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罗马军团,大多数人的记忆都是他们的丰功伟业和无敌的历史形象,不过任何军队都不是无敌的,即便是骁勇善战之师也难免会面临失败,这在同日耳曼人的初次交手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这群看似弱小的不速之客让不可一世的罗马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那么,这群蛮族是如何出现并战胜善战的罗马军团的呢?这一切就要从2000多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群岛说起了。
【善战的罗马共和国军团】
来自北方的勇士
日耳曼人最早为希腊人所提及,后来广泛的被罗马人记录于他们的史书之中,其中尤以凯撒、塔西佗和拜占庭的约达尼斯记录的最为系统和详细,在他们的记载中,日耳曼人是一个比较原始野蛮的民族,虽然他们拥有语言和文字,却只会用歌谣来传承历史,即便掌握冶炼金属的技术,但受限于技术的落后而仅有较少的铁制品,不过他们的身高却因为食用较多的蛋奶制品而比其他民族更为高大。正因为高大强壮的人过着相对贫困的生活,所以日耳曼人有着好勇斗狠的习性,他们不喜欢进行农耕(但不意味着没有)而更倾向于发动战争来掠夺财物,有限的金属资源也被用于武器、盔甲的制作。
【日耳曼人用的卢恩文字】
好战的风俗使得这些发源于寒冷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民族之间常常互相征战,导致失败者不断向南迁徙,在这其中就有我们的主角条顿部落、辛布里部落和安布罗斯部落,当时间来到公元前2世纪末时,这3个部落通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阿尔卑斯山的东部,使得罗马人第一次见识到了日耳曼人,而这也开启了两者长达7个世纪的战争序幕。
【寒冷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日耳曼人的发源地】
边境争端
公元前113年,条顿部落在酋长条顿伯德的带领下,迁徙至意大利半岛东北部诺里库姆地区,这是阿尔卑斯山东部一处重要的入口,经此可以直插波河平原,威胁罗马的腹地,因此时任罗马执政官卡波忧心忡忡,他推断日耳曼人在成功征服诺里库姆地区后,会向南进犯更加富庶的意大利,便立刻备战,由于此时的罗马在南方面临朱古达的威胁,所以他所能征集的兵力非常有限,军团和同盟者的总数也就2万人左右,低于举家迁徙的敌人,于是,为了减少人数少带来的劣势,罗马统帅决定赶往阿尔卑斯山东部最狭窄的通道,赶在敌人前面占据这个有利位置。
【白圈位置即是诺里库姆区域】
由于日耳曼人暂时没有入侵意大利的想法,所以罗马军队率先抵达了隘口,这让卡波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接着,罗马执政官派遣使节与这些素未谋面的蛮族进行接触,在他强硬的要求下,日耳曼联军感受到了来自罗马人的压力,便顺从的停止攻击诺里库姆人,甚至打算离开此地另寻出路。就在一切都顺风顺水的时候,个人的野心给局势带来了戏剧性的变化,由于罗马执政官并不想放弃获得荣誉的机会,所以他收买了给条顿人带路的向导,使得条顿人绕了不少远路,进度被大大拖延,而他自己同时抄近道打算偷袭条顿人。
【卡波并不想放走那些日耳曼人】
虽说罗马统帅的计策并无不妥,但因为传统三线列战术大纵深,适于打消耗战的特点而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条顿人非但没有被罗马人的突袭击溃,反而利用自己轻装和不需要维持阵列的特点,迅速的发动反冲锋,逆转了被动的局面。紧接着双方进入了胶着阶段,激烈的厮杀直到入夜方才结束,最终罗马军被击败,仓皇撤退,所幸此刻暴雨倾盆而下,日耳曼人不便追击,才保全了罗马军免遭全军覆没。
【罗马军团适合列阵作战】
接连失利
虽说执政官卡波的失败让意大利的门户向日耳曼人完全敞开,但卡波并未遭受全灭的结局,剩下的士兵加上当地的城市防御力量仍是不小的威胁,所以日耳曼人并未直接攻入意大利,而是转头向西,抵达现在的法国南部地区,在那里,日耳曼人被眼前的富庶所迷倒,决心在这里扎根,于是他们在向当地打听了情况后,了解到这里是罗马人的行省,便向罗马最高决策机构——元老院派出使者,要求能在这里获得定居点。
