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前,清军为何无法从越南撤军?清流派反对!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中法战争前,清军为何无法从越南撤军?清流派反对!

null

1884年5月11日,《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在天津签订。这一条约最核心的内容是中国必须将在越南北圻的中国军队即行撤回,对所有法越已定和后定条约不得过问。要知道,早在1883年8月25日,法国就强迫越南接受了第一次《顺化条约》,这一纸条约直接规定,越南承认并接受法国的保护权,越南的外交事务,包括与中国的关系,由法国掌管。也就是说,在李鸿章与福禄诺订约之时,越南全境已经全部落入法国人之手,此时中国如果对法越一切条约不再过问,无疑是承认了安南宗藩的沦丧。订约后不久,李鸿章致信抗法前线的云贵总督岑毓英称:“此次议款之速,实因桂、滇各军溃退,越事已无可为”,纵然十分不情愿,但前线军事的失败已经直接葬送了李鸿章和清廷据理力争的底气。就在与李鸿章签约后不久,法国人再度发难,强令越南订立新约,史称第二次《顺化条约》,从此越南王室彻底被架空,法国成为了越南对外关系的代表。

null

图:越南顺化

然而,这次合约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隐患,那就是中国军队的撤军期限。法国原本要求清军在三个月内撤回国内,但李鸿章始终不予接受。李鸿章此举看似不可理喻,其实有他自己的考量。当年的晚清政坛上,活跃着一派自称“清流”的政治势力。在中法战争期间,李鸿藻、张之洞、张佩纶等清流派大臣指斥时政,频发“清议”,振动朝野。清议是一种相当古老的政治活动。士大夫们聚会交游,臧否人物,形成一种社会舆论。这就是东汉时期惨遭党锢之祸的党人遗风。清议对腐朽的政局而言固然有激浊扬清的作用,但是士大夫往往因此而沽名钓誉,不能任事,如清流中坚张佩纶,慷慨好论天下事,却在中法战争中坐视福建舰队被法军尽灭。这些清流大员中,能独当一面的办事人才的确不多,但他们的舆论能力却不容小觑。

null

图:清流大将张佩纶

国内清流把持舆论,主战言论甚嚣尘上之际,任何的撤军行动都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无法预料的蝴蝶效应。李鸿章只能一方面敷衍法国人,反复声称尽快撤军,但就是不订立具体期限,同时又暗中授意各营统帅做好撤军准备,意图分批撤军,细水长流,将撤军的风声消弭于无形。在战场上,悄然撤军往往是为了迷惑敌军,而李鸿章的此举却是为了应付国内的政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结果,法国人强行进入中国军营接收,清军被迫开火,本已熄灭的战火死灰复燃。此时是1884年6月底,距离李鸿章签订合约不过一月有余。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