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征文|红色家族 抗战家族:“牛山孙”的故事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老兵征文|红色家族 抗战家族:“牛山孙”的故事

在历史洪流中,找寻祖国沧桑巨变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感受他们退伍不褪色、继续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本真生活。这些有力量的故事既独属于他们个人,也属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是以为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凤凰网历史联合小糊涂仙酒业发起致敬老兵系列专题节目,我们在寻访,也愿意听你说。

文/孙启新

一个家族只有忠于国家、忠于民族才能卓立于世,历久不衰。

在苏鲁豫皖交接地区有一个拥有48万多族众的庞大孙氏家族。其始祖是明永乐年间从山西移民在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牛山村山前落脚,繁衍生息壮大。山以族显,族以事彰,俗称“牛山孙”。

600多年来,这个家族始终恪守“报效国家以成志士,增辉阖族而为仁人”的家规家训,在忠君、忠孝、赈灾、救济、抗匪、英贤辈出。《峄县》记载其家族贤达18位,占乡贤志士50%;清朝著名廉吏峄县县令张玉树曾赠匾额“恪遵世德”予以褒奖!是促进社会发展、维护一方社会和谐稳定,正能量大家族。在各种出版的党史、抗战史书籍中,“牛山孙”抗战故事留下了很多的红色故事、抗战故事,彰显了强烈的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

红色事迹

4名同盟会员6位黄埔军校毕业生:每当社会面临深重危机时刻,历史上大批孙氏族人都有比较敏锐的意识,明智通达,思想开明,是勇立社会潮流,思想解放的表率家族。

在辛亥革命时期,家族先后有孙承铎、孙茂兰、孙茂举、孙景轩四名族人参加了同盟会。在大革命时期,有孙伯龙、孙晋良、孙晋慈、孙晋恪、孙晋铎、孙晋恩等六位族人加入黄埔军校,探寻救国救民的道理。

枣庄市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在孙氏家族成立:《中共枣庄党史大事记》记载:1931年3月,峄县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峄西工委成立在牛山孙氏族人孙景昭家成立。峄西工委的成立是在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形势处于白色恐怖的低潮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在枣庄地区统治势力加强,枣庄地区党组织遭到破坏的背景下成立的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在鲁南苏北地区革命党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族人孙景昭接纳共产党,带动了大批的牛山孙氏仁人志士族人走上了革命道路,先后有孙伯英、孙子明等先后加入中共产党,成为鲁南苏北地区革命的中坚力量。还有1928年参加红军的族人孙景胜,历经了长征,曾是朱德总司令的马夫。

为淮海战役奉献祖林古树764棵

在1948年11月份的淮海战役中,韩庄铁路铁桥国民党破坏。解放区调集的大批军用物资和数以万计的支前民工,齐聚运河北岸,难以运往前线。架铁路桥木料极度匮乏!危急时刻,阴平区长孙景德想到:周边几十里唯独祖茔上成片树木,才能供架桥之用,砍伐老林树木架桥!20多名族人获知后,找到他全都跪下哭着说:“咱老林上的树不能伐!你要是伐了,你就是孙家的罪人!”孙景德晓之以大义动员说:我们牛山孙素来爱国更爱党,这是咱为国家做贡献的最好机会。淮海战役是咱们同国民党反动派生死存亡的大决战,用上咱老林的树修桥是咱牛山孙的光荣!老祖九泉之下也会高兴的。

老人至今还记忆犹新:祖林764株古松柏和宗祠前两株大杨树,历时一个月才伐完。从祖茔至韩庄桥,运木材的木轮车队其首已抵桥边,其尾尚未出林地,首尾相接二十多华里,景象蔚为壮观。淮海战役胜利后,支前司令部欲表彰牛山孙氏家族的奉献精神,被孙氏家族谢绝。这些祖茔上古柏树龄最少都在500多年以上,有的树径粗得4人合抱,周围数里柏香幽隐,运河沿岸、微山湖畔都能看到树的高大身影,是一方盛景。有1936年家族六修族谱拍摄的一幅祖茔树林挺拔傲岸,虬枝伸展的照片为证,仍能感受到松涛飒飒的场景。淮海战役牛山孙氏后裔还壮烈牺牲了660多名族人。

2018年,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获悉后,特意查阅相关历史档案资料,向中央军委报告并同意,欣然为牛山孙氏族林题写了“淮海战役奉献族林古松柏遗址”。牛山孙氏家族为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家族的抗战事迹

在枣庄依靠铁路打鬼子的铁道游击队闻名遐迩,但利用水路—运河天堑,依托“牛山孙”家族成立的运河支队,其建制、战绩比铁道游击队还要庞大、还要辉煌。罗荣桓元帅赞誉为:“敢在鬼子头上跳舞的运河支队”。

