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花,别名丰瑞花、太平瑞盛花,在宋代和清代分别被一位皇帝改赐名字,是宫廷名花。太平花的原产地在四川省都江堰市的青城山,但清代以来青城山已经没有太平花的踪影。“北漂”的太平花,在遥远的北方顽强地生存下去,演绎着宫廷的传奇,现在又成为故宫一道亮丽的风景。一朵太平花,半部中国史,让我们来感受太平花那顽强不屈的生命历程。
一、绛雪轩现太平花
故宫绛雪轩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轩前原有五颗海棠树,因每当花瓣飘落时,宛若雪花缤纷而降,遂名绛雪轩。后来在清乾隆时期重修,而后海棠花枯死,晚清慈禧太后下令从河南开封移植太平花,并将其植入到绛雪轩前的花坛中,用其替代枯死的海棠,想借助太平花之名祈求天下太平。
故宫绛雪轩
太平花,是山梅花的一种,原产自蜀地,最好的太平花在青城山,分为三类品种:宝仙、醉太平、玉真。宋代学者宋祁在《益部方物略记》记载:“差小者号宝仙,浅红者为醉太平,白者为玉真。”
太平花花开千百苞,并萃成一簇,色白如雪,幽香淡雅,在《益部方物略记》中记载为:“瑞圣花,出青城山中,干不条,高者乃寻丈,花率秋开,四出,与桃花类,然数十跗共为一花,繁密若缀,先后相继而开,凡阅月未萎也。”更在《瑞圣花赞》中赞美太平花:“众跗聚英,烂若一房。有守绘图,厥名乃章。繁而不艳,是异众芳。”
生长在青城山的太平花,是如何被世人知晓的呢?又是如何受到帝王看中“北漂”,最后滞留北京的呢?
二、丰瑞花开满青城
青城山历史悠久,古名天仓山,唐开元十八年(730)更为现名。《新唐书》记载:“有天仓山。青城,望。‘青’故作‘清’,开元十八年更。有青城山。”名字为青城山,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因青城山全山林木青翠,诸峰环峙如城,故称“青城”。
青城山
另一种是说青城山原名为“清城山”, 是因为列御寇所著《列子•周穆王》中记载:“王实以为清都紫薇,均天广乐,帝之所居。”这一说法后来被道教所吸收,并广泛流传。又因为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道陵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143年)来到青城山,在青城山的赤城崖舍,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重要发源地,故名“清城”。根据青城山上唐代碑文诏书记载,因唐代佛道两教在山上发生地盘之争,唐玄宗亲自下诏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诏书将“清城”写成了“青城”,因此改称青城山。
陆游写青城山:“云作玉峰时北起,山如翠浪尽东倾。”咏青城山:“翠峰披云,青鸾溯月,宫阙萧森。” “青城天下幽”的美名传扬海外。青城山同时作为道教发源地之一,被誉为道教十洞天的的第五洞天,称为“宝仙九室之天”。太平花就原本就生长在这样一个清幽寂静之处。
太平花
关于青城山太平花的记载,最早是北宋宋祁在《益部方物略记》中记载:“瑞圣花,出青城山中。”青城山就是太平花的原产地。后世有人登青城山借太平花抒怀,南宋陆游登上青城山,写下《太平花》:“扶床踉跄出京华,头白车书未一家。宵旰至今劳圣主,泪痕空对太平花。”表达了其爱国情怀。明代杨慎登青城山,见太平花,留下一首《登青城赠黄梓谷》:“浩浩洪流带白沙,盘盘丹磴绕青霞。渔郎源水疑无路,羽士壶山别有家。玉女房头交让木,宝仙洞口太平花。采真他日重期子,烟驾云装两鹤车。”
三、太平瑞盛天下知
早在五代时期,就有太平花被移植到后蜀王宫中记载,民间也有关于花蕊夫人移植太平花的传闻,后蜀孟昶后妃花蕊夫人的家乡便是太平花的原产地青城山。民间故事说北宋灭后蜀,孟昶与花蕊夫人被俘虏到东京。花蕊夫人后来受到了宋太祖赵匡义的喜爱,花蕊夫人因思念家乡青城山,命人从青城山移植太平花,太平花因此被移植入东京,但此说法仅是民间传闻而无法在历史文献找到依据。但能确定的是,太平花早在五代时期就从青城山移植到成都地区,在北宋成都地区移植太平花的现场十分普遍,《益部方物略记》记载:“成都人竟移莳园中,以为游玩”
宋仁宗赵祯画像
而太平花被传入北宋东京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大臣献花。《益部方物略记》记载:“蜀人号丰瑞花,程相(阙)之(阙)图以闻,更号瑞圣花。”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北宋初年,“程蕴之知成都府日,绘(太平花)图以奏。”这些文献都表明,太平花是由时任益州知州的程琳上献宋仁宗的。宋仁宗便赐名“太平瑞盛花”,将太平花种入御花园中,太平花开启了它的“北漂”生涯。
