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春秋时代的二等强国秦国统一中国 其它几雄不行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为何春秋时代的二等强国秦国统一中国 其它几雄不行

原题:为什么战国时代是秦国统一中国,而其它几雄做不到? | 刘三解

准确地讲,是战国时代只有秦国才能统一中国,在春秋时代,秦国只是一个二等强国,别说统一中国,在晋国的铁蹄下就是一盘菜罢了。

之所以只有秦国才能统一中国,根本原因是其地理位置无比优越。

从春秋末期开始,周朝所确立的分封制基础上的血亲贵族统治进入了瓦解期,相对于春秋中前期各国公室的人伦互杀(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此时的卿权、士权递次上升,开始对国君权力层层侵夺。

不过几个大国面临的问题虽然类似,解决方案却各不相同:

姜齐,天子所命的国、高二卿,乃至于姜姓国君都被后起的田氏所取代。

晋国,曲沃代翼之后,小宗灭大宗,排斥公族,重用异姓大夫,并以这些功臣之家采取四军、三军主将、军佐轮流执政。

秦国,依旧是公族分封执政。

楚国,公族分封繁衍的大姓执政。

最后的结果就是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楚国分裂、秦国则是自秦厉公至出子的“七世内乱”。

但是,这个历史进程结束了吗?

并没有,对于所有国家来说,课都是要补的。

田氏代齐之后,紧接着就是不断的政变,伴随着内乱,是三晋等国对于齐国的连续攻伐,齐威王登位,齐国方才内部归于稳定,国势重新崛起。

三家分晋之后,看似晋国的内乱“尘埃落定”,应该没事儿了吧?

还真不是,三家各有各的“坑”。

原本在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无恤)时代强横一时的赵氏、赵国,由于大宗、小宗之间的继承权问题,不断政变、内战,断断续续折腾了近100年,直到赵肃侯方才告一段落,这个阶段,赵国国势衰弱,没事儿就让人揣两脚。

魏文侯治理下的魏国可以说是蒸蒸日上,也成为了战国时代第一个“国际霸权”,但是这种霸权更多的是以“三晋联盟”的方式存在,即三家“同气连枝”,合起来欺负齐、秦、楚。

而到了魏武侯时代,国策变化,开始四面出击,这也情有可原,毕竟需要扩充领土,为了面子丢了里子的事情,实在得不偿失,然而,土地没得多少,树敌却是一群。

等到魏武侯一死,太子罃就遭到了其弟弟公子缓的反叛,韩赵两国参与扶持公子缓,大败魏军于浊泽,太子罃都被围困,最后因为赵国希望分裂魏国为东西两部,韩国不满,太子罃赢得了继承权战争,但三晋联盟彻底破裂。

此后的魏国,西部以安邑为中心的“老家”和东部以大梁为中心的“新土”之间,日益分割,魏惠王迁都大梁之后,西部的地盘更是在秦国的进攻下“日削月割”,东部的疆域则处天下之中,面对齐、楚、赵等多家的兵锋,最终在齐、楚、秦三家的崛起中交出了霸权。

反观韩国,本身就是三晋中最弱的一家,也因为王位继承权的问题经历了长期的混乱,耗费了80年时间才灭亡了郑国,还没怎么喘气,秦国和楚国又把手摸在了它的头上,一直疲于奔命。

这三家,归根结底是“化家为国”,补的是王权课,即如何实现王室独尊,与王族的上下分离。

楚国和齐国,与三晋则根本不同,补的是另一部分的课。

楚国在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扩张一直持续,相继吞没了越国、鲁国,但是,楚国采用的分封制+县公制(任命制县官,类似于日本战国时代的“城代”),却在疆域广大之后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倾向。

比如在吴起奔楚之前,楚国的王子据陈、蔡(两个相当于“千乘之国”的大都会)自立,吴起奔楚之后,首先就灭亡了陈蔡的割据势力,又东征、南征,同时,迁徙旧都鄢、郢周围和南阳地区的封君到边远地区。

楚国的这一波崛起,楚悼王甚至亲率军队抵达周朝的成周王幾,准备在当地建新“郢”,也就是王城,而楚军主力则大胜魏军于州西,并穿越大梁西北的关塞,饮马黄河。

没想到楚悼王死后,封君立刻叛乱,杀死了吴起,而继任的楚肃王借机扫荡了叛乱的封君,却一改扩张的政策,五十年不出,一直到楚怀王。

而楚怀王在兵败垂沙之后,楚国又发生了庄蹻之乱,《荀子·议兵篇》就说:

然而兵殆于垂沙,唐蔑死;庄蹻起,楚分而为三四。

啥意思,外战失败被斩首8万,就出了庄蹻为乱,按照《吕氏春秋》的记载,已经达到了“庄蹻暴郢”,也就是在郢都肆虐了,楚国因而分裂,这个根儿就是地盘太大,封君太众,存在事实上的多政治、经济中心,王室战败,地方分裂势力就开始抬头。

而楚国最后迫不得已的解决,也就是在被白起打败后的迁都,摆脱了旧的分封格局之后,反而还能有一波复兴。

齐国的记载相对来说较少,但是施行“五都四鄙制”,也就是一种以都市为中心的军区制,是比较确定的。问题是这种体制本就是“自守”的格局,所以,齐国灭燕占不住,灭宋也占不住,等到被五国联军反杀的时候,七十余城快速沦陷,属于典型的日子太优越,过不了苦日子,说得现代点,过早进入“中产社会”,反倒会被“野蛮人”虐。

说完对手,说说秦国。

自秦厉公到出子的七世之乱,由于秦国的地方偏僻,反倒没有吸引中原强国的注意力,这个过程中,秦国原本实力强横的分封公族势力自相残杀殆尽,留下的了大量的空余土地,可为国君控制的公田。

事实上,如果不是有大量的空地、荒地,也不会有日后的“垦草”法令,而这样的物质基础,给从魏国流亡29年的秦献公,进行学习东方各国的改革,提供了条件。

自秦献公改革开始,到秦孝公任用商鞅,实际上是通过学习东方六国的先进组织制度,逐步实现军、政分离,完成君权独尊的过程。

至于说军功爵制下的“分封”,春秋末期,晋国就施行了“下大夫受郡、下大夫受县”的军功封授制度,而楚国也有“楚爵”和军功相关,那些将此视为“黑科技”的人,只是因为孤陋寡闻罢了。

当然,这套体制对于不缺荒地、不缺炮灰(阴晋之战攻吴起竟然出动了50万人),只缺人才的秦国来说,最大的作用,在于给世卿世禄制度增加了多样性,领军将领用王室封君、世袭封君,与六国游士的客卿相结合,再从六国来归的游士中组建“国君近臣”班子(秦、汉称“宦皇帝者”)做相邦为首的官僚系统的高官后备,最后建立了稳定的君主集权体系。

在这一点上,秦国没什么先进之处,因为,齐国和三晋,拜相执政一样是从近亲封君和外姓游士中选拔,到战国中后期,除了楚国、燕国之外,各国都已经完成了君主集权的体系建构,后果就是篡位、内战之类的乱事越来越少。

当然,每一次内乱,伴随而来的都是邻国的进攻和干涉,最占便宜的就是秦国,僻处西陲,封上函谷关,自己怎么折腾,别人小打小闹的也进不来。

秦国最幸运的“天时”因素在于,当它的扩张没有达到构成整个“天府之国”(关中盆地)的完整防御体系之前,其余六国不断地发生内乱和土地争夺,形成了互相牵制的战略态势,给了秦国时间。

在秦国真正具有统一的实力之前,魏国(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楚国(楚威王)、齐国(齐宣王、齐愍王)、赵国(赵武灵王、赵惠文王)先后建立霸权,又因为一次次的内乱或是国际联合绞杀而丧失稳定霸权的条件。

反观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不是没有面临五国伐秦的窘境,都靠着楚秦联盟、崤函天险转危为安,等到秦昭襄王时,秦国最终完成了对关中根本之地的巩固,东出灭亡六国的大势已经无法阻挡。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在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的时代,秦国要几年才发动一场战争,而在秦昭襄王的后二十年,几乎每年皆战,而且是一年间同时发动或应付2、3场战争。

这正是秦国崛起的天时和地利,至于人和,秦的法制体系本来就来自于三晋,三晋则脱胎于晋国的法制传统,都是一路货色,要不是秦始皇一把火把六国史书全烧了,搞了个死无对证,哪儿轮得到这些鼓吹秦国体制先进的“大孩子”们吹牛B?

对了,想起来有读者自信满满地质疑,“秦国不比六国强,为什么最后他灭亡了六国?”

简单回答一句,这种“成王败寇”的逻辑不叫逻辑,按照这个逻辑,长平之战时,赵国的疆域比秦国小,人口比秦国少得多,能在损失四十五万军队之后,打赢邯郸之战,战胜秦国,又痛扁发兵六十万来摘桃子的燕军,等于半个赵国打败了半个秦国+整个燕国,是不是体现了赵国超越其他六国的“制度优越性”?

其实稍微多点社会经验、职场经验就能明白的道理是:

多头竞争的环境下,并不是谁做的最好,谁就能赢,而是,谁犯错最少,谁最可能笑到最后。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