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赖刘邦的另一面:仪表堂堂任侠好气 仁爱豁达为人大度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无赖刘邦的另一面:仪表堂堂任侠好气 仁爱豁达为人大度

刘邦仪表不凡,具有美男子的长相。据《高祖本纪》所载:“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隆准而龙颜”,鼻梁高挺,两颊端正,犹如龙额,有着漂亮的胡须。“美须髯”,楚人向来以男子蓄须为美。后来,人们通常指“隆准而龙颜”为帝王富贵的相貌。但刘邦外貌上最具有特色的应该是左股的72颗黑子,黑子便是黑痣。当然,刘邦的左腿上应该不会有大小相同、整整齐齐的72个黑痣,如果真实那个样子的话,也算是人间少有的奇迹了。在中国的古相学中,72倒是个吉祥数。古代流行的“相人术”,大多也是属于牵强附会拉扯上的内容。

刘邦左腿的黑痣也一样,有可能只是一些胎记,和多个零零散散的斑斑点点而已。楚国的服饰风俗和华夏地区不一样,以穿着交领直裾的短衣为美,因而偶然有人发现了小时候刘邦左腿上的一堆黑痣,热衷于相人术的邻居便牵强附会地将这些黑子凑成72个数,村中好事者到处宣扬刘邦左股的72个黑痣是吉人天相,广而传之便说刘邦注定要有“贵人之相”,所谓的“天之骄子”有可能只是当时闲来无事制造街谈巷尾的谈资而已。

null

在吹捧夸赞的氛围中长大的刘季,难免心生“天子骄子”的浮躁之气。长大后自然不可能像他的两位哥哥那样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经营产业,居家过日子的“庄稼汉”一样。由于家境尚好,生于衣食无忧的农民之家的刘邦相比之下显然幸运了许多。由于在家中排行老幺,劳作、家务等都有大哥、二哥和刘太公夫妇俩承担着。再加上天生懒惰,自认为是“天之骄子”的刘邦更加“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不好读书,“好酒及色”,常常被刘太公斥责为“亡(无)赖”、“不治生产”。因此,少年时的刘邦没有讨得父亲刘太公的喜欢,反倒是经常被刘太公指责,要求他像二哥刘仲那样“事家人,生产作业”。

父亲的责怪与劝告,并未能使刘邦有所改变,后来刘太公将刘邦赶出家门。继而刘邦转向了兄嫂求助,经常到大嫂家蹭吃喝。《史记o楚元王世家》里有“嫂厌叔”这样的记载,刘伯死后,大嫂待着侄子独撑门户过日子。刘邦不识相,经常带着一帮小兄弟到大嫂家混吃混喝,时间一长,难免“嫂厌叔”。有一次刘邦呼朋唤友来时,嫂子就假装已吃完饭,用勺子把锅刮的叮当响。一帮人找借口离去后,刘邦却见锅里还有羹汤,“高祖由此怨其嫂”。直到刘邦当了皇帝,其兄长的儿子刘信“独不得封”,刘太公出面说情,才封了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羹颉侯”。“羹颉”并非县邑名,而是暗含长嫂要当年佯为羹尽那件往事付出代价。

于是,早年时的刘邦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不择不扣的一副“无赖”、“痞子”、市井小混混的形象:吊儿郎当,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嬉戏市井,贪财“好酒及色”。一个地地道道的市井黑社会,一个纯粹的痞子无赖。于是在人们心目中,刘邦不读诗书、游手好闲、“好酒及色”的“无赖”形象就在头脑中定格了。可是这样,未免也将刘邦看的过于简单化了。一个“无赖”居然可以做到位高权重的皇帝,真是不可思议!今天的“无赖”几乎等同于流氓,欺男霸女,甚至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相等同。这里关于“无赖”的理解,应该多指刘邦行为放荡,举止粗鲁,无所事事,“无所恃为生”,没有一技之长可以养家糊口,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没出息”。

刘邦年少时究竟做过什么?他是怎样度过自己的青春时代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刘邦少年时代的事迹并没有详细的叙述,班固的《汉书》也基本上是模仿《史记》中的内容。后人撰述的关于刘邦林林总总的传记中对青少年时代的刘邦也缺乏过多的关注,从而也就忽视了青少年时代的游侠生活经历对刘邦早期人格的塑造及其形成产生的深刻影响,以至于后来即使刘邦登基帝位之后,仍然有年少游侠时的习气痕迹的流露。

关于刘邦的个性及为人,在《史记》中记载是:“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刘邦天性仁爱,待人宽厚,喜欢施舍,花钱大方,胸襟开阔。虽然被指为“无赖”,但本性还算善良、有气度。不喜欢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的刘邦只要有机会就会偷懒往外跑。生性豪放不拘小节,喜好嬉戏交游而放荡不羁,花钱大方如流水,因而交友甚广。刘邦整天不劳动,四处闲荡,被家里邻居批评为好吃懒做的“浪荡儿”。