四、历经劫难归故里
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受仁宗赐名的太平瑞盛花正式在东京御花园落户。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进攻北宋东京,北宋灭亡,太平瑞盛花被带到了金中都(今北京)。
金中都模拟图
太平花被分种到金中都的皇城和西郊之中。金至宁元年(1213年)卫绍王完颜永济为胡沙虎所弑,金宣宗完颜珣继位,改元贞祐。同年秋,蒙古攻金。金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向成吉思汗献公主求和,同年金宣宗迁都南京(今开封),《元史》记载:“金主遂遣使求和,奉卫绍王女岐国公主及金帛、童男女五百、马三千以献,仍遣其丞相完颜福兴送帝出居庸。夏五月,金主迁汴,以完颜福兴及参政抹撚尽忠辅其太子守忠,留守中都。”
金贞祐三年(1215年),蒙古占领金中都。被蒙古攻占的金中都,被人烧毁,《宋史纪事本末》中记载:“蒙古兵遂入中都,吏民死者甚众,宫室为乱兵所焚,火月余不灭。”金中都皇宫中的太平花因此被毁弃,但在金中都西郊的太平花躲过一劫,年年花开满枝。
金宣宗完颜珣
元、明时期,太平花被移植入御花园中,供皇家欣赏。清初,康熙将太平瑞圣花被移植入北京畅春园中。后来,乾隆皇帝修建圆明园,并将太平花移植到那里。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皇帝去世,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后世称之为“仁宗睿皇帝”,因“睿”字跟“瑞”字同音,为了避讳,道光皇帝下令把“太平瑞圣花”中的“瑞圣”二字去掉,就叫做太平花,并沿用至今。这是太平花第二次被皇帝赐名。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京后肆意抢劫,之后纵火焚毁京城西郊的“三山五园”,太平花再遭劫难,只有畅春园中两棵幸存。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大修颐和园,把畅春园中幸存的两棵太平花移到了天坛的云门两边。六年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太平花再遭浩劫。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天,慈禧太后回到北京,命人移植太平花,进入故宫绛雪轩。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
2017年5月23日,故宫博物院—都江堰市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将太平花交给都江堰市市长何维楷手中。承载着历史沉浮的太平花,终于得以返回故乡。
文史君说:
太平花原产于四川青城山,在经过近千年的移植后,在北方生根发芽。在近千年间,太平花先后被两位皇帝赐名,成为国家太平、社稷繁荣的象征。皇帝们用太平花来寓意天下太平,受到帝王们热爱,因此太平花成为御花园中的常客。太平花的移植与五代之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由于政权的更替,太平花也在各个政权的皇宫中辗转。天下太平是每一位皇帝的愿望,也是目标,天下太平同样也是黎民百姓的愿望。人人都是:爱的是太平花,盼的是太平年。
参考文献:
1、政协都江堰市委员会:《岁月的记忆》,都江堰文史资料,2013版
2、宋祁:《益部方物略记》,中华书局,1985版
3、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版
4、列寇:《列子》,中华书局,2007版
5、王象之:《舆地纪胜》,中华书局,1992版
6、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85版
7、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版
8、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版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