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中秋赏月,到底在赏些什么?说说人和月亮的不解之缘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古人中秋赏月,到底在赏些什么?说说人和月亮的不解之缘

中秋节之名源自于节令,吴子牧云:“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中秋一词最早可见于《周礼》,于隋唐时正式定为节日。大约从宋代开始,中秋节越来越流行,终于到明清时期开始与春节齐名,成了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两个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推论,但不可否定的是,其与古时月崇拜及祭月有着密不可分的交集,又与时人对月的文化心理有着隐秘的联系。

月下把杯图(南宋 马远)

一、人月相映两婵娟

远在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阶段,先民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其中天体是人类最先崇拜的对象,与人们的休养生息密切相关,尤其是太阳和月亮。在《礼记·祭义》中有这样的记载:“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 日月与坛、坎,明、幽,上、下,东、西,外、内相对,共同构成了中国远古时代二元对立的朴素哲学宇宙观,与“阳”为代表的太阳相对应的月亮自然也成为了女性崇拜的对象。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就直接将月亮定位为女性。在战国时期又出现了嫦娥奔月的传说,而成为月神崇拜的典型对象,月亮也被别称为广寒宫。

相传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

在古代人类看来,女性与月亮是直接关联的。美国人类学家M.艾瑟·哈婷在她的《月亮神话——女性的神话》中写道:“原始人认为,女人一定有和月亮一样的本性,这不仅因为她们和月亮一样,都有‘膨胀’的趋向,而且还由于她们也有与月亮月周期一样长的月经期。”在汉语词汇中月经又称有事,原始人类对于生育的崇尚也提高了对于月亮的重视和信仰。在世界各地的其他民族中,常常认为月亮也与生育存在某种隐秘的联系。如原始的阿特人和格陵兰人,深信月亮能使女人怀孕。因此,在她们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之前,是不能观看月亮或仰面睡觉的。尼格伦人也相信,怀孕是由于月母派月鸟把婴儿送到人间等等。月亮名副其实成为女性的象征。正如中国自古就有“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的传统,月亮成为女性的专利,正是与月亮的自然属性有关。

二、中秋皓月长照人

早在周代,周天子就在二分二至这一年里最重要的四个节点,祭祀日月天地。《礼记》有言:“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天子春分祭日,秋分拜月。祭日在清晨,拜月在夜晚。一年至春分和秋分时昼夜平分,古人认为这时祭祀日月有特别的意义,因此“夕月”即是在秋分的傍晚在京城西门外祭月。这一“朝日夕月”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可以说,“夕月之礼”开中秋节之先河,是中秋节这一传统文化节日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来进行的。人们在中秋玩月、赏月,并衍化出许多与月有关的习俗而延续至今。

中秋祭月

三、八月中秋月正圆

中华民族自古就尚“圆”,体现着古人祈求团圆和睦、生活圆满的文化情结。中秋节形成后,更是处处融合了“圆”符号的文化内涵,正如“天上月圆,人间饼圆”,成为一个象征团圆的节日。

吃月饼是全国各地最为普遍的中秋节俗。月饼,最刚开始是作为祭月时的供品出现的,在供神之后由人享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祖宗”。

太师饼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引进芝麻、胡桃等辅料,名为“胡饼”。再后来到了唐朝,又有这么一个传说:相传有一年中秋明月夜,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赏月吃饼,玄宗嫌“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善解人意的杨贵妃看到天上的明月,就给换了个月饼的名字。这当然只是个传说,不过唐宋以来,中秋节吃月饼确实也已成为习俗。月饼以圆为外形,象征着团团圆圆,受到了民间的广泛欢迎。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人们在中秋不仅供月饼、吃月饼,还互相馈赠月饼作为礼品,寄托着百姓对于团圆和睦的美好愿望。除吃月饼之外,人们还吃西瓜等圆形食物取其团圆之义,如西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月饼也被称之为“团圆饼”。

