身幸运,也许是身处绝境的元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命运之神,终于再次眷顾了元载,给他带来了人生的第二次巨大成功。

天宝元年(742年),为体现李唐皇室对始祖老子的尊崇和缅思,唐玄宗举行策试,征求精通道家学说的人才。自小酷嗜道家学说,熟读道家经典的元载,终于英雄有用武之地。考试的结果毫无悬念,元载终于金榜题名,高中进士。随后,他被任命为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县尉。

李氏皇族追认老子李耳为祖先

这一“芝麻粒”般大的官职,或许很多人不屑一顾。但对出身寒微、无爹可拼、累遭挫折的元载来说,这或许已是命运之神的极大“眷顾”了。既然没有“终南捷径”可走,那就埋头潜心,扎扎实实从基层干起吧。

心态平和的元载,勤恳地履行着平淡似水的本职工作。随着能力的体现,资历的积累,元载也一步步被选调黔中监选使判官、大理评事、东都留守司判官、大理司直等职。如果没有特殊际遇,混到九卿、六部尚书(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或许就是元载这辈子所能博取的最高官阶了。

三、“安史之乱”,元载如何变危为机?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悍然起兵叛乱。“渔阳鞞鼓动地来”,承平数百年之久的中原大地,顿时沦陷于尸山血海之中。直至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2月17日),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才被唐廷勉强平定。

安禄山剧照

“安史之乱”,给唐朝的历史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自此,曾盛极一时、八荒辐辏、万国来朝的煌煌大唐,在藩镇割据、廷臣党争、宦官擅权、外族入侵、农民起义的暴风骤雨中,飘摇动荡。“安史之乱”虽给国家、民众带来巨大灾难,而对某些人,如元载来说,却是走向巅峰人生的巨大机遇!

至德元年(756年),唐肃宗李亨在灵武继位。当时,文武官员被安史叛军冲击的七零八散,几乎无人可用。唐肃宗差点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因此,以往的官员、名士,凡是来投奔者,基本都量才使用。避乱江南的元载,也被时任江东采访使的李希言“发掘”出来,上表推荐他为江东采访副使,又被唐肃宗任命为祠部员外郎。不久,元载又被任命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

757年十月,唐军收复长安、洛阳。唐肃宗返回长安后,不吝破格拔擢危难之际扈从左右的臣子,以为酬赏。元载被任命为度支郎中。他生性敏悟,善于奏对,深受唐肃宗器重,很快被授予领江淮转运使之职,加御史中丞。上元二年(761年),元载被调回朝廷,任户部侍郎、度支使、诸道转运使。

四、攀附权阉上位,揣摩帝意,铲除权阉

颇有趣味的是,在元载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的途程中,有两个在唐朝中期曾一度权势炙手可热、生杀予夺的权阉,却先后成为他的踏脚石。这两个权阉,一是李辅国,一是鱼朝恩。

李辅国剧照

李辅国(704年―762年),本名李静忠,是太子李亨的心腹。因劝说李亨在灵武即位称帝,而被李亨赐名“护国”,后改为“辅国”,唐肃宗返回长安后,加李辅国开府仪同三司,封郕国公。李辅国权倾朝野到什么程度呢?史书记载,当时宰相、大臣想觐见皇帝,都须取得李辅国的同意;皇帝的诏书,必需李辅国署名,才能颁布施行;对李辅国的决策,群臣不能有异议。

唐代宗剧照

由于李辅国在唐肃宗临终前,洞察、挫败了张皇后、越王李系等废黜太子李豫,拥立李系的阴谋,使李豫得以在肃宗死后,顺利即位,即唐代宗。代宗“感激”李辅国的拥戴之功,尊称他为“尚父”,授司空、中书令(宰相)之职,封博陆郡王。

李辅国成为唐朝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后,气焰更为嚣张。他竟公然对唐代宗说:“大家(皇帝)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这分明是要把唐代宗弄成傀儡了。唐代宗表面上隐忍无为,暗地里却谋划铲除李辅国。

李辅国虽权倾朝野,但他也深知党羽拥戴的重要性。李辅国因“妻子”与元载同宗,便刻意拉拢这位“政坛新星”。元载也深谙“朝廷有人好做官”的道理,也刻意结交李辅国。二人“臭味相投”,一见如故。在李辅国“照应”下,元载“官运亨通”,历任同中平章事,判度支、盐铁转运使等职。

