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和他的宰相兄弟(二)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王维和他的宰相兄弟(二)

null

唐王朝对待降官这一波操作,很能体现时代特色,国法、原则,道德、权术,通通卷到一起,令人眼花缭乱。

投降的官员或死或贬,还有一些“投诚”人员却获得了高官厚禄,安禄山的首席谋士严庄眼见大势已去,赶来投降,获封从三品的大理寺卿,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莫过于此。

那些手握实权的将领,一旦投诚过来甚至还能获得重用,会闹的孩子有糖吃,由此产生的示范效应,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

相比这些元凶巨恶,王维那点“劣迹”实在没什么,加上王缙刻意保护——肃宗还得指望他守太原,何况盛德之世,也应该鼓励兄弟友爱,所以王维处罚最轻,算是数百名伪官里最幸运的一个。象征性责罚一下之后,王维又重新回到给事中的老岗位上。

来自皇帝的特殊恩德,让王维感念于心,经历如此大的波折之后,王维的精力大不如前,对仕途也没了太大兴趣,他的忏悔方式也很有特点,那就是念经奉佛。

王维信佛教是家传的,他母亲崔氏就虔诚奉佛,拜高僧普寂为师,三十余年从不懈怠。熟悉佛教故事的人都知道,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中有两位最出彩,一位是神秀,一位是慧能,两人分别写下了两首偈语,神秀主张“时时勤拂拭”,慧能主张“本来无一物”,由此分成了禅宗历史上的渐悟派和顿悟派。

这个故事当然有加工的成分在,神秀作为北宗领袖,声望极高,普寂就是他的弟子。王维、王缙兄弟在母亲影响下虔心事佛,王维还和慧能的弟子神会专程讨教过顿悟法门。

王维或许真心认为逃过一劫全靠佛祖保佑,他向肃宗推荐过和尚惠斡给《仁王般若经》做的注解。《仁王经》说的是古印度国王波斯匿王和佛祖的故事,根据经书内容,当国家遭遇灾难时,只要虔诚诵经,就能化险为夷。这部经书深得肃宗看重,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请高僧来诵经,王氏兄弟在其中的影响不容小觑。

王缙虽然信佛,做官的经验比乃兄可要丰富得多,他自守过太原之后,有了抓军事的经验,知道地方军政形势复杂,非辣手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把精力都放在政事上,因此诗作也不太多。

从王缙留下的诗文来看,他可能更擅长于主流的官方文书。玄宗皇帝死后,王缙负责写官方悼文,这就碰到一个难题,安禄山起兵,玄宗仓皇出逃西蜀,这是老皇帝平生一大败笔,秉笔直书绝无可能,完全不说又交代不过去。最后,王缙很巧妙地用了八个字“巡省顺动,西南奥区”,就把这事儿给遮掩过去了,意思是玄宗根据形势需要,视察到了西南腹地,既保留了史实,又不打脸,功力的确非凡。

肃宗时期朝政复杂,官军怕叛军,文臣怕武将,武将怕宦官,王缙虽然有功在身,但吃暗亏的情况在所难免,上元元年,他以工部侍郎出任蜀州刺史,按当时惯例,刺史加节度使之类的“使职”,才算地方大员,且多半会记录进史册,王缙大概遇到了一次不太明显的贬官经历。就在同一年,王维却升任尚书右丞,这是正四品上的高官,意味着王维终于摆脱了曾经失足的前科,重新回到升迁的正常序列中。

这一回,轮到王维拿官帽换弟弟回任了。上元二年春天,王维写了一封奏表,恳请解除自己的职务,将身在蜀州的弟弟换回京城。

这篇《责躬荐弟表》质朴坦诚,没有用华辞丽藻过度修饰,王维赞誉弟弟忠于国事,义友兄弟,擅长政事,文才杰出,且谦和正直。平心而论,除了最后一点之外,他夸弟弟还真没夸错。

