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朝诗人章碣《焚书坑儒》。
历史上很有名的一首诗,原本是讽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连带项羽刘邦也成了不好读书,不学无术,身无长技的代表。史记记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依据此段记载很多人都以为项羽是不好读书,又不学武,学习兵法也浅尝辄止的人。
关于项羽的武力,因为历史多处关于项羽力搏百人、冲陈陷阵、勇不可挡的记载。后世一致认可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清朝才女李晚芳《读史管见》),并不认可其学剑不成的记载;或有人认为项羽学剑不成乃是不愿意学花架子,而是真正的掌握了战阵搏杀之术。
同样关于项羽的文化,却因其勇武一贯视为乌有,似乎项羽天生就是挥舞着板斧的肌肉男。思想,智慧,谋略,文化等等似乎这些需要动脑子的都和项羽无缘。后人总是喜欢把历史人物脸谱化,简单化,可能这种简单化无须更多的思考以满足后人思维懒惰的习惯。但是对于历史人物脸谱化,简单化总是处于想当然,以致于先认定历史人物是什么样的人,再去找相关证据去证明自己的想当然,比如大家已经认定了项羽是李逵似的武夫,自然就从史记“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的记载找到了证据:看,项羽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教也教不会,学也学不成的粗人,甚至后世项羽的名字都成莽项羽。这样也就产生了历史的种种误读。
原本刘邦项羽都是读书人,刘邦的弟弟刘交甚至还是一代大儒。后世在彭城项羽妾室的坟墓里挖掘出孝经,道德经等典籍,为中国文化典籍做出莫大的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项羽是个好书之人,为妻妾陪葬其大量书籍。汉书艺文志曾录项王兵法一篇,至少项羽并非是不通文墨之人。项羽困于垓下,即兴顺口做出来的诗,“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朱熹语),则成为千古绝唱,更是历代中学必备的教材。甚至有学者以“此身合是诗人未”的角度来分析项羽大气磅礴的诗性精神。
考察历史人物重要的是考察其历史中记载的实际言行,按史记记载项羽的言语,不但没有老大粗的记录,而且言语得体,极具其艺术性、条理性、逻辑性,刚强有力、掷地有声。同时考察项羽在历史中的几次对话,不论是对其宋义,刘邦,樊哙,盟友,对方敌将,手下将领,乌江亭长都用谦称,称呼对方大多以公,将军代指,而自称则多以籍来谦称(古人谦让自称其名,称呼对方则称字,比如项羽自称其籍如何如何,别人称呼就称其项羽),同时期的韩信评价其“言语呕呕”看来是其实。而司马迁更是评价其“才气过人”。这样一个“才气过人” “言语呕呕”“出口成章”的年青俊才却因为其绝世武勇而被后世误读成不通文墨的大老粗,岂不荒谬?
综上所述项羽绝非传统观念中莽李逵似的粗人形象,而是集能言善辩、豪气冲天与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完美结合的文武双全的世家贵族青年,更是著作过兵书的一代军事理论家。
项羽的思想自古以来一直无人问津,基本被人无视,无视其思想自然对其性格就以想当然为多,翻开历史关于项羽性格的评述成为两千年来最大的历史是非公案,而项羽基本可以说是历史人最大的矛盾体,所有矛盾的语言加之项羽身上都不为过。本身项羽身上可能也具有极强的两面性,表现在历史上站在不同的立场的评价也往往相反相违。
要了解项羽的性格需要从其身世背景、家庭状况、生活习俗和地方文化氛围来了解。我们知道项羽祖上为四百年的鲁人,一直到其祖父项燕还是地道鲁人出生,而其后来虽为楚人,但是一直镇守鲁地南部,族人也散居在鲁地的分支下相县。
项羽从小受祖上家族传统教育以及地域文化风气的熏陶,必然首先接触的是儒家文化而且深受其影响,项羽的思想必然也更多的保留了儒家思想。由于后世的先入为主,大多人都很难接受项羽这个李逵似老大粗会和仁义爱人,廉洁爱礼的儒家文化有任何关联。当然也不少人会认为家族地域文化不是一定就会影响到项羽,史记不是也记载了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嘛,说明项羽对学问不感兴趣。
任何推断还是要拿实际例证来做定论,任何想当然都是空中楼阁,我们来看摘录同时期人对项羽的评价:
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僄悍猾贼。”
项羽手下谋士范增曰:“君王(指项羽)为人不忍”
