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尼条约》始末:清末无能之极,连小国尼泊尔都能割占西藏土地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藏尼条约》始末:清末无能之极,连小国尼泊尔都能割占西藏土地

清王朝在乾隆朝的鼎盛期驱廓保藏,粉碎廓尔喀人的野心之事广为人知。然而咸丰朝的另一场藏尼战争却名声不显。在衰退之后,大清不再有决心捍卫西藏的利益,于是像尼泊尔这样的蕞尔小国,也能逼迫西藏地方政府屈辱求和。

廓尔喀云涌

乾隆朝驱廓保藏之后,廓尔喀(尼泊尔)因为感到英印政府对自己威胁远大于清廷,因此在和议之后成为清王朝的朝贡国。

尼泊尔入侵西藏,逼清王朝签订屈辱条约,最终由周总理废除

1814年,廓尔喀(尼泊尔)与英属印度边境发生了领土纠纷,英属东印度公司为了报复,发动了侵略廓尔喀的战争。

1816年,英军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廓尔喀军,迫使廓尔喀求和。双方于12月签订《苏高利条约》,廓尔喀将锡金(包括大吉岭)、库马盎、加瓦尔在内的将近三分之一的领土割让给了英属印度。

尼泊尔入侵西藏,逼清王朝签订屈辱条约,最终由周总理废除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扩张

在战争期间,尼泊尔曾不断地向清廷上书请求支援,奈何那时的清朝已日落西山,无力发兵增援。尼泊尔虽然战败了,但心里并不怨恨清廷,相反还在战败后不远万里将一门缴获的英军大炮运到北京呈献给清政府,希望宗主国清政府警惕英国这一新兴的殖民帝国。但当时的清廷认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进贡,嘉庆皇帝批复说:路途遥远,以后不必进献这种大宗物件。然后将那大炮置之不理。

1846年,亲英的忠格·巴哈杜尔·拉纳将军发动政变,自封为首相,国王大权旁落,尼泊尔成为英国的半殖民地。

改换门庭的廓尔喀,再次燃起了对西藏的野心。

边境纠纷

聂拉木和吉隆的边境纠纷,是尼泊尔屡屡觊觎西藏的关键。这两个山口重镇的关税,也是西藏地方的重要收入。出于商务上的原因,廓尔喀必然对着两地虎视眈眈。早在道光二十四年,廓尔喀国王就向驻藏大臣孟保提出过“聂拉木、济咙地方十年归西藏管理,三年归廓尔喀管理”的要求,但遭到驳斥。

1855年春,眼见清帝国深陷太平天国战争的泥潭的廓尔喀王朝,做好了战争准备并致函拉萨政府提出三点要求:

(1)赔偿尼泊尔商人因历年的商贸冲突所遭受的损失;

(2)归还曾经属于尼泊尔的聂拉木与济咙两地;

(3)割让藏西的达拉岗地区。

如此过分的要求,当然不是谈判所能解决的。双方之间必有一战。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此时尼泊尔得到英印政府的扶持,但英方此时深陷克里米亚战争,并未给什么实质支援。尼泊尔也并不希望英国大规模参与之后分润战争所得到的利益。

战争打响

驻藏大臣出卖西藏利益,是晚清对西藏管理的特点;以后类似情况还会多次发生。

咸丰帝得知廓尔喀驻兵边境之后,要求新任驻藏大臣赫特贺就事论事,迅速查办西藏有无欺凌廓尔喀商民之事,持平办理。

赫特贺认为咸丰皇帝是要求他按照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大清的一贯行事风格办理,因此在清查卷宗之后,判令西藏赔缴银一万五千余两,认为这可以让廓军退兵。然而三军既发,岂可能如此轻易退去?

此时陈兵藏尼边境的尼军已相继攻占了济咙、聂拉木、宗喀、补仁、绒辖、达拉岗及帕嘉岭等地,藏兵伤亡甚多。但由于清廷已经做出要调兵入藏抗击尼泊尔的态势,廓尔喀一方提出条件,希望藏方割让济咙、聂拉木,或为尼泊尔占领的每处要地支付20万卢布赔款。

藏军非尼军对手,一是高原过于广大,兵力分散,寡不敌众;二是廓尔喀兵确实骁勇,而且在英国帮助下更新军备之后,越发如虎添翼。然而藏人为了捍卫西藏的利益,抵抗也非常顽强。

由于谈判的缘故,廓军放松了戒备。然而清廷许诺入藏的3000川军,竟然因为湖北战事吃紧,又给调回去了。

按1855年年末,西征的太平军已经渐处劣势,被湘军赶出武汉,湖北战场根本不需要援军。那调回去的3000川军,最后亦不过闲置川中,号称于太平军对峙而已,未起到任何用处。清朝如此昏聩颟顸,真是岂有此理!