当然,久在宦海沉浮的元载,深知将所有的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的巨大风险。他不愿将身家性命和前途,紧紧地捆绑在李辅国身上。一方面,他借助李辅国的权势,努力攀登;另一方面,他也努力揣摩圣意,甚至不断将李辅国的隐私,泄露给唐代宗。一时间,元载竟在唐代宗、李辅国二人之间,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他的职务,也一再升迁,历任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等职,可谓通畅顺达,风光无两。

唐代宗剧照

随着唐代宗与李辅国矛盾的逐渐公开,“墙头草两边倒”的元载,也必须明确“站队”了。经过深思熟虑,他象赌徒一样,将宝押在皇帝身上,并参与了唐代宗策划的罢免、刺杀李辅国的密谋。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暗中指使刺客,假扮盗贼,刺杀李辅国。元载也因参与密谋,被唐代宗视为心膂,备受倚重。

除了参与谋划诛杀李辅国外,元载还协助唐代宗,毫不费力地铲除了当时另一个掌控禁军、专权跋扈的权阉鱼朝恩(?—770年)。

鱼朝恩剧照

五、忘记初心,擅权贪腐,终至家破人亡

诛杀鱼朝恩后,元载自恃除恶之功,日渐跋扈。他一方面勾结宦官,探听圣意,迎合、谄媚皇帝;一方面专擅朝政,贪财纳贿,培植亲信,排除异己。

随着丈夫的日益显达,王韫秀的心态也随之日益膨胀。当元载被任命为宰相后,牢记当年家人鄙视、羞辱自己和丈夫的王韫秀,扬眉吐气之余,也情不自禁地写下《夫入相寄姨妹》诗,将一记“报复”的耳光,狠狠地扇在那群趋炎附势的娘家人脸上:

相国已随麟阁贵,家风第一右丞诗。

笄年解笑鸣机妇,耻见苏秦富贵时。

元载和王韫秀

得意忘形的元载肆无忌惮的专擅、贪腐,引起唐代宗的不满。不过,念及元载当年勋绩,唐代宗最初还有所顾怜,想让他善始善终。唐代宗多次单独召见元载,援引往昔权臣覆辙之鉴,隐隐劝诫他收敛,保全名节和家门。元载似丧心狂一般,置若罔闻,不思改过。

忍无可忍的唐代宗终在大历十二年(777年)三月二十八日,下诏逮捕元载及其家人、党羽,抄没家产。经过快速审讯后,同日,元载被赐自尽。

抄没的元载贪腐的富可敌国的巨额家产,元载供认的专擅朝政等罪状,无一不让唐代宗瞠目结舌!怒不可遏的唐代宗感觉,赐元载自尽,实在是太便宜了这个奸相。于是,他下诏,不仅严厉惩处元载的妻、子、党羽:妻、子及部分罪大恶极的党羽处死,其余贬官流放;而且祸及先人:元载的祖父、父亲的坟墓被挖开,劈棺曝尸;家庙中供奉的历代祖先神主,一并焚毁。

依律法,王韫秀因王忠嗣勋绩,可免死,但要被充入宫中,罚为奴婢。生性争强好胜的王韫秀不愿苟活受辱,大声对行刑官说:“王家十二娘子,二十年太原节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死亦幸矣,坚不从命!。” 就这样,王韫秀死于乱杖之下。

文史君说

元载出身寒微,无爹可拼;虽饱读诗书,却屡试不第。在人生命运的“战场”上,屡战屡败的元载并未气馁、沉沦,而是不断的抓取一切机遇。他先是因缘际会,博取名将之女王韫秀的芳心,娶她为妻。因不堪忍受妻家人的歧视和羞辱,与妻携手负气离家,奔赴长安求取功名。中举后,他从基层做起,扎实勤奋,官职不断升迁;他敏锐地观察形势,抓住机遇,变“安史之乱”之危为机,进入中枢。他借助权阉李辅国,不断升迁;当他觉察出唐代宗对李辅国、鱼朝恩等权阉的不满后,又果断地协助代宗,将李、鱼二权阉一一铲除。并因此获得代宗的信任、重用,升任宰相,位极人臣。

如果元载能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能一如既往地尽职尽责,那么,元载极有可能以“中兴名臣”的殊荣,彪炳青史。可惜的是,飞黄腾达后的元载,被权势和金钱蒙蔽了初心。他不再象以往那样,勤勉奋进,而是耽于权争、享乐,肆无忌惮地专擅、贪腐。终遭致严厉惩处,身死家破。元载的成败荣辱人生,值得后人深思、警鉴。

参考文献

1. (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 吴毅:《侧论元载》,《人文杂志》2002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