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系列(14)——从赎罪日战争的悲剧学习领导力智慧| petercpq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以色列系列(14)——从赎罪日战争的悲剧学习领导力智慧| petercpq

战争爆发前,以色列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

引子

------

1973年10月6日,犹太人一年之中最神圣的“赎罪日”。按照传统,这一天犹太人都会禁食祷告。当天,整个以色列几乎处于停摆状态,绝大部分军人在休假,少部分值班的军人则在部队禁食。

下午2点多,凄厉的警报声在以色列响起。

当天下午2点,埃及从南面、叙利亚从北面同时向以色列发动攻击,企图一举消灭以色列。第四次中东战争,也即“赎罪日战争”爆发。

对以色列来说,这场战争是绝对是一场悲剧。战争爆发前,由于以色列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战争爆发后,前面两三天以色列处于非常被动状态。在付出惨痛代价之后,以色列终于反败为胜。但是,这些惨痛代价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

下面我会简单从几个切片回顾这场战争,看看这场战争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下面红色箭头是埃及进攻方向,上面红色箭头是叙利亚进攻方向)

2

切片一、无奈与失误

------

1973年10月6日上午8点,距离战争爆发还有6个小时,以色列总理办公室。

总理梅厄夫人正和国防部长达扬、总参谋长大卫等人一起开会。当天早上4点,情报机构收到报告,说埃及和叙利亚将于当天晚上6点对以色列发动进攻,情报显示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是80%。

参谋长大卫将军认为以色列应该抢在埃及和叙利亚动手之前提前动手,就像1967年的“六日战争”一样。当时,埃及和叙利亚都在积极筹谋发动战争,以色列在他们完成准备工作之前主动出击,六天时间就把它们彻底击败。

国防部长达扬认为不要反应过激,建议小心谨慎,力求事态最小化。达扬相信埃及和叙利亚只是在虚张声势,所以,他反对主动进攻,也反对马上召集预备役士兵进入现役。

梅厄夫人认真思考之后,决定不主动出击。她做出这个决定,主要是外交和政治方面的考虑。过去整整一个星期,美国都在警告以色列“不要先动手”,就在10月6日上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再次警告梅厄夫人“不要先动手”。

六日战争前,法国总统戴高乐也是反复警告以色列“别动手”,后来以色列动手了,代价是整个欧洲都抛弃了以色列。现在,以色列只剩下美国一个朋友。以色列不想得罪美国,因为如果真的发生大型战争,以色列需要美国的军火支持才能够打下去。

政治方面,万一发布了召集预备役士兵的命令之后却没有战争,国家经济必然受影响,政府的威望也会受到影响。

从今天的角度,我们可以说梅厄夫人当时的决策是对的。事实证明,即便战争由阿拉伯国家先动手,美国有很多政治家仍然竭力在阻碍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说过,如果赎罪日战争是以色列先动手,以色列连“一个钉子都别想得到”。

不过,即便以色列出于外交和政治的考虑而不先动手,他们仍然有无数机会避免出现战争初期的严重失败。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梅厄夫人和独眼将军达扬)

3

切片二、无知与狂妄

------

1967年的“六日战争”让以色列一下成为中东最强的军事强国,然而,战争让以色列得罪了整个欧洲。当时,阿拉伯国家开始用石油作为武器打击西方国家,很多欧洲国家由于担心遭受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或明或暗地支持阿拉伯国家。

与此同时,苏联全力支持埃及和叙利亚。比如,苏联提供给埃及和叙利亚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包括MiG-23战机、SAM-6防空导弹、T-62坦克、AT-3反坦克导弹,以及红外线瞄准设备等。战争中,SAM-6防空导弹、AT-3反坦克导弹将给以军带来巨大的伤亡。

(被埃及反坦克导弹击毁的以色列坦克)

苏联同时派出巨大的军事顾问团帮助埃及训练军队。1972年7月,苏联在埃及的军事顾问人员超过2万人!

