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夕到“中国情人节”,到底是文化传承,还是消费主义的狂欢?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从七夕到“中国情人节”,到底是文化传承,还是消费主义的狂欢?

null

农历的七月七日,又有七夕之称。在如今许多年前 人的印象里,提起七夕,可能都觉得这是一个跟爱情有关的“传统节日”吧?这儿为什么加个引号?如果看过我们之前几篇文章的朋友,应该能明白,七夕确实是个传统节日,但传统的七夕中,爱情却并不是主要的节日元素。传统的七夕,其主要的节俗包括女子乞巧、乞子,男子乞智等等,所以也有乞巧节的名称。而稍微上点年纪的朋友应该有印象,所谓“中国情人节”的说法,大概也就是近十几年的时间才有,历史并不算长。

于是,最近几年开始,每到七夕前后的时候,网络媒体上总会有一种声音,认为七夕并不是所谓的“中国情人节”,所谓“中国情人节”无外乎是商家的一场炒作。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呢?从七夕到“中国情人节”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以及更进一步的,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节日在今天这个新时代的变化?今天,咱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些问题。首先,咱们先来说说这个所谓的“中国情人节”的来历。

一、从七夕到“中国情人节”

传统的七夕节,也叫做乞巧节,是以乞巧活动为主要特色的一个节日。女性在这一天通过向织女或织女星祭祀祈祷,以及参与一些穿针乞巧、吃巧果等等的节俗活动,来表达自己希望获得一双巧手的愿望。乞巧节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汉代,如《西京杂记》中有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在从汉代到明清的漫长历史里逐渐地发展和兴盛。但是,到了清朝中期以后,这个节日就逐渐地衰败了。节日衰败的原因很多,限于篇幅咱们这里不多展开。

null

《延禧攻略》里魏璎珞悬针乞巧

除了乞巧之外,在传统的七夕节日文化里,确实也有爱情的元素,最著名的莫过于牛女的传说故事。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漫长的历史中被一代代文人附丽出了不同的故事版本,最终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得到了更为广泛地传播。不过,定义一个节日,主要要考虑其固定的日期、名称以及节俗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牛女传说流传虽广,但确实不是古代七夕的主要节日内容。

null

牛郎织女的故事广为人知

传统乞巧节从清中期以后开始衰落,如光绪年间的《丹棱县志》有记载:“‘七夕’不重,绅士家间设香案、瓜果庆双星,穿针‘乞巧’鲜有知者”。到上世纪建国后,基本只留存在少数农村地区了。如无意外,这个节日本来或许就跟很多传统节日一样,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情况到上世纪90年代,悄然发生了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咱们中国和西方国家交流的增多,很多西方的节日也传到了中国,比如圣诞节、愚人节等等,当然也包括西方的情人节。这些“洋节”在媒体和商家的宣传下,逐渐在年轻人群体里打开了市场,成了一件比较时髦的事情。这种现象在吸引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同时,也激起了一部分国人的民族情绪:“为什么没有我们中国自己的‘情人节’呢?”舆论中的这种声音,成了中国情人节产生的引子。

null

火爆的西方情人节

在那个时候,官方和学界对社会舆论的变化是比较敏感的,很快就有相关人士注意到了这种声音。最早在1993年的时候,中宣部的有关领导就曾提出过把七夕定位“中国情人节”的想法,不过并没有落地。从目前能够找到的资料来看,最早把七夕和中国情人节两个词联系起来的正式活动,可能是2002年河北文联举办的“七月七爱情节”。这次活动一方面举办了市民广泛参与的一些节庆活动,另一方面也举办了相当数量的学术研讨会。

null

河北文联活动的网媒报道

在这次会议上,有关专家学者们对传统七夕中的爱情元素,做了系统地梳理和提炼。这之后,随着官方、媒体和商家的不断推广,七夕这个已经几乎消亡的传统节日,逐渐地以“中国情人节”的新面目普及开来。

二、传统节日向现代社会的“引渡”

回到文章开始的问题,从七夕到“中国情人节”,完全是商家和媒体的炒作吗?其实并不是,这个过程中既有中西交流、比较中激发的民族情绪,也有官方的政策制定和引导。面对这种变化,舆论上一直有观点在强调:七夕不是中国情人节,与爱情没有关系,等等。诚然,从传统的七夕节俗来说,爱情却是不是七夕的主要节日元素。但是,如果我们从更大的范围来看的话,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传统节日向现代社会引渡的问题,或者说,是在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传承传统节日的问题。

null

七夕:中国情人节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特殊的日子”。每一个节日,都是包含着特定的“名称、时间、活动、活动空间、象征物、传说、主体的情感体验等诸多要素在内的有机体”(张勃:《传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七夕当然也是这样。但是,节日作为我们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固化的东西。其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要受到大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的。

拿七夕来说,传统七夕的主要节俗,不管是乞巧还是乞子,在今天这个时代都显得不合时宜了。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手巧、多子,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决定一个女性在家庭当中的地位的。但在今天,即便是男性,都不会把手巧作为择偶的主要标准了。至于乞子,随着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生育意愿下降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开放二胎的今天,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依然在下降便是证明。所以,如果有人觉得复兴传统节日,就是完全按照古代节日的形式复制到今天,这显然是不可操作的。

null

复原的乞巧活动,也只有体验或表演的意义了

但是,对爱情的追求,却正与乞巧等相反。虽然我们从留存至今的传统文学作品里能看到不少爱情故事,但实际上对古代社会的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婚姻这种关系,主要是功能性的,是为了降低生活成本和繁衍后代而组成的一种社会组织。普遍性的对爱情的认可与追求,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才有的事情,而在咱们国家,可能还要更晚一些。人们重视爱情、追求爱情,于是产生了设立一个以爱情为主题的节日的需求。这实际上是“中国情人节”产生的基本动机。而传统七夕中隐藏的爱情元素,也是在这样的动机下,被人为的凸显出来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将七夕与“中国情人节”联系起来,其实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实际上在考虑设立中国情人节的时候,也确实有人提到过其它传统爱情元素)。

null

回到开始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传承传统节日?大部分的传统节日,是诞生于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从传承的角度来说,对传统节日进行现代性的“改造”,是必然的选择。当然,对已经失去存在土壤的那些传统节俗,也应该作为“知识性”而非“行为性”的内容,予以继承。毕竟,这也是我们关于节日的历史记忆的延续。

文史君说

从传统的七夕,到现在的“中国情人节”,并不只是媒体和商家炒作的结果。这个过程中既有中西交流过程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自觉,也有官方对传统节日有意识的现代化“引渡”。或许有的朋友会说,失去了传统的乞巧、乞子等习俗的七夕,还是七夕吗?其实,从长时段来看的话,节日的仪式内容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只是在一切都在加速的今天,传统上可能数百年才完成的变化,被压缩到了十几年里,这才给人一突兀之感罢了。

七夕中本就有爱情的元素,只是在女性“宜室宜家”的年代不那么显著;而在我们需要为爱情寻找节日的今天,被凸显了出来而已。

参考文献:

邱绮:《传统七夕节演变历程与现代转型》,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张勃、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张勃:《传统节日的全媒体传播》,《光明日报》2016.2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鸣博士)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