月饼象征着团圆

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老百姓在这一天都如期归家,亲友相聚,围坐一堂,吃一顿“团圆饭”,喝一顿“团圆酒”。团圆酒在老北京及云南傈僳族中最为常见,“家中长幼咸集,盛设瓜果酒肴,于院中聚饮,谓之‘团圆酒’。”这也正是反映出在重家庭、重伦理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们于幸福和美好的定义以及代代相续的生存信念。

四、八月十五月祈子

中秋节又称为“女儿节”,自然也是古代女性庆祝、祈福的节日,如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写道:“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同时,这一古老节日也寄托着古代人们对于子嗣繁衍、家族延续的美好愿望。建立在对月的生殖崇拜之上,在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古代全国各地都流传着不同形式的通过月亮求孕祈子的习俗。

“走月亮”习俗

中秋曾流传着“照月得子”这一习俗。大致是说八月十五这天,不孕的妇女在月上中天的时候,在院子里沐浴月光,就能怀孕了。这一习俗看似荒诞离奇,但恰恰反映了早期人民对于月亮与女性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于生育的极大重视。后来,这一习俗渐渐演变为“走月亮”。中秋之夜妇女盛装出游,踏月彻晓,谓之“走月亮”。据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中秋夜江夏城中滋阳桥特别热闹,桥上的石龙首成为出行少妇争相抚摸的对象,为的是能得到媒神的恩惠,祈子的意义十分明显。”更加直观地反映出中秋习俗变迁中祈子的内在连续性。

在我国南方地区,还普遍流传着“偷瓜送子”的习俗,俗称“摸秋”、“摸瓜”、“偷月亮菜”等。偷瓜往往在晚上进行,瓜内多籽,象征着多子多福。偷时还要故意让被偷的人家知道,以讨来怒骂,骂得越厉害越好。偷来瓜之后,给瓜穿上衣服,画成小孩模样,用轿子敲锣打鼓送到尚未生育的妇女家中。受瓜的这家招待完送瓜人后,需将瓜放在妻子身边睡一夜。第二天一早再把瓜煮熟了吃,当地人相信这可以使妇女怀孕。在湖南等地也有类似的习俗,年长者把瓜裹进被子里,并要口中念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以祈子多福。

偷月亮菜

在湘西、黔东侗乡等地流传着“偷月亮菜”的习俗。相传这天晚上月宫里的仙子会下凡于世,无私地遍洒甘露于人间,人们可共享洒有甘露的鲜美的瓜果蔬菜。因此中秋的晚上人们可任意到别人家的菜圃中摘取瓜果蔬菜,叫做“偷月亮菜”,被偷人家也不会生气。更有侗家姑娘大张旗鼓地去她喜欢的小伙子家园圃里叫喊着偷菜,希望借此牵根红线,她们盼望摘到并蒂的瓜果,因为这预示两人幸福的爱情。成双生长的扁豆便成了她们喜爱采摘的对象。而嫂子们也会到别人园圃偷“月亮菜”,她们会选择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毛豆,以期望生个健康的胖娃娃。年轻的小伙子们也有凑热闹去偷月亮菜以求幸福的,但他们偷来的菜不能带回家中,只能在田地里煮来吃掉。这些都可以反映出月亮在中秋的生殖崇拜意义。

文史君说

“月”在中秋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自古以来对于天上月的信仰与遐想,通过中秋节这一载体表现出来,作用于中秋节俗文化的各个方面,又在时间和空间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在长期演变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的鬼神迷信观念日趋淡化,由神秘化渐渐走向世俗化,而成为了人们节日乃至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由夕月之礼到玩月赏月、由照月得子到走月亮,同时月的文化内涵也在历史中不断丰富。因而我们可以说,中秋节俗不但传承了古时对月的崇拜与信仰,同时也发展和丰富了月文化。

参考文献

李东秦:《中秋节与月崇拜》,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孙文辉:《祭月:遥远的中秋古俗》,民艺,2019年04期。

乔凤岐:《秋社、祭月与中秋节关系考证》,传承,2014年05期。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33页。

(作者:浩然文史·郑大嵩阳国学会)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