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战胜美国,先要了解美国:所谓“美国精神”,到底从哪来的?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要想战胜美国,先要了解美国:所谓“美国精神”,到底从哪来的?

美国的气质是独特的,她既有着古典时代的优雅,又兼备现代主义的高效。有人说美国的民主是从欧洲学习来的,这句话不假。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若要追溯真正的美国精神的源头,我们便不得不向古典希腊雅典的世界中寻觅。美国的气质究竟从何处来,又如何影响了美国人的历史?快和瓷儿一起探个究竟吧!

一、美国建国初期的历史选择

备受我们瞩目的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其实是由基督教思想和自由法治精神结合为一体形成的。三权分立的前提是对平权思想的极致追求。但在政府运作过程中,绝对的平权极易导致权力掣肘。为提防平权导致的政治失序,如此便诞生了分立的三权。三权分立的思想,就是从启蒙时代的欧洲继承过来的。

null

美国完善的三权分立政治体系

建国初期的美国,还充分地利用了古典世界中的民主与共和思想。譬如我们所熟悉的美国宪法,便大大地体现了民主和自由的精神;在美国中央政府中参议院、众议院两院的设置,也极相似于古典时代希腊罗马的“执政官与元老院两权制衡”。

在美国内战时期,反联邦党人出版的小册子上赫然写着诸如“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这种字眼。而“自由和平等”这个概念,同样也被联邦党人所追求。也就是说,其反对联邦党人的主张时所利用的武器,并不与联邦党人所执掌的相反。

两党虽对主张建立不同的“新美国”各执一词,但其基本的价值遵循却是一样的。正是因为有对共同政治目标的追求,美国人才能够在统一的前提下获得“忠诚的反对党”。而导致他们的追求与理想相契合的原因,恰恰是因为美国人共有的思想传统。

null

不同政见的执政者在大厅内辩论

二、学术界有关美国政治制度源头的两种看法

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晏绍祥所讲的那样:“美国人是在近代国家的框架和制度中利用和改造古代传统。”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批人:他们怀揣着对旧制度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在宗教迫害和社会挤压的窘境下只能来到美国这个陌生的土地上探险。

美国人的“祖先”(欧洲人)在反叛现实的时候,习惯于拿着古代希腊雅典的政治制度来厚古薄今,这批流亡海外的清教徒们亦是如此。再加上清教徒们本就形成了“唯独圣经和因信称义”的基本观念,他们所引用的著述多是古典作家的神学体系。对于天主教士建立起来的神学系统他们多表示观望而并非认同。

null

虔诚向上帝祷告祈求的清教徒们

复旦大学教授李剑鸣则借用了西方学者的两种意见。他观察到西方史学界针对目前美国建国之初的立国思想源流,有着两种针锋相对的见解。在古典主义学者的支持下,一批人认为美国人的立国传统是充分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实质的。即认为古典知识譬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皮西特拉图的民主实践,和伯里克利的福利政策和平权思想等等都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null

伯里克利在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讲

另一派则是以现代史学者为主的群体,他们不无强势的宣称道:“古老的民主思想和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早就在代议制民主的发展过程中被全盘抛弃了。”面对如此分殊两样的评判,我们确实应当对这个并不明朗的史学观点进行自己的梳理和讨论。

三、从美国建国看古典主义和自由主义对美国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美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在美国建国之前曾长期遭到英国的殖民统治,由于北美十三州已经在长期的共融共通下形成了独立于欧洲的内部市场,且各州居民也已经习惯于在不受英国管控的自由氛围下进行自我保护和管理。

但是,当英王以维持秩序为名的理由将大量士兵派遣到美洲大陆各殖民地时,北美人民在忍耐许久之后终于爆发了。由此,势单力薄的各殖民地联合起来抗争外来的“统治者”,经过了数年的征战后才变成了统一的美国人。

null

波士顿倾茶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在回溯这一段独特的历史的同时,我们务必要意识到:美国人的历史基本上是一段不断标新立异和反叛传统的历史。为什么要这么讲?是因为“美国人们”所继承的清教,原本就被冠名为“新教中的新教”。众所周知,新教是在宗教改革之后,从天主教教派中独立而出的主张废除封建传统的自由派信仰团体,本身代表的就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而清教教派,则是在新教个人独立的基础上新生的主张“革除英国国教中残余的天主教礼仪”的派别,因此无论是教义还是生活习惯,清教徒们都会比新教信奉者表现的更加激进。而美国人这种与生俱来的反叛精神,在成功建国之后又表现为国家内部两党之间的斗争。美国的国父乔治华盛顿本人是十分反对党派分歧的,他认为党派分离会严重危害到美国的国家统一和民主精神,甚至能够导致美国的分裂,故需要坚决避免。

null

总统山上的四代国家领导人

但是在美国立国之后不到30年的时间内,国家内部还是形成了两个对立的资产阶级政党:联邦党和反联邦党,美国也摇身一变成为了除欧洲外世界上最早出现政党的国家之一。美国从建国之后的发展道路,是同不断的内部分歧相伴而行的。

两党的主要分歧表现在施政的策略和经济、外交政策上。最初联邦党的领袖汉密尔顿宣称美国必须要效仿英国开启殖民和对外扩张的模式,对内则要加紧对国家的控制。而反联邦党人的领袖杰斐逊则认为中央政府必须要轻兵减政,对外也要偃旗息鼓保存实力。

在经济方面和外交方面,反联邦党人的外交政策是亲法拒英的,正好和联邦党人相反。两者主张经济发展的政策也是大有抵触的,两党施政手段如此背道而驰,这为刚刚建国的美利坚埋下了分裂的隐患。联邦党在19世纪初年其实已经消失。但反联邦党却进一步分化成了民主党和共和党。

在古典主义和传统政治概念中,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世人提供了一种规模适中、小国寡民的政治图景。他倡导的政治理想是欧洲传统的地方政治模式,即各行各业的民众各司其职,国家运转便能够无需外力。这种政治理想和后来“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捍卫者”托马斯阿奎那的政治理想极为相似。

null

柏拉图在宣扬他的理想国

阿奎纳认为人世的秩序是要从上帝的启发中带来的,因此人们必须要各自守规矩,在上帝为人类制定的规则中行事。这种思想同美国建国之前的理想主义和极度浪漫主义精神是几乎相同的!正是源自古典主义的建国理想,激发了美国人建立民主国家的独立意志。也是由于拥有来自古典主义的制度基础,美国人才能够凝聚在同一种思维之下戮力同心的实现建国宏图。

美国人虽然继承了古典政治思想家们关于建立国家必须要以正义和秩序为出发点的立场,却在建立国家之后面临的治理国家方面的问题上,较为倾向于代议制国家形态。这就表明美国国家既沿袭了古典主义的政治思想,同时又将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想吸纳其中。

null

伫立在纽约市的自由女神雕像

文史君说:

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想和自由民权思想是在启蒙时代便已经风靡欧洲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出现的原因仍旧是代表了思想家们对新时代新需要的一种探索。究其实质,我们还是将其称之为上文早已不断重复过的,“对传统的反叛”。由此可见,分别来讲美国具体倾向于哪个时代的政治主张都是不妥当的。各位看官,您觉得呢?

参考文献:

李剑鸣:《在雅典和罗马之间——古典传统与美利坚共和国的创建》,《史学月刊》,2011年第9期。

晏绍祥:《美国建国初期对古典民主与共和传统的辩论及利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3月。

(作者:浩然文史·瓷国垃圾堆)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