显然,罗马人无法接受这种等同于割地的要求,便严词拒绝了日耳曼人,同时迅速组织武装力量与日耳曼人作战,不过日耳曼联军并非等闲之辈,惯于劫掠的他们很可能并未真正打算放下武器,所以在得到罗马人的回复后他们便立刻进入了战争状态,将当地的守卫力量和执政官卡波带来的军队悉数击败,并蹂躏纳尔旁高卢达4年之久。
【罗马元老院开会讨论事情】
当日耳曼人获胜的消息传到罗马的时候,元老院并未因此而放弃对抗,他们在公元前107年派遣执政官卡西乌斯率领1万余名士兵经陆路前往支援纳尔旁高卢的友军,但不幸的是,日耳曼人似乎早就知道这支援军的存在,于是他们拉拢凯尔特部族蒂古尼人,和他们一起埋伏在通往纳尔旁高卢的必经之路上。而卡西乌斯却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来临,他急着想要赶到目的地与盟友汇合,却疏于对行进路线进行侦查,结果被埋伏的蒂古尼人打了个措手不及,是役卡西乌斯被杀,罗马人付出了4000人阵亡,少数幸存的士兵被迫钻轭门的代价。
【罗马人遭到袭击】
阿劳西奥大决战
一连串的失败让罗马人付出了2名执政官阵亡或被俘、行省被长期蹂躏的惨痛代价,这促使元老院开始正视这股来自北方的威胁,打算集结重兵彻底消灭这群日耳曼人,为此,他们陆续征集了8万名士兵和4万名负责后勤工作的仆从,在3位将领的带领下,分路赶赴纳尔旁高卢。与此同时,连连获胜的日耳曼联军开始向西移动,抵达法国南部的奥朗日,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阿劳西奥进行休整,这里聚集了3个部落约20余万人,为后续的迁徙做进一步准备。
【日耳曼人一路向西抵达阿劳西奥】
在得知对方的动向后,三路罗马大军马不停蹄的赶往阿劳西奥,最终,他们赶上了敌人并驻扎在附近的隆河,为谨慎起见,3位将领决定分开驻扎,形成三角形互相支援,其中前执政官凯皮奥率军驻扎在隆河的右岸作为后备,而时任执政官马里乌斯和高卢行省总督斯考卢斯各率一军驻扎在左岸正面应对日耳曼人。不过日耳曼人并不给罗马人任何准备的机会,他们以绝对的数量优势向兵力最为薄弱的斯考卢斯所部发动了袭击,在条顿冲锋的猛烈攻势下,罗马军队溃不成军,三角中的一角被率先击破。
【隆河景色】
虽然日耳曼人的雷霆攻势让人猝不及防,但罗马人的反应也十分迅速,位于隆河右侧的后卫迅速渡河,同马里乌斯所部合兵一处,稳住了阵脚。眼见敌人聚集起来,并且在人数上还占据优势,本就不打算死守这里的日耳曼人打算采取谈判的方式解决眼前的争端,执政官马里乌斯吸取了卡波的教训,决定与敌人进行和谈,好请走这些不速之客。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同僚凯皮奥并不这么想,此人与马里乌斯素有嫌隙,更是有着极大的野心,想要独占战胜敌人的功劳。于是,他趁着执政官与敌人洽谈的时机,率领本部军队向敌人发起了攻击,希望能用这种背信弃义的方式打敌人个措手不及,但三线列战术薄弱的突袭能力和敌人的备战状态彻底消弭了偷袭的优势,加上相对这一部分罗马军队来说,敌人数量众多,所以这次突袭再次以失败收场,在敌人的反突击下,凯皮奥及其部下被彻底击溃,伤亡惨重。
【勇猛的日耳曼人】
此时的马里乌斯非常绝望,他无力阻止溃兵,更无法应对敌人狂暴的攻势,最终在日耳曼人反扑的浪潮中土崩瓦解,仅率领少数人逃回了罗马,此战的损失极其惨重,罗马人约有7万名士兵被杀,损失和影响都不亚于著名的坎尼会战。
幸运的罗马
因此当战败的消息传到罗马的时候,所有人都非常震惊与害怕,虽然他们取得了朱古达战争的胜利,但疲惫之师很难能立刻应对强大的敌人。不过罗马是幸运的,日耳曼人在取得阿劳西奥的胜利后并未打算直接攻入意大利,可能是觉得还没有准备好应对罗马人的坚守,亦或者是认为其他地区更好征服也更为富裕,所以他们转向西南方,向着西班牙的方向进发了,这就给罗马人足够的喘息和反思时间,他们发现以往所向披靡的军团之所以连续战败,是因为军队疏于训练与管束,贵族将领们光顾着取得荣誉而忽视战场的实际情况,于是,在平民出身的马略带领下,罗马人锐意改革,一扫以往军队中的弊政,以积极的训练和广泛的征兵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而日耳曼人也将在西班牙碰壁之后回到纳尔旁高卢和意大利,面对他们的最终命运。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