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峰式的南北面官制——文化冲突与融合下的发展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乔峰式的南北面官制——文化冲突与融合下的发展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短短十四个字道尽了金庸先生的风流,而在这字中蕴藏的十四部武侠小说里,又以《天龙八部》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追根溯源的话,精彩纷呈的武侠世界固然吸引着我,但文中乔峰的悲情结局才是令我难以释怀的真正原因。

null

【金庸先生将自己的书写进对联里】

那时候并不很清楚什么是家国情仇,什么是民族矛盾,只是既然整个中原武林都排斥契丹人,连智光大师都说:“我听了这哭声,心下竟忍不住的难过,觉得这恶兽魔鬼一样的辽狗,居然也有人性。”那么契丹人的邪恶就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契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民族,让汉人如此痛恨,甚至可以忽视乔峰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呢?在这样尖锐的民族矛盾下,当朝统治者又为此做了些什么呢?

null

【《天龙八部》中的智光大师】

契丹的由来与壮大

契丹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支历史悠久的民族,与汉人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模式不同的是,早期的契丹人多是以部落的形式进行游牧生活,唐初,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契丹的8个部落正式结成大贺氏部落联盟,联盟首领由各部落共同推举,在大贺氏最后一任首领邵固被杀,又经过契丹贵族内部的激烈厮杀后,遥辇氏祖午成为新一任首领,遥辇氏部落联盟也正式取大贺氏部落联盟而代之,一直延续到耶律阿保机自立可汗为止。

null

【古代的契丹兵士】

契丹的部族联盟带来了整体实力巨大提升的同时,也拉大了契丹内部的阶级分化,底层人民仅仅只是从以前的吃不饱到现在勉强能吃饱,生产力的提升带来的海量资源被牢牢把控在上层贵族手中,富人越富,穷人却丝毫不见起色。此外,他们紧紧攥着部落联盟首领、酋长的位置,通过这些权力职位发动战争来掠夺资源和人口,俘获更多劳动力,以达到扩张自身的目的。为了应对这种压迫下的反抗,契丹贵族们又利用军队、刑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就这样,国家政权机构开始渐渐显露雏形,因为氏族社会的部落联盟显然已经不能再满足其自身的发展了。

null

【契丹贵族的墓葬壁画】

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阿保机凭借自己贵族的身世以及出色的领兵才能,一步步走向权力中心,直到被推选为联盟首领。上台的他在清洗了一批反抗的旧贵族后,于公元916年建国,国号契丹,国家政权正式取代了氏族联盟,遥辇氏部落联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之后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在经历五代十国的战火的洗礼后,成长为与宋朝分庭抗礼的大国,也正是如此辽阔的疆域,使得民族矛盾更为显著与尖锐,可以在辽朝的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便是缓解该矛盾的南北面官制,它既是狭隘的民族观下的产物,也是辽朝得以统治两百年之久的根本。

null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雕塑】

正如一篇小说的构架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纵观这伴随了整个辽朝的南北面官制,也大致可以分为雏形、成熟、合流三个阶段,下面让我们以时间为轴,来共同走完这段传奇的制度。

南北面官制的雏形期

辽朝建立之初,还未迈入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并不高,因此与之相匹配的国家机构并不复杂,主要分为朝官、宫卫、部落和州县四个部分,朝官是中央政权机关;宫卫负责管理皇帝的私有奴隶、兵马和土地的机构;至于部落的划分,有所谓的“太祖二十部”,除了契丹族的部落外,还有不少战败臣服的非契丹部落;州县则用来安置汉族俘虏以及作为商业、手工业的集中地。至于职位,则有于越、南北宰相、夷离堇、惕隐以及林牙,这些便是北面官的雏形,此外如政事令、左右尚书、汉儿司等,后来则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南面官制。

null

【契丹民族的部落生活】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促使这套南北面官制诞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在民族矛盾,而是因为契丹人的“博采众长”。契丹的官职,如“可汗”最早是匈奴人用来称呼其部族首领的;又比如“夷离堇”,则是来源于突厥语中的官名“俟斤”;“达剌干”也是突厥语中的“达干”,既然他们可以直接采用匈奴、突厥的官名,那么与唐朝的交流更为密切的契丹国,没理由不用些汉族官称,所以若要说南北面官制这一雏形诞生的原因,可能便是契丹民族的包容性。