刘邦的将领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指刘邦)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韩信对刘邦曰:“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陈平对刘邦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在同时期的人只有怀王诸老将认为项羽僄悍猾贼,而且考之历史怀王诸老将是在压制项羽不让其西征而宣言,实际情况怎么样并不知之。同样刘邦曾宣布项羽十大罪,并把和项羽争天下视为举义兵诛暴虐。但手下诸多将领都当其面称项羽仁而爱人,恭敬慈爱,刘邦未对其反驳,并对韩信的直面其勇悍仁疆比项羽何如?自称其不如。陈平更是认为因为项羽的仁义,当时清廉好礼的高洁人士都聚集在项羽的身边。清廉好礼的高洁之士在当时大多亦是儒家或是有儒家风范之士。
项羽建立西楚后其存亡继绝政策更是受到儒家拥护,直到汉兵灭项羽后引兵围鲁,鲁人犹“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城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
如果说项羽没有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不仁义有礼,推崇儒学,很难想象会得到清廉好礼的儒家学徒的支持,后刘邦以鲁公的身份把项羽葬在鲁地,更显示项羽和鲁地儒学的独特关系。
虽然项羽可能受家族影响推崇儒学,身体力行,受到儒家学徒的支持,不少人可能会疑问虽然当时人都评价项羽仁义好礼,但是史书上记载项羽动辄烹人,杀戮屠坑,所过无不残灭,更是因坑杀秦军二十万,谈何仁义爱人?或有人认为项羽性格具有两面性,对自己人爱护有加,视敌人如草木。首先对于项羽的仁义和残忍其实是不矛盾的,不见得杀戮过重就不能仁义爱人,佛家亦云:以菩萨心肠,行金刚手段。
在乱世中仅仅行仁义项羽其冲量也只是一代大儒或诗人,这和项羽学万人敌,取秦始皇而代之的理想是不相符合的。项羽的家学不仅是以文治世的儒学,更是以武平乱的兵学,徐文化的鼻祖徐偃王曾对己反省过:“吾赖以文德而不明武备,好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心,以至于此”。经历过战国末期国破家忘的项羽自然不会重蹈覆辙,乱世不杀人则不足以自保,不杀人则不足以立威。
项羽首先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这就要求他必须以军事,政治的目标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举动,就好比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军人并不见得在平时就是冷血动物,反而很多军人爱好琴棋书画,修身养性,毫无暴虐之气。所以项羽表现在史书上的彪悍,勇猛,残忍只是完成其政治目标的一种表象,无关其本质。后世之人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仅仅去追究项羽的政治目标,并引申为项羽的思想个性,自然是差之千里。
我们还是从史书来分析项羽的言行,用实际数据说话。
项羽曰:“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
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从上述项羽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关心士卒以及天下民生的胸怀。当然论者也可认为项羽是仅仅说说好听话而已。史记记载刘邦的使者随何对英布说:“项王伐齐,身负板筑,以为士卒先。”可见项羽不是嘴上说空话好话,而是实际身体力行,作为一个君王,作战不但身先士卒,并且亲自背负攻城器械,试问古今中外有几个君王可以做到?或愿意去做?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项羽临死之前的作为更是表现其仁义爱人的风范,不但对乌江亭长以礼相待,不忍杀马而赠之。即便是敌人因为曾经有故旧,并不因其背叛追杀自己,而临死还为其送上好处。可见同时期不论敌友都对项羽的仁义爱人推崇有加。有学者评论“项羽以刚猛而残暴的形象站在被刘邦所笼络的诸将共欲推而倒之,取而代之的位置上,然而他却又是信义和仁心不曾被战争所泯灭的人,他无面见之和心中有愧,所以他跌倒在自己的心性的障碍下了。”(许碧晏语)并认为项羽貌似儒文化的叛逆者实则是它的遗腹子。
另外项羽后来和叔父避仇躲到吴中,深受吴越文化“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好用剑” 、“轻死易发”、“其俗剽轻”的尚武精神的影响,项羽身上更表现出豪爽耿直,快人快语,诺而有信的性格。
通过以上考证,我们可以轻易勾勒出项羽的性格与思想,项羽先祖来自鲁国,家族是军事世家但是深受儒学文化及地域文化仁义之风影响,项羽从小向往万人敌,跟其叔父学习兵法,深得行军作战之精髓,极富军事谋略。思想却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豪爽耿直,仁义慈爱,恭敬有礼,诺而有信。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