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征文|一位老兵的自述 记老志愿军战士田明臣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老兵征文|一位老兵的自述 记老志愿军战士田明臣

在历史洪流中,找寻祖国沧桑巨变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感受他们退伍不褪色、继续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本真生活。这些有力量的故事既独属于他们个人,也属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是以为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凤凰网历史联合小糊涂仙酒业发起致敬老兵系列专题节目,我们在寻访,也愿意听你说。

文/韩永文

我叫田明臣,是中共党员,家住德州市陵城区糜镇大田村,今年86岁。

1951年春节刚过,那年我还未满十八岁,便响应新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中,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村我们一行六人,坐马车到天津。在津东十五里一个叫东局子的兵营接受集训。我们这些新兵,每天除上课出操,就是练习打靶、投弹、攀爬和各种常规武器的使用以及简单的战地自我救护。六月间,集训结束,我们乘火车到达丹东,然后弃车步行,当天跨过鸭绿江大桥,踏上朝鲜这片被战火燃烧的土地。入朝后,部队一直向南开,一路上,只见到处是断壁残垣,被战火燃烧的村庄,因战争而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人群。美帝国主义的兽行,激起我们心中的无比仇恨,大家纷纷表示:狠狠打击侵略者,绝不让美帝国主义的阴谋得成,把战火烧过鸭绿江,誓死保卫我们的胜利果实。

就这样,我们一共走了二十多天,都是山路,脚上打满血泡,才到达目的地。稍作修整,紧接着便开始实战演练,由班长(班长叫米富春。就是后来我们原陵县武装部的米部长)带我们向一个小山包佯攻。一开始,我跟在班长身后向前冲,跑了一阵,发现前后左右一个人影都看不到,只剩下我一个人。这时,连长和指导员从后面赶了上来,指导员姓李,名字我忘记了。连长姓张名张山,一米八的大个儿,身材魁梧。在天津集训时,经常让我给他买烟,所以很熟。他一把抓过我的枪说:“田明臣,你掉队了。” 回到营地,连长见我身体单薄,便安排我去了后勤处。

这后勤处的工作,就是接收每天来自祖国的物资。米面油粮,武器弹药,什么都有。我们的任务是把这些东西卸下来,存放到仓库里,然后再分发到各部队。仓库设在大山里面,在山上开一个大洞,整理出一块空间,外面安上门,里面存放物资,既干躁隐蔽又安全保险。不容易被发现,不怕它美国飞机轰炸。

说起美国飞机,真叫人恨的牙根疼,差不多隔两天晚上就出来轰炸。我一个四川籍的战友就被炸去了一条胳臂,幸好保住了性命。后来,上级给我们调来高射炮、高射机枪、还有机关炮。飞机一来,一齐开火。有了这些,美国飞机就不敢那么猖狂了。

有一天晚上,一架飞机在我们驻地南面的山头上来回盘旋,我们以为敌机又来轰炸,都跑了出来。就见飞机转了几圈就飞走了,我们也没在意。第二天一早,一位朝鲜阿巴吉跑来连说带比划,意思说发现了特务。我们一听,立即抄起枪冲了出去。不一会儿,从南面山路上走来两位朝鲜妇女,阿巴吉用手一指:就是她们俩。我们立马围上去搜查,没发现武器,只搜出一把刀,和平时农家生活用刀不一样,有人认出是降落伞割绳子用的刀。我们立即把这二人押送营部,一审,果然是特务。原来,美帝国主义在陆地战场上得不到便宜,便打海上的主意,妄图从海上打开缺口,这两名空降特务的任务就是前来打探我军西海岸的防卫部署情况。没成想刚一着陆便被活捉,成了俘虏。

在朝鲜,那些阿巴吉、阿妈尼,对待我们这些志愿军战士,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有一天,我正在卸车,远远一位七十多岁的阿妈尼冲我摆手,我赶忙跑过去,她让我低下头,原来前几天卸弹药,脖子被弹药箱扎了一个刺,已红肿化脓,干起活来一直歪着脖,被阿妈尼发现。她吩咐我不要动,忍住疼,然后拔出针,挑出刺,挤出脓,没几天就好了。

1952年的仲秋节,祖国人民给我们送来了月饼、苹果还有酒,我们唤来房东阿巴吉同我们一起欢度节日。阿巴吉带来自家酿制的米酒。他喝我们祖国送来的酒,我们喝他自家酿制的米酒。说真的,他的米酒真不如祖国人民送给我们的酒好喝,可我们却喝的津津有味,其乐融融。

我在后勤处一干就是两年多。平时除日常工作外,闲暇时便烧些木炭,备冬天取暖。1953年7月13日,志愿军发起了金城战役。这时,我已年满二十岁,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我向首长要求回原部队参加战斗,首长批准了我的请求。等我回到原部队一看,已物是人非,一个个都是生面孔。我的老连长张山同志,已经永远长眠在三千里江山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李指导员被炮弹炸去一条腿,回国养伤。米班长抽调回国学习。昔日的老战友已不知所踪。

