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不惜一战也要引入的汗血马 为何又在中国绝种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汉武帝不惜一战也要引入的汗血马 为何又在中国绝种

“汗血宝马”,学名叫阿哈尔捷金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其祖先是生长在偏僻的沙漠戈壁地带的野马。阿哈尔捷金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

据《史记》中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归来说:“大宛多善马,马汗血”。故在中国,两千多年来这种马一直被神秘地称为“汗血宝马”。

公元前112年,敦煌有人将一匹汗血马献给汉武帝。武帝大喜,将其称为“天马”,并作歌咏之:“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沬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达兮龙为友。”武帝爱马心切,遂派百人使团,带一具纯金制作的马前往大宛国,欲以重礼换取汗血马种马。可是,大宛国王不仅拒换,还在归途中“杀汉使,取其财物”。武帝闻之大怒,下令武力夺马,并为此发生两次战争。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骑兵数万人西征,但败退敦煌。3年后,汉武帝再次命李广利率军出征,还带了两名相马的伯乐(相马专家),以备攻破大宛后挑选良马。此时大宛国因内讧而议和,允许汉军自行选马,并承诺以后每年向汉朝进贡两匹良马。汉军选汗血马3000多匹,经长途跋涉,回到玉门关时仅剩1000余匹。引进汗血马的汉朝骑兵,战斗力大增。

唐朝时,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公元647年,奧古什·卡拉乞达人赠给唐太宗一批阿哈尔捷金马。太宗从中选出10匹,封之为“千里马”。天宝三年,唐改大宛为宁远,并将义和公主远嫁宁远国王。对方献上两匹“胡种马”(亦即汗血马),唐玄宗取其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还被画进唐代名画《照夜白图》。

此外,元代,伴随着蒙古骑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欧亚大陆的征服,汗血马也曾再次踏入中原。

这些历史记录说中国曾经多次大量引进汗血马马种,但为何这一种马有会多次在中国绝种呢?

汗血马从汉朝进入中国,一直到元代,还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坐骑,也成为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大陆的主要战马品种之一,曾兴盛上千年,后来却消失无踪。

有个说法是这样的,汗血马速度快,但体形纤细,负重力和耐寒力差,这是被弃用而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诸如疫病、血统失纯或自然退化,战乱影响人工繁殖等因素。

时间跨越近千年,到1950年,为改良骑兵部队的马匹,中国从苏联引进阿哈尔捷金马种马,其中52匹饲养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牧场,但当时未能建立一套谱系管理制度,任其自然繁殖,结果还是重蹈覆辙,导致纯种马失传。

事实上,历史上中国引入包括汗血马在内的国外马种后,这些马种退化的原因也在于此。传统上中国只引入马种的“硬件”而不引入“软件”,硬件就是马本身,软件就是饲养环境和技术,在什么地方放养这种马,怎样调教这种马,怎样育这种马,给马吃什么东西,这个是它在中国绝迹的原因。

无独有偶,从1960年代起,经历20多年时间选育,先后用顿河马、卡巴金马、苏联高血马、奥尔洛夫快步马、阿尔登马和苏维埃重挽马等品种与中国本地马杂交而“铁岭挽马”,近年来也因类似的原因濒临灭绝。

汗血马在原产地有三千年历史,至少有两千年的系谱。中国把汗血马引来后,不管系谱,中国的伯乐们擅长相马,但是只管相马,不管养马。伯乐们以为选就能选出好马,却不讲育马,因为育马是下等人的事儿。

又如曾首先统一中国的秦人,其祖先不过是在周人征服中原的殷商后裔,后来更被贬低为养马奴的“殷顽民”罢了——育马这项科学系统的工作,没有政府官员或者专业人士的参与,居然是奴隶的专利,可见中国古代的所谓“马政”是什么水平。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