面对民族生死存亡、家灭族绝之际,广大牛山孙氏族人纷纷卖地、卖牛买枪,砸锅锻刀,毁家纾难,家族内涌现了父子从军、哥弟入伍,老少爷们齐上阵保家卫国打鬼子的热潮。先后有孙伯龙部、孙承才部、孙怡然部等多起“孙家军”毅然服从八路军115师的领导。在1940年1月1日成立了运河支队,由黄埔军校6期毕业孙伯龙任支队长,在鲁南苏北毗邻地区竖起了抗日大旗。

孙氏抗战五家庭

他们是曾任运河支队副支队长的哥哥孙承才和儿子孙茂模及曾任连长的弟弟孙承惠;曾以联庄会拉起队伍抗日的父亲孙茂汉和曾任八路军115师峄县支队第二大队长的儿子孙景杰;曾任八路军115师峄县支队参谋长的父亲孙景萃和曾任中共运河区委书记的儿子孙倩;曾任济宁市政协副主席的叔叔孙立臣和曾任中共临沂县、兰陵县委书记的侄子孙哲南;曾任运河支队政委、云南省玉溪地委专员的孙振华,带领弟弟、妹妹,叔兄弟、堂兄弟等18位直系亲属参加了抗战。“孙氏抗战五家庭”在鲁南苏北抗战史传为佳话。

孙氏抗战七“亭”

孙承惠、字恩亭:1907年出生在台儿庄涧头镇郝家楼村人。“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峄南县委领导的抗日武装,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115师第十四大队中队长、运河支队供给处股长、峄山支队独立团连长、耿集区、马兰区区长、麓水县民政科科长等职;1947年,在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一次战斗中牺牲。

孙茂汉、字云亭:1878年出生在峄县阴平东楼村。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将家族武装交给共产党,支持儿子孙景杰投身抗日,拒当日本“维持会”会长。1939年11月,任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四科科长、115师峄县支队副支队长。按照党的要求,他利用牛山孙氏的宗族关系策反伪军,传递情报,多方掩护和营救了大批党的抗日军政人员,为开辟峄南抗日游击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

孙茂云、字龙亭:1915年出生在薛城陶庄镇夏庄村。七七事变后,任115师苏鲁支队军医官、第五团卫生队长。解放战争中,任22军后勤部卫生科长、医院院长,先后参加了济南、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解放后,任上海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等职。1991年11月病逝。

孙茂遲、字丹亭:1906年出生在峄县古邵大荒村,曾任峄县国民党五区区长,第六警备大队长,第十区区长。1940年,任115师峄县支队第三大队大队长。

孙景璋、字华亭:1896年生于峄县周营镇圩子村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923年考入山东大学本科法律系,1928年毕业后任长清县公安局长,因厌恶国民政府欺压百姓奋而辞官,在济宁开办律师事务所,是鲁南一带有名的“大律师”。“七七事变”后,他回家卖掉家产,组建抗日队伍,后任峄县抗日人民政府参议员,参与筹建运河支队、峄县支队的扩军、筹集枪支、弹药等军需用品,为抗战做出了突出贡献。1944年9月,他调鲁中南行署司法处工作;解放后,任泰安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副庭长等职。

孙景舆、字倚亭:1900年生于峄县棠阴村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进私塾学习,国学功底深厚,诗词书法均佳,学识渊博。“九一八”事变后,他弃教投戎,毅然卖掉土地,购买枪支,组建蛟山抗日大队任区队长,组织了与日寇多场战斗;1944年春,当选峄县参议会参议长。解放后,调入山东省卫生厅任山东省益都医院院长。1962年退休后,整理了《抗日诗咏》、《业余杂咏》等诗稿,歌颂了峄滕铜邳地区抗日的英雄人物和事迹。1967年病逝。

孙景芬、字香亭:1904年生于峄县阴平二郎庙村,1938年加入入党并任村支部书记;1939年后,任石头楼山套秘密交通站站长、曹庄区区长等职,1943年5月27日,在沙路口战斗中牺牲。

孙氏七“亭”文韬武略,文武兼备,智勇双全,英勇善战,亭亭鼎立,犹如十里长亭,庇护了一方百姓,在鲁南苏北抗战史上传为美谈。

刺杀汪精卫的爱国志士孙凤鸣

1935年11月1日,正当在南京参加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的1000多名中央委员在厅前合影时,突然,一名记者从群中闪出,高喊着“打倒卖国贼”,向汪精卫连开了三枪……。后刺客的身份被查明,是南京晨光通讯社记者孙凤鸣。孙凤鸣徐州人铜山县。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十九路军,因不愿调往江西剿共,在安宜、南京从事学生反奸运动,受地下党员华克之委派执行刺杀大汉奸汪精卫任务,后壮烈牺牲。1987年,经党中央批示追认孙凤鸣为抗日爱国志士。2017年9月18日,徐州市成立“孙凤鸣文化研究会”。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为孙凤鸣撰写了“舍身取义真英雄,碧血丹心垂神州”题词。

孙承才大喊一声就“降敌

1940年6月,八路军115师苏鲁支队三个营,奉命到古邵镇洛庄攻打抗日不积极的孙茂墀顽军据点,打了一夜一夜却没攻下来。当地百姓向苏鲁支队张光中司令员建议:这个据点不用打,只要你们能请动涧头集的孙承才,圩子的人立马投降!

