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涅槃记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木叶涅槃记

叶无相同盏无双,这世上不存在一模一样的木叶盏。

观复木叶盏

那么,木叶盏是如何烧制成功的呢?

一、源

作为吉州窑三叉戟(玳瑁、剪纸贴花、木叶)之一的木叶盏,在宋时即有烧制。

其时,宋人斗茶之风盛行。

北宋名臣范仲淹有《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

黄金碾畔绿尘飞,

紫玉瓯心雪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

斗茶香兮薄兰芷。

此时茶品名贵,饮茶却受朝野内外推崇,视为风雅之事,品茗器具自然马虎不得,为了能够使斗茶时“雪涛起”更加明显,暗色茶盏成为主流。

而宋代吉州窑器物,常常充满禅意,这与它所在的地理环境有很深关系。吉州窑所处赣南地区,在唐宋时期是中国禅宗寺院最密集之地。在此特殊环境下,吉州窑的发展必然受到禅宗思想影响。

吉州窑器物中,最具禅宗哲学与美学特征的便是木叶盏无疑。叶子经过高温,不但没有灰飞烟灭,反而被永久保存。一片飘零的落叶,置于火与泥之中,变成那个时代下的永恒记忆,宋人趋之若鹜也就可以理解。

宋代 吉州窑木叶盏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美术馆藏

二、匠

观复木叶匠人,祖籍浙江吉安,古吉州窑所在地。地域的传承仿佛来自远古的感召,匠人老师矢志于此,潜心钻研数载,终于依古法将木叶盏烧制成功。

古吉州窑窑址

传世和出土所见的木叶盏,木叶脉络多含糊不清,或者叶子不整,一件叶子完整的木叶盏可谓世所罕见,而观复匠人在古人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木叶筋脉分明,叶柄和主筋均呈青黄的暖色调,叶片也接近叶子烧制前原貌,整片叶子跟杯体完美融合。

三、土

“不是所有的土都可以呈现出吉州窑的木叶效果,必须在宋代吉州窑遗址附近的那一亩三分地土质最好,效果最佳。”匠人老师如是说。

利坯

匠人在飞旋的转轮上修胎

四、叶

桑叶,此为木叶盏之灵魂。“一定要是吉州的叶子”,匠人试过很多别的地方的叶子,绝大多数效果不佳,极不稳定,同时一定要是春天四、五、六这三个月内的桑叶,这时的叶子透着生的气息。

经过初步处理的桑叶

杯体已经施釉完毕,并放置叶子等待入窑

五、型

观复木叶盏,共有折腰,斗笠,茶碗三型。

仿佛对应三种个性,折腰秀美,斗笠直率,茶碗中庸。

六、造化

一切皆是造化之功,人力所为者,惟心诚意敬。

“一窑生一窑死”,形容木叶盏再合适不过。叶子置于杯间,如同片片脆弱的灵魂,等待历火重生,但更多的可能是在烈火中湮灭。

能够最终跟人结缘的都是烈焰下的遗珠,入窑前是光与露的滋润涵养,入窑后是土与火的歌舞绝响,出窑后是人与杯的浅吟低唱。

一只好的木叶盏,不能用叶子的完整程度来评价那么简单,要兼具“静谧”与“峻烈”之美,不呆不滞,亦动亦静,方为上品。

恰如“一叶飘空天似水”。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