高大的个子再加他相貌堂堂,游荡的经历也让他有大量的时间去结交朋友,慢慢地跟随刘邦的混迹市井的“少年”开始多了。再加上他本人个性上比较豁达、大方,交友圈子不断扩大,结识了不少人,刘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沛县慢慢地扩散开了。刘邦游迹于市井,广交朋友,成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而有远大抱负的人。这些与他后来出类拔萃、成就帝业有着直接关系。如此看来,刘邦乐善好施,仁义大度,也便不是一般的小混混所能具备的素质了。早期性格的塑造对以后的刘邦有什么影响呢?年少时刘邦混迹市井,善于交友,建立帝国后他最善于识人、用人,周围始终围绕着一个甘心为他效劳、出生入死的“智囊团”,这前后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刘邦视野开阔,见识过人,其才识远在大多数沛县子弟之上,再加上他家底殷实,善于交接朋友,为人豁达大度,俨然“晁盖”、“宋江”,很多沛县子弟慢慢聚集到了刘邦身边。人脉关系越来越广,许多后来帮助他打天下的功臣都是在这段期间认识的,一个庞大的类似于黑社会的团体组织--丰沛集团正在逐步形成,其中较杰出的人有卢绾、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任敖、周昌等人。

在这个庞大的丰沛故旧集团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人物,我们不得不提到,这就是和刘邦同乡同里、同年同月同日生,一生跟随刘邦,与刘邦同甘苦共患难的好兄弟兼发小--卢绾,后来被封为燕王。刘邦集团里面有很多是他少年时结交的好友,卢绾就是其中一个。

据《史记·卢绾列传》记载:“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卢绾与刘邦是同乡同里的邻居,刘邦的幼年生活大概也如其他家境优越的少年一样,在嬉戏玩耍中度过了童真烂漫的少年时代。刘太公与卢绾的父亲很要好,父辈们相亲相爱,刘邦与卢绾又是同一天出生,于是里中父老乡亲纷纷牵羊持酒前来两家一起祝贺。两家小孩从小又是情同手足,感情极好。

据说,刘邦和卢绾长大后一起进学读书,拜一位姓马的儒生为师,可谓是同门求学,又增进了两人的感情。里中父老又一次置办酒席为两家庆贺。由此可见,刘邦虽是农民出身,但家境应属相对富裕,大概类似于中等偏小康的水平,在乡里颇受邻里敬重。壮年后他才有可能依法被推举参加选拔官吏的考试,出任泗水亭长。

《淮阴侯列传》说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这里可作为刘邦家境至少是小富水平的有力佐证。很多人认为刘邦天性懒惰、贪玩,只是个混迹市井、不读诗书的“无赖”。其实,刘邦是受过教育的。只不过刘邦对读书根本没有什么兴趣,没过多久不再进学堂读书了。我们很难了解刘邦受教育程度有多少,但由他日后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也绝非是不学无术的文盲。

卢绾个性比较温和,老实本分,而刘邦却正好相反,处处逞强好事,喜欢做老大。于是,卢绾就紧紧围绕在刘邦的周围,自是忠心耿耿。布衣时的刘邦曾经为“吏事辟匿”即被官府通缉,卢绾就陪同刘邦一起逃亡。自刘邦沛县起兵造反之后,卢绾也是跟随左右,入汉中时晋升为“常侍中”,即经常陪侍在刘邦的身旁。还定三秦之后,卢绾便位居太尉之职,与丞相萧何平起平坐,位居韩信等人之上,经常出入刘邦“卧内”。

虽然日后卢绾表现平平,没立过什么冲锋陷阵的大功,但刘邦仍封他为长安侯,后来封为燕王。称帝后,其他异姓王被刘邦先后给剪除,但卢绾是刘邦时最后一个异姓王。怪不得司马迁感叹“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由此可见,卢绾在刘邦心目中的分量非同一般。

回头翻看少年时刘邦那段游侠历史就会发现,似乎刘邦并不只是简单的市井混混。少年时的刘邦虽然在沛县还不是什么呼风唤雨之类的老大角色,但当时他众多人脉中的几个支持者(萧何、曹参、樊哙、王陵、周昌、周勃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了他以后帝王道路。这个时期积攒的人脉基础为以后刘邦发家起事打江山作了准备,这是刘邦没有想到的事情。可见,早期性格的塑造、形成以及他混迹市井的游侠风格,对于他结识众多人脉到后来打下江山,奠定一代伟业有一定的影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