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犹太王国灭亡,犹太人结束了独立生活的时光,他们沦为巴比伦之囚,眼看将要成为消亡的民族。不过,在苦难之中,犹太人的宗教反而得以发展,成为维系犹太民族的精神支柱,让他们最终回到了巴勒斯坦。
新巴比伦称霸西亚
1
公元前8世纪北方的以色列王国灭亡后,南方的犹太王国依然存在。
犹太王国比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小得多,人口最多时也不超过50万,大约只相当于北方王国人口最多时的三分之一。正因为它小而弱,所以没有引起那些相互争夺的大帝国太多的兴趣和注意力。
以色列王国的分裂
由于北方以色列王国的覆亡,犹太王国的君主和臣民们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他们中间产生了一些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和道义责任的被称为“先知”的思想家。由于他们的出现,犹太人的民族意识和宗教思想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国家在政治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
另外,此时外部的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盛极一时的亚述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很快便占领了亚述南部的大部分领土,并向西扩张,同埃及争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
公元前605年,新巴比伦军与埃及、亚述联军在幼发拉底河畔的迦基米施大战,结果埃-亚联军遭到惨败。埃及残部逃回埃及,亚述帝国则随着它首都尼尼微的陷落正式宣告灭亡,旋风般的新巴比伦大军称雄西亚。
古巴比伦、亚述与新巴比伦的版图
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弱小的犹太王国一直处于埃及的控制之下。随着埃及的衰落,犹太王国的处境也变得越来越危险。它的一边是强大的新巴比伦,一边是它原先的宗主国埃及,应该倒向哪一边,这个问题令犹太国王约雅敬十分头疼。
因为他知道,稍有不慎将导致自己这个小国家的灭顶之灾。他采取的方法是,表面上顺从巴比伦人而实际上却保持着同埃及人的联系。事实证明,这一策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最终导致了犹太王国的灭亡。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军队在尼布甲尼撒王的率领下,经过两年的围困之后,攻陷了耶路撒冷。
巴比伦士兵夷平了城墙,烧毁了圣殿,将圣殿中的金银器物全部掠走。许多犹太人在沙场战死,另外许多人被巴比伦人处死。幸存下来的人,除少数最贫穷者外,包括国王、嫔妃、大臣、祭司、富豪等所有的居民都被尽数押往巴比伦城囚禁了起来。耶路撒冷这座昔日繁华的都城,现在变成了一片废墟。犹太人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最黑暗的时刻。
犹太王国一共经历了十九位国王的统治,它存在的时间比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延长了一百六十多年。犹太王国的覆亡,宣告了古代希伯来人国家的终结。
巴比伦之囚的升华
2
被掳掠到巴比伦的犹太人失去了自由,沦为了奴隶。因此他们心中充满了对巴比伦人的仇恨,也充满了对故土和圣殿的思念。《圣经•诗篇》中“以色列人被掳的哀歌”一节便唱出了犹太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巴比伦人的仇恨:
我们坐在巴比伦的河边,
追想起锡安,禁不住哭泣。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因为掳掠者要我们唱歌,要我们作乐,
他们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的歌!”
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
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不能弹琴!
我若不怀念你,不把你作为高于一切的,
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腭,不能歌唱!
这是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
以东人说:拆毁,拆毁,直拆到根基!
耶和华啊,求你记住这仇恨。
巴比伦人啊,你们必遭报应,
用你们所为对你们施报复者,必定有福!
将你们的婴孩摔在石崖上者,必定有福!