血火反击

藏人本以为清廷和尼方谈判是等待援军入藏的缓兵之计,然而苦等援军不到,才知道大清根本指望不上,只能靠自己了。

1855 年11月初,正是天气严寒,滴水成冰,利于藏人作战。主战派的噶伦策垫夺吉率领边境一带的西藏地方民兵,冒着狂风暴雪,向强大的敌人发起突击。

尼泊尔入侵西藏,逼清王朝签订屈辱条约,最终由周总理废除

英雄的藏族战士

藏地男儿,为保卫家国,生死无惧。

他们翻山越岭,如同尖刀般直插尼军后方,将尼泊尔人的辎重车队缴获推下山崖,切断了尼军的补给线。尼泊尔人弹药不足,军心惶恐,兼之猝然遭袭,措手不及。

西藏敢死勇士顶风冒雪,借着风势掩袭,仰攻聂拉木附近帕嘉岭的尼军。藏兵以大刀、“ 吾多”( 牛毛制的抛石鞭子, 可将鸡蛋大小的石子甩出100-200米左右)为武器,粗制的火绳枪数量也极少,装备不如已经投靠英人的尼军。

然而他们怀着一腔爱藏赤忱而至,杀气滔天,泯不畏死。兼之尼军仓促无备,又因被切断补给线而缺乏弹药,在肉搏格斗中竟然不是仰攻的藏人对手,刀光血影之间,数百尼泊尔人被击杀,余者仓皇逃窜。藏兵趁胜追击,又夺回了聂拉木。

另一支藏军则集结了稀少的火力,猛攻宗喀。他们虽然武器粗劣,却舍生忘死,将城池视作平日行走的高山峻岭,竟然凭着满腔锐气攻入宗喀外城,迫使尼军龟缩到内城,互相抱在一起,骇得瑟瑟发抖。

功亏一篑

然而吐蕃帝国崩溃后,随着周边各地人口快速增长,藏地的人口和资源便越来越显劣势。清代西藏人口仅134万,分散在广袤的雪原难以集合人力物力,而当时尼泊尔人口已达200万以上。

清廷许诺的援兵,最终还是半个兵丁影子都未至。而尼泊尔却押上了更多的兵力,按照尼方资料,当时尼军拥有“一支拥有 14000 名步兵、1200 名骑兵、80 门轻炮、24 门大炮,以及大量的山地战争所必需的机械、榴弹炮等在内的新部队”。

随着越来越多廓尔喀人如同潮水一般涌入青藏高原,聂拉木等要地又再次被尼泊尔夺走。清廷发不出一兵一卒支援藏胞,只能虚言恫吓,说如果尼泊尔不退兵,他们将出兵直捣加德满都。

耻辱和议

但毕竟严冬已至,不利于尼军继续作战。其首相钟·巴哈杜尔考虑到尼泊尔毕竟是个小国穷国,与其陷入漫长的战争泥潭,不如快速停战以取得实利。

一开始,尼泊尔人认为藏军会像乾隆朝廓尔喀时那样不堪一击,然而藏军此番竟能与他们打得有来有回,令廓方惊异。他们意识到,当明白腐朽的清王朝依仗不上时,看似已经衰退的藏军在保卫家园时仍能迸发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反击能力——这种旺盛的斗志和勇气还将出现在未来的藏英战争中,粉碎英国吞并西藏的野心。

尼泊尔入侵西藏,逼清王朝签订屈辱条约,最终由周总理废除

《藏尼条约》原件照片

然而毕竟占优势的是尼泊尔一方。在清廷驻藏大臣的协调之下,双方签订了令清王朝丧权辱国的《藏尼条约》。

条约内容有:

1.西藏每年付给廓尔喀政府一万卢比。

2.西藏对廓尔喀商民不抽各种税项。

3.西藏和廓尔喀互换战争中的俘虏和财物。

4.廓尔喀将来可以派一个高级官员驻扎拉萨。

5.西藏民和廓尔喀民如有争讼,双方官员会审;拉萨辖区内的廓尔喀商民或加德满都回民如有争讼,西藏官员无权审讯。

由于1856年签订的《藏尼条约》早于中法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尼泊尔有幸成为近代第二个通过战争手段和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列强”。

从此,廓尔喀商民在西藏得以享有治外法权和免税特权,长达百年时光。不过,条约签订之后,聂拉木等地也由尼方归还给西藏地方政府。

如果说清王朝是因为困于太平天国运动而丧权辱国,那么太平天国平定后,也丝毫未曾考虑过废除该条约的问题。民国政府则因为国内局势复杂,不敢贸然干预西藏问题,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才废除尼泊尔在西藏的各项特权。

周总理与尼方交谈,谋求废除尼泊尔在西藏的特权

由此可见,在《藏尼条约》签订之后,尼泊尔一直扩大其在西藏的特权,获得了在拉萨等地驻军的权利,直到条约被新中国废除。

在咸丰朝藏尼战争中,清王朝体现出的软弱无能和出尔反尔,令人怒其不争无话可说。然而西藏军民的坚决抗战,终究是保全了聂拉木等要地仍为中国之土,可谓壮哉斯民。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