我当时所在的部队是68军、203师、608团、2营4连。和当年的奇袭白虎团英雄杨育才、也就是后来的京剧《奇袭白虎团》中志愿军排长严伟才系同一个师,他在607团。当初,杨排长奇袭成功,一举打掉了敌人的伪团部。穿插营随即迂回穿插,我军展开了全面大反攻。

我们连作为第二梯队,接到命令,放弃现在的510高地,向前推进。一路上,只见兄弟部队抓获了许多俘虏。黑色的、白色的、黄头发的、蓝眼睛的,正一拨一拨往回押。很快,我们爬上一座山头,这就是我们要坚守的883.7高地。班长安排我在一个单人掩体内,并嘱咐我不要乱动,以免暴露目标,遭到敌人的炮击。

我的东边是一挺重机枪,西侧不远处还有一挺轻机枪。山下,敌人不断往山上打冷炮,一发炮弹正落到我们阵地上,守在最西边的一个湖南籍战士,从战壕中被掀下山去,等我们找到他,人已经牺牲了。

在我们左侧,是一座更高的山。奇峰突兀,像一把利剑,直刺蓝天,当地人称它为“锥子山”。上面是兄弟部队所坚守的949高地。

上午大约八、九点钟的光景,班长传令,准备战斗。山下,已看到了敌人晃动的影子,目测这伙敌人大约有一个连的兵力,班长告诉我们,等敌人靠近再打,节省子弹。奇怪的是这伙敌人并没有马上发起进攻,而是向旁边一个小树林中集结,不知是何用意。未等敌人集结完毕,我们便先发制人,我旁边的重机枪首先发起怒吼。紧接着,轻机枪也跟着响了起来。小树林里的敌人遭到打击,开始疯狂还击,子弹像蝗虫一样向我们阵地飞来。当时,阵地上除轻、重机枪外,其余都是配备的冲锋枪。阵地距小树林大约500米左右,冲锋枪射程不够,班长命令我们趴在战壕里不要动。就听子弹“嗖”、“嗖”从头顶飞过,打在后面岩石之上,“叮当”作响。这时,两侧高地上兄弟部队的轻重武器也一起开火。构成密集的火力网。子弹像暴雨般向小树林倾泻,直打的树林内烟尘弥漫,枝叶横飞。

这场对射,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钟左右,树林内已没有了动静,我们也停止了射击。班长命副班长带领我们四人下去打探情况。我们提着枪,慢慢隐蔽着摸到树林跟前。树林里,一片狼藉,这片树林,从远处看,苍翠葱茏,但幼树居多,能隐蔽藏身的大树较少。只见树林里血迹斑斑,地上落满了被机枪打断的残枝败叶,中间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大约有四、五十具,都是李承晚的伪军。在一棵大树后的弹坑内,蜷缩着三人,抱一挺机枪,大概是留下监视我们的人,其余都逃走了。我们悄悄摸到跟前,五支冲锋枪突然一起开火,三人都没见到我们是啥模样,就稀里糊涂被我们打成了筛子。

回到阵地,我们发现不幸的是:重机枪副射手光荣牺牲了。战斗一开始,他一直趴在战壕里给重机枪压子弹,时间一长两腿发麻,想活动一下身体,刚一抬头,便被子弹击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为防止敌人趁黑夜偷袭,班长派我和一江西老俵到山下放侦查哨,监视敌人,发现情况,鸣枪报警。

我俩来到山下,隐蔽在土丘后面。大概我们的行踪被敌人发觉,突然一发炮弹飞来,我俩赶紧卧倒。炮弹在离我们身旁不远处爆炸。过了一会儿,听见江西老俵喊我:“田明臣,我挂彩了。”我过去一看,一枚枣儿大的弹片,扎进他的肩膀里,血流不止。我叫他忍住疼,用手把弹片给他抠了出来。然后叫他赶紧回去包扎一下,让班长另换人来。老俵离去,为安全起见,我躲进交通壕。刚离开,又一发炮弹在我刚才隐蔽的地方爆炸,溅了我一身土。如果再躲晚一会儿,也许我就回不来了。

1953年7月27日上午十时,《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完成,签字后的十二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此时,我在交通壕内已经守卫了一夜。为防敌人使诈,班长命我继续守卫。次日,我随部队撤到了第二线。

1953年12月,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苦战,我们终于赢得了胜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转眼到了春节,我和我的战友们在青岛过了一个没有硝烟、没有炮声、安静、祥和的年。我们像孩子一样,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感受着祖国的温暖。可是,我许许多多的战友、兄弟,我的老连长,却没能回来。他们永远长眠在三千里江山那片英雄的土地上,为祖国,为朝鲜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才是世间真正的“最可爱的人”。让我们永远缅怀他们,愿他们的英魂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永垂不朽!