埃及总统萨达特还努力争取其它国家的支持,到战争爆发时,他赢得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这些国家有些派出军队,有些则提供巨额军费支持。

当埃及和叙利亚在慢慢收紧套在以色列脖子上的绳子的时候,以色列的政府、军队和情报机构却都沉迷于六日战争的荣耀之中,对眼前的威胁选择看不见。

六日战争的英雄达扬将军几乎被大家看作是神,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到处演讲,时不时搞点绯闻。其他将军则忙于出书、演讲,证明自己在六日战争中的功劳和能力。

将军们相信阿拉伯人已经彻底被打怕了,绝对不敢再发动战争。他们还相信,就算阿拉伯国家敢发动战争,以色列随时可以像捏死一只虫子一样捏死他们。所以,尽管无数情报显示埃及和叙利亚已经做好战争准备,他们仍然拒绝接受事实。

只有少数将军是清醒的。比如沙龙将军不断向上级提出警告,上级觉得他太烦人,干脆让他退役回家。

海军的将军们也是清醒的。然而,以色列海军的地位很低,说话没人听。当战争爆发时,由于海军提前做好准备,他们将表现得极其出色,不仅歼灭了叙利亚的海军,还保证以色列重要港口的安全。相反,由于轻敌,战争的前两天,陆军和空军将遭受惨重的损失。

战争爆发后,高傲的达扬彻底失去信心,多次建议梅厄夫人对埃及认输。战后,达扬可说是英名尽毁,黯然辞职。相反,那几位头脑清醒的将军都成为英雄。

每次读这段历史,我都会想起一句话:“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言16:18)谦逊,是领导必学的智慧。

(受伤的以色列士兵)

4

切片三、悲怆

------

10月6日下午2点,战争爆发。

北边,叙利亚800辆坦克和28,000名士兵冲向戈兰高地,不久,坦克的数量增加到1,400辆。这是令人恐怖的数字,须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对苏联发动全线攻击时,全部坦克也只有1,400辆。

戈兰高地的以军只有160辆坦克和3,000名士兵,以色列和叙利亚的兵力对比几乎达到1:10。而且,叙利亚的坦克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红外线瞄准设备,夜战占尽优势,步兵则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反坦克导弹。以军只能靠血肉对抗潮水般的叙利亚军队。

南边西奈半岛,埃及的军力也达到以色列的十倍。在开战后的一分钟之内,超过1万发的炮弹砸在以军的阵地上,碉堡里面有些士兵当场被震晕过去。

由于兵力严重不足,以色列的很多军事据点很快被攻占,士兵伤亡非常严重。

(被击毁的以色列坦克)

但不管南边还是北边,绝大部分以军士兵都选择血战到底。他们知道,以色列输不起。以色列赢了战争的话,大家会谈判。以色列输掉战争的话,阿拉伯人根本不会放他们一条生路。就算只是多坚持一分钟,后面的预备役士兵就会有多一分钟的时间集结并开赴前线,以色列就多一分生存的机会。

以军士兵反抗极其激烈。一位埃及将军在回忆录中说到,他的步兵师居然被一辆孤零零的以军坦克阻止了整整半个小时。在死伤了无数人之后,埃及军队终于击毁这辆坦克。令他们震惊的是,他们发现坦克里面大部分士兵早就死了,其实一直只有一名受伤的士兵在激烈抵抗。而就是这名士兵,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战争爆发9天后,以色列站稳脚跟,决定渡过苏伊士运河,打进埃及本土,切断埃及本土与前线军队的交通要道,包围已经打进以色列地盘的埃及军队,同时威胁埃及首都开罗,把埃及彻底打服。

以军于是在苏伊士运河架起浮桥。渡河时,他们受到埃及军队攻击,有一些坦克掉进河里。运河那么深,坦克掉下去,里面的士兵100%没救。有辆坦克掉进水里时,里面一位坦克兵的父亲刚好就是旁边的油罐车的司机。这位父亲马上冲进运河,一边哭喊一边潜水,想要救出自己的儿子,直到筋疲力尽都不肯停下来。为了避免这位绝望的父亲被溺死,旁边的士兵只能强力把他按倒在地上,给他打了镇定剂。

然而,这些并非悲哀的全部。美国曾经承诺,只要以色列不先动手,战争爆发时他们就会提供军火支持。然而,就在以色列士兵浴血奋战的时候,美国却迟迟不肯兑现承诺。当苏联的飞机源源不断地给埃及提供军火的时候,美国国内还在争论为了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是否应该运送军火给以色列。当美国终于决定对以色列提供支持的时候,欧洲所有国家都拒绝美国的飞机使用他们的机场给以色列运送救命用的军火。

10月13日,也就是战争开始后的第8天,美国终于决定运送军火给以色列。这些军火确实对以色列带来巨大的帮助,然而,此时以色列不仅已经站稳脚跟,而且已经开始反攻进入叙利亚和埃及的本土了。这个世界有很多扶不起的阿斗,以色列不是。