null

【唐朝的宰相官职就被契丹人沿用】

南北面官制的成熟期

辽朝在取得了渤海和燕云十六州后,属于中原地区的小农经济被大量灌输进来,这与契丹民族的游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突,在一国境内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汉人和渤海人以农业为本,耕田织布,挑水浇园,而契丹人则以畜牧业为主,过着四海为家的游牧生活。若仅是生活方式不同,无非就是各有各的活法,但生活方式不同的根源却在于辽朝的奴隶制社会同燕云地区的封建制之间的差异,这就使得辽朝统治者必须拟定出正确的政治制度来帮国家度过这次难关,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南北面官制逐渐趋于成熟。

null

【汉人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

成熟的南北面官制,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大大小小的官职不胜枚举,不过很容易误导的官职有那么几个,分别是南北枢密院、南北宰相府以及南北大王院。初听名称,似乎是分属于南北两套体制下的官职,但事实上,它们全都属于北面官,而且是极为重要的部门。至今仍有分歧的是汉人枢密院,有学者认为该院是史书的笔误,也有学者认为汉人枢密院就是南枢密院,然而在我看来,汉枢密院是早期为了稳定汉人所设立的机构,南北稳定后,秉着“军国大事汉人不与”的思想,统治者逐渐将其权力划归给北面官体制中的南枢密院,以至汉枢密院的最终消失。与汉枢密院就是南枢密院理论不同的是,汉枢密院是南面官体制中的一员,两者是继承关系,却并不等同。

null

【乔峰曾拒绝南院大王的官职】

但总体来说,秉承以国制治契丹的北面官始终比以汉制治汉人的南面官要大上一头,南面官的领袖多由契丹人担任,而由汉人担任的北面官领袖则只是个例,而且还是在辽朝的后期,很明显,契丹民族为主体的政权是不容许有汉人沾染的。

南北面官制的合流期

前文曾提到过,在辽朝的后期出现过一些汉人担任北面官的例子,如北宰相刘晟、姚景行,南宰相杜防,窦景庸等,这是因为晚辽虽然仍有较多的奴隶制成分,但整体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封建制国家了,国家性质转型带来的是民族融合的趋向性,汉人和契丹人不再不死不休,甚至有的契丹人以耕种为乐,也有汉人热衷于骑马打猎。外戚萧孝忠曾经上奏说道:“一国二枢密,风俗所以不同,若并为一,天下幸甚。”这里虽然说南北枢密院都属于北面官,但南枢密院有管理汉族地区经济事务的职能,如果北枢密院进一步集权,也就相当于南北的合二为一。

null

【汉人韩德让曾担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

很可惜的是,他的提议也受到了保守派的阻挠,尽管他看到了封建化制度的不可阻挠,尽管他的话反映了封建制的社会生产关系已经在辽朝的经济基础中占据了优势地位,但南北面官制终究没有走向真正的合流期,它最终伴随着辽朝这个奴隶制残余浓厚的封建王朝彻底瓦解。

null

【辽朝最终被金国所灭】

尽管南北面官制没能带领辽朝走完它应有的更替历程,但它带给了辽朝两百年的国史,也对辽朝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是促进了辽朝的物质文化,契丹建国以前是奴隶制的掠夺经济,生产力发展极其缓慢,但建国以后,特别是取得了燕云十六州后,契丹境内的汉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使得契丹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均有了长足的发展,为辽朝的强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null

【早期契丹人的游牧狩猎生活】

其次,南北面官制促进了辽朝行为文化的变化,阿保机曾定下衣冠制度,北面官着国服,南面官则着汉服,甚至连阿保机本人也是身着汉服。随着两族人民交流的不断加深,辽朝的礼仪制度也得以扩展,如“国仪”与“汉仪”,“国舆”与“汉舆”,“国仗”与“汉仗”并存,极大程度的解决了不同民族间交往的礼节问题。

null

【契丹人的发型与服饰】

最后,南北面官制促进了辽朝思想文化的发展。契丹兴起之时盛行佛教,但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儒学开始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比如著名女诗人萧观音,谁能想到她高超的汉学造诣下,竟然是辽道宗的皇后呢?

null

【辽朝女诗人萧观音】

南北面官制不仅为辽朝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典型案例,这对后世的影响都可以说是巨大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