王维虽然是兄长,但这么大的事,他不可能随便决定,兄弟间必然有过商量。王维急着让弟弟回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身体状态大不如前,自他仕宦以来,兄弟间聚少离多,唯一能见面的机会,只在双方都做京官之时。

这封奏表肯定起了作用,时不多久,王缙就被征召入京,就任正三品的左散骑常侍,可惜的是,他抵达距长安三百余里地的凤翔时,兄长王维已经病逝,兄弟俩连最后一面也没见着。

王维去世的时候六十一岁,王缙大约六十岁,此后他的人生开始渐入佳境。

唐代宗即位以后,老成凋零,王缙进入朝中担任宰相,他的表现谈不上多称职,至少史书评价不高,认为他和主事的宰相元载沆瀣一气,又与另外一位宰臣杜鸿渐佞佛成性。安史之乱虽已结束,局势仍然极紧张,在元载、王缙等人主政下,皇帝大臣贪图苟安,国事因循,没有太多好转的迹象。

宰相王缙和代宗经常见面,偶尔也会闲聊,两人就王维的诗作有过一次谈话,代宗表示,卿家兄长诗名冠绝一时,我也经常听人吟唱,现在不知道还剩多少,整理好了可以送给我。

王维写了一辈子诗,战乱之后“十不存一”,大部分都散落掉了,代宗这么一提起来,王缙倍感荣耀,旋即将王维存诗四百余首进献入宫,我们今天能读到王维的诗歌,大部分都是通过这次谈话保存下来的。

从这事可以看出来,代宗对王氏兄弟颇为认可,王缙虽为宰相,实权大多握在元载手里,他屡屡出镇地方,还一度镇守太原,相比十二年前出任太原少尹,王缙这次可就风光多了,这里把他的头衔抄录下来,看看有多夸张:

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幽州长史、持节、河南副元帅、都统河南淮西山南东道诸节度行营、兼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太微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兼东都留守、齐国公王缙兼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军节度,余官使并如故。

门下侍郎是王缙的职事官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味着他同时担任宰相,齐国公为王缙的封爵,其他一大嘟噜官职,表明王缙同时节度幽州、卢龙、河东三大军镇,兼管河南、淮西和山南东道三道的军事,同时还是东都洛阳和北都太原的主官。就官职本身而言,王缙统管的区域,比安禄山当年费尽心机打下来的地盘还要大。

宰相出镇地方是战乱以来的常态,一顶官帽子未必镇得住地方上的骄兵悍将,能不能坐稳屁股,更多取决于个人能力。王缙到任之后,太原旧将中很有几位恃功骄纵,欺负王缙是个书生,对他的命令也爱搭不理,王缙的处置方法简单粗暴——他二话不说,直接将这几位将领拿下处斩,其他人吓得腿都哆嗦,整个河东就此安定下来。

唐代家族的特点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王缙做了宰相,他的几位弟弟也不弱,王繟官至江陵少尹,王紞官至太常少卿,王纮可能没有做官,仗着二哥的声望也混得风生水起。

王缙晚年骄奢贪婪,他看中了骊山脚下的一座山泉优美的别墅,让弟弟王纮居中说项,想拿官帽子给人换,别墅主人不同意,王缙就给人穿了好些年小鞋。

王缙家风不正,他的弟妹,甚至出入家中的尼姑都收受贿赂,这样的做法自然引起了不少非议,代宗皇帝权位稳固之后,开始动手收拾权相元载,王缙也跟着倒了霉,两人都以贪污论罪。据说元载被抄家之后,家中光胡椒就抄没八百石之多,这种原产东南亚的香料,即便在今天也要卖到数十元一斤,更不用说唐代了,这事儿也成了唐代著名的反贪案例。

元载满门赐死,王缙一家老小的命也岌岌可危,幸好负责审案的刘晏秉公审理,王缙这才保住性命,贬官括州刺史。直到几年之后,德宗即位,元载派系的杨炎入朝为相,侥幸逃得性命的王缙又被征召回朝,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

建中二年,八十二岁的王缙在东都去世,比兄长王维多活了二十来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