那些一直重复“以色列就是西方国家的走狗”的人,真的需要稍微了解一下这场战争,了解一下当以色列面临灭国之战的时候,那些西方国家都在做什么。

(被叙利亚军队俘虏的以色列士兵)

5

切片四、领导力功课

------

赎罪日战争对中东形式和世界局势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赎罪日战争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领导力学习机会。

透过赎罪日战争,我们可以学到至少三方面的领导力功课:

1.学会更有效评估领导力。

有些人群喜欢把坏事变成“好事”,把灾难变成歌功颂德的机会,比如五十年一遇的洪水涌现了多少英雄,百年一遇的地震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但以色列人属于喜欢反思的人群。

赎罪日战争之后,以色列很快进行反思和调查。他们希望弄清楚两个问题:是谁做了哪些错事,导致了灾难的发生?或者是谁本来应该做某些事以避免灾难发生,结果却没做?简单说:谁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谁本来应该做某些事却没有做?

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将军都有责任。尽管有些将军在战争期间表现很不错,但也被迫辞职。以色列人的想法非常简单:领导者不是救火队员,领导者应该专注于避免灾难发生,而不是坐等灾难发生之后扮演英雄救火队员。

管理学大师彼得ž德鲁克认为,管理得好的机构应该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发生,因为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都已经被预测到,并制定了有效的应对方案。当突然事件发生时,大家只需要按照预案有条不紊地操作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时,需要英雄人物上演可歌可泣的故事,说明预案没有做好,领导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INTEL的创始人和前CEO格鲁夫也有类似的观点。某次,有人向他推荐一位管理者,说这位管理者能力超强,部门多次遇到突发危机,他都处理得非常好。格鲁夫反问:“为什么他的部门会遇到那么多危机?”格鲁夫的意思是,真正有效的领导者,应该是有效预防危机,而不是等危机出现时扮英雄。

(被击毁的叙利亚坦克)

2.骄傲是领导力的大敌。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到,卓越企业的领导者往往都同时兼具“谦逊的个性和坚定的意志”。取得成绩时,他们会习惯把成功归于同事或他人,并且不断提醒自己,成功极其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失去。遇到挫折时,他们勇于自我反思,敢于承担责任,反思自己可以如何改进。

赎罪日战争爆发前,以色列政府连续犯了很多严重错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整个领导层都处于狂傲之中。他们反复告诉自己说“无敌啊,我们的以色列”,以致自己都信以为真了。狂妄遮住了他们的眼睛,也让他们疏于防范。而当危险出现并且超过他们的想象时,他们马上走向另一个极端:悲观绝望,以为天塌下来了。

骄傲和自卑本来就是硬币的两面。那些成功时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的人,一旦失败往往会马上陷入六神无主的状态。

3.别迷信伟大人物。

1967年的“六日战争”让以色列成为中东的第一号强国,也让达扬成为半神。他的言行,对整个以色列军队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非常看重和信任他的判断。然而,正是他的一系列判断失误,让以色列付出惨重代价。

历史上有太多类似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贝当元帅是法国军队总司令,他带领法国有效抵制住德国的多次进攻,为打败德国立下汗马功劳,因此被称为法国英雄。然而,二次世界大战时,担任法国总理的贝当元帅连续做出一系列错误决策,导致法国战败,只能向德国屈辱投降。战后,贝当先被法国政府判处死刑,后改为终身监禁。至今,贝当仍被法国视为叛国者。

不管伟人曾经做出多么了不起的丰功伟绩,他们都只不过是人,都会犯错,所以,迷信某某伟人是救世主最终只会带来灾难。历史已无数次证明这一点。

(戈兰高地上被击毁的坦克)

6

结语

------

赎罪日战争对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影响都极其深远。透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学会了谦卑,知道自己的国家其实非常脆弱。阿拉伯国家则痛苦地认识到,他们无法通过武力打败以色列。

从1948年到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打了四场大型的战争。1948年的“独立战争”和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由阿拉伯国家先动手,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和1967年的“六日战争”由以色列先动手。但不管谁先动手,最终都是以色列赢了。

这次战争之前,埃及等阿拉伯国家都拒绝承认以色列。1977年,也即赎罪日战争之后第四年,埃及首先承认以色列国。1979年3月,埃及和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了双方几十年的对抗状态。这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

另外,以色列能够打赢赎罪日战争其实是一个神迹。

作者:petercpq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