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征文|我心中的纪念堂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老兵征文|我心中的纪念堂

在历史洪流中,找寻祖国沧桑巨变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感受他们退伍不褪色、继续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本真生活。这些有力量的故事既独属于他们个人,也属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是以为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凤凰网历史联合小糊涂仙酒业发起致敬老兵系列专题节目,我们在寻访,也愿意听你说。

文/李砚明

1976年10月,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巨变,我的生活轨道也发生了改变。那年,北京卫戍区的一个高炮部队到榆次来接兵。从小就渴望当兵的我,立即萌生了当兵的念头,就连正在进行的初中毕业考试也没参加就去报名、体检、参了军。

刚到部队,正好赶上修建毛主席纪念堂。能参加毛主席纪念堂义务劳动,那可是非常光荣的事。我们从电视上看到,全国各地到北京参加会议的代表,以及首都各界群众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纪念堂义务劳动的镜头,就不禁谈论,“要是能参加纪念堂义务劳动该多好”。后来,部队果然有了参加纪念堂义务劳动的消息。却不是人人能去。部队各单位是轮着派人,而且是尽量安排来年要退伍的老兵。我们新兵没份。

可我心犹不甘。这可是再也没有的机会,不能参加劳动,哪怕是能到工地上看看也行呀。平时遇事腼腆的我,这回大胆了一次。我找到接我们的分管营部工作的王副营长,说想跟炊事班去给参加义务劳动的部队送饭。

副营长同意了。部队是下午进入工地,晚上,我们的军车穿过南池子到了广场。广场南边的整个工地都用高高的隔板挡着,可远远的能看到工地上空一片通明。我们的军车停在工地外,我就在罩着帆布篷的军车上等我们营部参加义务劳动的战士们从里边出来,给他们打饭。结果连工地是什么样也没看上。

很快,纪念堂就建成了。能到纪念堂瞻仰主席遗容,又成了我的一个心愿。到了1979年,我的服役满了,来年复员,再不去就没机会了。

那年冬天,我专门请假,到了广场,随着瞻仰人群的队伍缓缓地进了纪念堂。一进大厅,巨大的汉白玉主席塑像,立刻让人敛容肃穆。进入瞻仰厅,瞻仰队伍的脚步突然加快,只能从主席遗容旁匆匆走过。可我内心强烈地感到,在纪念堂,在只有几米远的地方目睹领袖遗容,真的是与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感觉不一样,领袖的魅力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

在纪念堂出口处,有卖纪念堂纪念品的。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枚纪念堂徽章。

从纪念堂出来,我意犹未尽,想在纪念堂前照张像。可广场上,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前照像的多,而纪念堂前却没有。我就跑到离纪念堂最近的纪念碑的照相摊前,请照相师傅给我以纪念堂为背景照张像。照相师傅却让我看他立在当地的像框,说在纪念碑前照,他可以把纪念堂制作上去,照一张,两个景就都有了。我看不错,就照了一张像。

回到部队,我就将徽章戴在上衣左口袋上边,既是一种装饰,更是我对领袖崇敬的表达。年底,我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照光荣照时,我还戴着它呢。

转年,我要复员了。照退伍证上的照片时,我又专门找出纪念徽章戴上。这样,我带着毛主席纪念堂纪念徽章的照片就永远地留在了我的退伍证上。

这么多年来,有时我会专意翻看这几张照片,抚摸这枚徽章,它们纪录了我的一段军旅生涯,更纪录了我发自内心对领袖的崇敬之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