无奈之下,张光中司令员立即安排快马去请孙承才。孙承才来到阵地前,大喊一声:不要打枪,我是孙承才,你们叫孙茂墀出来听话”。顽军首领孙茂墀站在炮楼顶端,孙承才张口就教训起来:小茂墀!我给说多少回了,叫你抗日!抗日!你就是不听!当前,抗日是民族大义!你光看着你几百亩地和几颗破枪!你知不知道没有国哪有家的道理。你真想做中国人的败类、做牛山孙的败类吗!话还没等孙承才说完,孙茂墀马上接话说:“俺大叔,你别说了,我这回坚决听你的!”。打开了寨门,立马接受了改编为八路军115师峄县支队。

孙承才是运河支队创始人之一,在家族有着崇高的威望,历任峄县六区区长、营长、团长,副县长;解放后,任上海民政局顾问等职,是在鲁南苏北抗战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革命老人。

危险时刻显亲情

孙承才在抗日生涯中,历经多次危险。但有两次多亏族人冒死相救,才化险为夷。一次是在1939年9月,他接到一部顽军召开区长会议的通知,看完信,刚要动身去,突然又接到在顽军中担任中队长孙景俊派亲信送来一封信说:大老爷,您老人家千万别来,他们想乘机活埋你。第二次是孙承才带领运河支行军中,前面部队传话说有人非要见你。来人气喘呼呼地喊道:“老太太,我是孙晋菊,你们千万别往前走了,有埋伏”。原来,孙晋菊是顽军中一名士兵,当他知道这次伏击是“老太太”时,从潜伏的阵地上偷偷地溜出来送信。孙承才在《回忆录专辑》中感慨地说:孙景俊、孙晋菊都是我未曾谋过面的远房族孙。这两位族孙冒着被杀头危险来救我,让我铭记一辈子。

搞笑的对骂阵

1943年3月一天晚上,运河支队隐蔽在运北涝坡村。第天一早,被距一华里宁楼据点400多顽军包围了。班长孙景富通过墙缝,发现顽军官兵好多都是本家,就通过墙缝喊话:我们是孙景杰部队的!顽军一听就不打了。在对峙的情况下,敌我两边的孙姓人就对骂起来了,孙家人都很讲究理道,只有长辈骂晚辈的份,没有晚辈骂长辈的。晚辈骂不过的,双方都推出各自阵营辈数高的族人出来对骂。

我方骂:你们不抗日!丢孙家的人!

敌方就狡辩:大叔,我不是家里穷吗?

“你狗日的穷!怨你爹,谁让他好赌博的!几百亩的地让一夜输光了!

敌方有的说“大老爷,我家没有地,出来混饭吃!”

“你龟孙没有地,都让恁老爷吸大烟卖光了,恁看看,姓孙门有恁这支人哪样的么?”……。

双方对峙骂了一个多小时。气的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干部、专门派来担任队长的李明和说:世界上有这样打仗吗?叫他们给我们让路!我们撤!包围的顽军主动主动让了一条路,运河支队无一伤亡就撤了……。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鲁南艺人编成大鼓词,在各地集市用沙哑的声音说唱:

小鬼子你别能,再好的装备遇见孙伯龙,你也裂了熊! 

小鬼子你别恶,孙承才能把你打进了运河,喂了老鳖!

小鬼子你别横,碰见孙景杰你就得躺在地上直“哼哼”!

小鬼子你别凶,见到了孙伯英,吓得喊“老兄”!

大和民族武士道,纯粹是瞎胡闹!

“牛山孙”就能闪了你的腰!

1989年,枣庄市政府专门拨出专款修建了运河支队抗日烈士纪念牌,原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题写了碑额“怀烈亭”,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亲笔题撰写了楹联:“青山到处埋忠骨,后继奋起振中华”。

上世纪九十年代,峄城区政协、薛城区政协、济宁市政协,先后出版发行了《孙承才抗战回忆录》、《孙伯龙回忆录》、《孙立臣回忆录》等三本文史资料专辑。

2014年,运河支队首任支队长孙伯龙被民政部公布为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2015年,国家隆重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有孙茂模、孙晋湖、孙晋良、孙晋业等六位90多岁仍健在的族人获得了“抗战胜利70周年奖章”。孙伯龙之子孙继龙受邀参加大阅兵,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孙家人还有1000多名族人在抗战中牺牲,这是牛山孙氏家族英勇抗战的有力证明。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