我叫田明臣,是中共党员,家住德州市陵城区糜镇大田村,今年86岁。

1951年春节刚过,那年我还未满十八岁,便响应新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中,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村我们一行六人,坐马车到天津。在津东十五里一个叫东局子的兵营接受集训。我们这些新兵,每天除上课出操,就是练习打靶、投弹、攀爬和各种常规武器的使用以及简单的战地自我救护。六月间,集训结束,我们乘火车到达丹东,然后弃车步行,当天跨过鸭绿江大桥,踏上朝鲜这片被战火燃烧的土地。入朝后,部队一直向南开,一路上,只见到处是断壁残垣,被战火燃烧的村庄,因战争而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人群。美帝国主义的兽行,激起我们心中的无比仇恨,大家纷纷表示:狠狠打击侵略者,绝不让美帝国主义的阴谋得成,把战火烧过鸭绿江,誓死保卫我们的胜利果实。

就这样,我们一共走了二十多天,都是山路,脚上打满血泡,才到达目的地。稍作修整,紧接着便开始实战演练,由班长(班长叫米富春。就是后来我们原陵县武装部的米部长)带我们向一个小山包佯攻。一开始,我跟在班长身后向前冲,跑了一阵,发现前后左右一个人影都看不到,只剩下我一个人。这时,连长和指导员从后面赶了上来,指导员姓李,名字我忘记了。连长姓张名张山,一米八的大个儿,身材魁梧。在天津集训时,经常让我给他买烟,所以很熟。他一把抓过我的枪说:“田明臣,你掉队了。” 回到营地,连长见我身体单薄,便安排我去了后勤处。

这后勤处的工作,就是接收每天来自祖国的物资。米面油粮,武器弹药,什么都有。我们的任务是把这些东西卸下来,存放到仓库里,然后再分发到各部队。仓库设在大山里面,在山上开一个大洞,整理出一块空间,外面安上门,里面存放物资,既干躁隐蔽又安全保险。不容易被发现,不怕它美国飞机轰炸。

说起美国飞机,真叫人恨的牙根疼,差不多隔两天晚上就出来轰炸。我一个四川籍的战友就被炸去了一条胳臂,幸好保住了性命。后来,上级给我们调来高射炮、高射机枪、还有机关炮。飞机一来,一齐开火。有了这些,美国飞机就不敢那么猖狂了。

有一天晚上,一架飞机在我们驻地南面的山头上来回盘旋,我们以为敌机又来轰炸,都跑了出来。就见飞机转了几圈就飞走了,我们也没在意。第二天一早,一位朝鲜阿巴吉跑来连说带比划,意思说发现了特务。我们一听,立即抄起枪冲了出去。不一会儿,从南面山路上走来两位朝鲜妇女,阿巴吉用手一指:就是她们俩。我们立马围上去搜查,没发现武器,只搜出一把刀,和平时农家生活用刀不一样,有人认出是降落伞割绳子用的刀。我们立即把这二人押送营部,一审,果然是特务。原来,美帝国主义在陆地战场上得不到便宜,便打海上的主意,妄图从海上打开缺口,这两名空降特务的任务就是前来打探我军西海岸的防卫部署情况。没成想刚一着陆便被活捉,成了俘虏。

在朝鲜,那些阿巴吉、阿妈尼,对待我们这些志愿军战士,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有一天,我正在卸车,远远一位七十多岁的阿妈尼冲我摆手,我赶忙跑过去,她让我低下头,原来前几天卸弹药,脖子被弹药箱扎了一个刺,已红肿化脓,干起活来一直歪着脖,被阿妈尼发现。她吩咐我不要动,忍住疼,然后拔出针,挑出刺,挤出脓,没几天就好了。

1952年的仲秋节,祖国人民给我们送来了月饼、苹果还有酒,我们唤来房东阿巴吉同我们一起欢度节日。阿巴吉带来自家酿制的米酒。他喝我们祖国送来的酒,我们喝他自家酿制的米酒。说真的,他的米酒真不如祖国人民送给我们的酒好喝,可我们却喝的津津有味,其乐融融。

我在后勤处一干就是两年多。平时除日常工作外,闲暇时便烧些木炭,备冬天取暖。1953年7月13日,志愿军发起了金城战役。这时,我已年满二十岁,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我向首长要求回原部队参加战斗,首长批准了我的请求。等我回到原部队一看,已物是人非,一个个都是生面孔。我的老连长张山同志,已经永远长眠在三千里江山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李指导员被炮弹炸去一条腿,回国养伤。米班长抽调回国学习。昔日的老战友已不知所踪。