犹太人沦为巴比伦之囚
到此时,眼看犹太民族就要灭亡了,他们的历史眼看也就要终结了。他们的两个国家都已先后灭亡了,大部分人民也被流放到了远方。然而,这些被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却没有重蹈以色列王国那十个部落的覆辙,他们在异国的土地上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还更新了他们的宗教思想,使这个民族产生了一种新的精神凝聚力。
早在以色列和犹太王国被消灭之前,犹太人中就出现了一些被称为“先知”的思想家。他们根据形势的发展,“预言”了犹太国家将被毁灭,犹太民族将遭受痛苦和磨难。但是他们同时又强调,只要坚信上帝,保持信心,最后他们将会获得拯救。
当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经受着失去自由和遭到奴役的痛苦时,他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因为先知们的预言已得到了证实。他们总结了犹太国家衰败的教训,检讨了过去信仰不坚定、不虔诚的种种“罪恶”,对未来的获救充满着极大的希望。
另一方面,当他们来到当时世界文明中心之一的巴比伦后,看到这里雄伟的城市,富丽堂皇的宫殿,与远近各地的联系,他们的眼界也大大地开阔了。他们崇拜的上帝耶和华此时已不再只是一个偏于一隅的民族神,而成了世界的神,宇宙的神。他无所不在,他的力量无所不及。
巴别塔之类的建筑给犹太人很大的震撼
这样,作为犹太人精神核心的犹太教便被大大深化了,原来狭隘的地域观念被打破了。这一点,对后来的犹太民族精神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他们在流散世界各地后仍能保持强烈的凝聚力,仍能坚持自己的信仰,对未来保持着信心和希望。
波斯人卵翼下的太平
3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征服了巴比伦,他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让这些被掳来的犹太人返回他们的故国,并将巴比伦人抢来的5000多件物品归还给犹太人,让他们带回耶路撒冷。
仁慈的居鲁士大帝
于是,在异乡生活了五十年之后,第一批大约四万名犹太人回到了迦南地,以后又有人不断陆续返回。但也有不少人因已习惯了巴比伦的生活而留在了当地,遥远而荒凉的耶路撒冷只是他们精神上向往的地方。
这些留下来的人使巴比伦成了古代除巴勒斯坦之外的又一个犹太文化的中心。他们的子孙以后又进一步向更遥远的北方、东方和南方流散,他们去到了中亚、波斯、也门、阿拉伯、印度,甚至还有人去了中国。这些人后来都被称为东方犹太人。
那些经过几个月在沙漠中长途跋涉回到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看到的故乡却是一片凄凉和令人忧伤的景象,到处是断壁残垣,荒草丛生,一片瓦砾。还有不少外乡人移居到了这里,他们对这些回归的犹太人很不友好。
但令犹太人感到欣慰的是他们毕竟回到了自己的故土。他们在波斯人的帮助下,修复了耶路撒冷城,并重建了被巴比伦人毁坏的犹太圣殿。
重建圣殿的工程前后历时近20年,最后在公元前516年建成了犹太第二圣殿。这座圣殿虽然不如所罗门圣殿那么华丽壮观,但经过此次磨难后的犹太民族在精神上却远比以前成熟了。至此,犹太人起源的早期历史也就结束了,进入了受希腊人和罗马人影响的“第二圣殿时期”。
耶路撒冷的第二犹太圣殿
回到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一度曾很消沉,对犹太教的信仰也不那么坚定了,许多人娶了异族女子为妻,有些人甚至连希伯来语都不会说了。
公元前457年从巴比伦回到耶路撒冷的先知以斯拉看到这种情形后,对犹太民族的前途深感忧虑。他同犹太社团的领袖们协商后,命令所有娶了外族女子为妻的人都必须休掉他们的妻子。同时,以斯拉不断向人们宣读巴比伦文士写的《托拉》(即《犹太律法书》,也称为《摩西五经》),要求人们学习和遵守教律。在采取了这些措施后,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又加深了。犹太教的教义和律法体系逐渐形成和完善。
此时的迦南属于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叫做“犹太省”。波斯皇帝允许犹太人在这里实行自治,对犹太人的行政和宗教事务、节日、习俗都不加干预,而且还从犹太人中挑选省督进行管理。
公元前445年,又有一位犹太人尼希米从波斯来到耶路撒冷,此人是波斯皇帝的亲信,被波斯皇帝委派为犹太省的总督。
回到耶路撒冷后,尼希米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强迫富人们放弃了债务,把夺取的土地归还给穷人,并减轻了人民的税赋。他还组织人们重修了城墙,防止外族的入侵;他还并规定犹太人必须严守律法,遵守安息日制度。在此后的二百年里,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口逐渐增加,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直到希腊人的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