我当时所在的部队是68军、203师、608团、2营4连。和当年的奇袭白虎团英雄杨育才、也就是后来的京剧《奇袭白虎团》中志愿军排长严伟才系同一个师,他在607团。当初,杨排长奇袭成功,一举打掉了敌人的伪团部。穿插营随即迂回穿插,我军展开了全面大反攻。

我们连作为第二梯队,接到命令,放弃现在的510高地,向前推进。一路上,只见兄弟部队抓获了许多俘虏。黑色的、白色的、黄头发的、蓝眼睛的,正一拨一拨往回押。很快,我们爬上一座山头,这就是我们要坚守的883.7高地。班长安排我在一个单人掩体内,并嘱咐我不要乱动,以免暴露目标,遭到敌人的炮击。

我的东边是一挺重机枪,西侧不远处还有一挺轻机枪。山下,敌人不断往山上打冷炮,一发炮弹正落到我们阵地上,守在最西边的一个湖南籍战士,从战壕中被掀下山去,等我们找到他,人已经牺牲了。

在我们左侧,是一座更高的山。奇峰突兀,像一把利剑,直刺蓝天,当地人称它为“锥子山”。上面是兄弟部队所坚守的949高地。

上午大约八、九点钟的光景,班长传令,准备战斗。山下,已看到了敌人晃动的影子,目测这伙敌人大约有一个连的兵力,班长告诉我们,等敌人靠近再打,节省子弹。奇怪的是这伙敌人并没有马上发起进攻,而是向旁边一个小树林中集结,不知是何用意。未等敌人集结完毕,我们便先发制人,我旁边的重机枪首先发起怒吼。紧接着,轻机枪也跟着响了起来。小树林里的敌人遭到打击,开始疯狂还击,子弹像蝗虫一样向我们阵地飞来。当时,阵地上除轻、重机枪外,其余都是配备的冲锋枪。阵地距小树林大约500米左右,冲锋枪射程不够,班长命令我们趴在战壕里不要动。就听子弹“嗖”、“嗖”从头顶飞过,打在后面岩石之上,“叮当”作响。这时,两侧高地上兄弟部队的轻重武器也一起开火。构成密集的火力网。子弹像暴雨般向小树林倾泻,直打的树林内烟尘弥漫,枝叶横飞。

这场对射,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钟左右,树林内已没有了动静,我们也停止了射击。班长命副班长带领我们四人下去打探情况。我们提着枪,慢慢隐蔽着摸到树林跟前。树林里,一片狼藉,这片树林,从远处看,苍翠葱茏,但幼树居多,能隐蔽藏身的大树较少。只见树林里血迹斑斑,地上落满了被机枪打断的残枝败叶,中间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大约有四、五十具,都是李承晚的伪军。在一棵大树后的弹坑内,蜷缩着三人,抱一挺机枪,大概是留下监视我们的人,其余都逃走了。我们悄悄摸到跟前,五支冲锋枪突然一起开火,三人都没见到我们是啥模样,就稀里糊涂被我们打成了筛子。

回到阵地,我们发现不幸的是:重机枪副射手光荣牺牲了。战斗一开始,他一直趴在战壕里给重机枪压子弹,时间一长两腿发麻,想活动一下身体,刚一抬头,便被子弹击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为防止敌人趁黑夜偷袭,班长派我和一江西老俵到山下放侦查哨,监视敌人,发现情况,鸣枪报警。

我俩来到山下,隐蔽在土丘后面。大概我们的行踪被敌人发觉,突然一发炮弹飞来,我俩赶紧卧倒。炮弹在离我们身旁不远处爆炸。过了一会儿,听见江西老俵喊我:“田明臣,我挂彩了。”我过去一看,一枚枣儿大的弹片,扎进他的肩膀里,血流不止。我叫他忍住疼,用手把弹片给他抠了出来。然后叫他赶紧回去包扎一下,让班长另换人来。老俵离去,为安全起见,我躲进交通壕。刚离开,又一发炮弹在我刚才隐蔽的地方爆炸,溅了我一身土。如果再躲晚一会儿,也许我就回不来了。

1953年7月27日上午十时,《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完成,签字后的十二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此时,我在交通壕内已经守卫了一夜。为防敌人使诈,班长命我继续守卫。次日,我随部队撤到了第二线。

1953年12月,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苦战,我们终于赢得了胜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转眼到了春节,我和我的战友们在青岛过了一个没有硝烟、没有炮声、安静、祥和的年。我们像孩子一样,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感受着祖国的温暖。可是,我许许多多的战友、兄弟,我的老连长,却没能回来。他们永远长眠在三千里江山那片英雄的土地上,为祖国,为朝鲜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才是世间真正的“最可爱的人”。让我们永远缅怀他们,愿他们的英魂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永垂不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