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战争中,人数是至关重要的实力,但任何事超出了限度便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如果你的手上拥有的是一支过于庞大的军队,那么人多势众就会变成导致逆失败的关键因素。这放在公元前1世纪的亚美尼亚国王提格累尼斯二世身上可谓是再适合不过了。
【东方国家的重装骑兵】
新崛起的强大政权
公元前69年,罗马共和国在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中大获全胜,屡战屡败的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被逼无奈,逃入了自己女婿所统治的亚美尼亚王国,亚美尼亚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尴尬的存在,虽然它拥有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却总是沦为强权的附庸,无论是亚述还是波斯,塞琉古或是帕提亚,亚美尼亚都只能在历史上留下不多的痕迹。
【帕提亚骑兵击中亚美尼亚骑兵】
然而在国王提格累尼斯二世的治理下,亚美尼亚逆转了局面,公元前91年,米特拉达梯二世死后,帕提亚陷入了内部不稳的局面,提格兰二世抓住机会,摆脱了宗主对自己的控制。得以重获自由的他,又设法先在松散的亚美尼亚内部,建立初步的权威,而后与本都王室联姻,为自己寻找了一个兵强马壮的盟友。在自己的权势立足之后,他再次利用帕提亚人的内乱,南下两河流域北部地区,将原本向帕提亚臣服的阿迪亚贝尼与半个米底地区收入囊中,在难得的开疆拓土后,他再次遇到上天的垂青,此时陷入内乱的塞琉古人,邀请他去治理叙利亚,让他将版图推进到了地中海沿岸。加上陆续投诚的高加索山区与整个里海南岸,亚美尼亚人建立了他们历史上唯一的大帝国。到了公元前75年,第三次本都战争爆发,提格累尼斯二世又和老丈人联盟,西征小亚细亚半岛腹地,洗劫了大部分卡帕多西亚地区,并占领了乞里西亚,至此,他的霸业达到了巅峰状态。
【鼎盛时期的亚美尼亚版图】
引火烧身
然而,这一切美梦到公元前70年时破灭了,此时被罗马人打的打败的米特拉达梯六世,狼狈的逃到了亚美尼亚境内,此时的提格累尼斯有两个选择,一是将老丈人出卖给西方的新兴强权,二是继续支持自己的老丈人与罗马人作战。面对这样两难的境地,提格累尼斯想出了一个奇招,他既没有选择前者,也没有在实质上执行后一个战略。
【通过联姻结盟的提格兰二世与米特拉达梯六世】
这是因为一方面,当时的罗马军队还无法威胁亚美尼亚本身,他们仍在黑海南岸的帕夫哥尼亚地区,被坚持抵抗的锡诺普等希腊城市拖住。另一方面,尽管本都的主力部队已经被击溃或消灭,但有些不愿意立即倒戈的希腊人,还是站在了他们的国王这一边。这样一来,提格累尼斯二世虽然有足够时间进行战争准备,但也导致他对局势缺乏必要的危机感。当然,导致他不积极备战的还有自身的原因,由于刚刚兴起,亚美尼亚在各方面都不够稳固。过快的成长本身也是利用了周边强敌的无暇他顾而捡漏,因此他为了控制权势,不得不采取很多高压手段,近乎于倒行逆施。例如,在陶鲁斯山脉西北地区建立一个新首都,将卡帕多西亚的希腊人、叙利亚东部的阿拉伯人、亚述人和本土的亚美尼亚人等民族,强制迁徙到那里定居。同时,非常倚重自己任命的附属国君主与外籍部队,平衡内部大贵族的权势。
【学习罗马战术和依然被被打败的本都士兵】
因此,在罗马军队攻打亚美尼亚的前夕,提格累尼斯二世已经陷入了战略迷局,他的成功源自机遇而非超强的个人能力,这导致他的野心和内政问题一直反复的折磨着他。这些因素在具体行动上的体现,就是亚美尼亚人既收留了米特拉达梯六世,又将他软禁在一片沼泽地附近,不让他与外界频繁联系。
然而,事态发展的太过迅速,在黑海地区作战的罗马人,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对当地的控制。替代苏拉成为东部总指挥的卢库鲁斯,派遣自己的弟弟到亚美尼亚来进行交涉。在得到一个傲慢的拒绝后,罗马军团在第二年就进入了亚美尼亚人的领地。事情到了这一步,提格累尼斯二世的虚弱本质,依然在左右他的行为。起初,他斩杀了向他汇报情况的斥候,害怕罗马入侵的消息引发内部不稳。接着,在事情无法被掩盖后,才任命他最信任的两位将领去应付边境危机。亚美尼亚人密特罗巴赞尼授命率3000骑兵与轻步兵去拖延罗马人的进军步伐,希腊人曼西阿斯则成为了新首都提格兰诺塞塔的防卫总指挥。至于他自己,则返回亚美尼亚本土去募集决战大军。
【提格兰诺塞塔城的遗址】
后勤大师的低成本战争
罗马统帅卢库鲁斯的部队,一贯在规模上小于他所遇到的东方大军,他在接管战区前,身边仅仅有1个军团的微弱兵力,在抵达小亚细亚半岛后,才又收编了2个被本都人击溃的军团。但就是这位后勤高手,却用各种办法将他们迅速恢复到最佳状态。早在第一次米特拉达梯战争时,卢库鲁斯就作为总指挥苏拉的副手,负责军队的后勤事务。他亲自指挥一支募集来的希腊船队,突破本都海军与海盗的封锁,在克里特岛扶持了罗马人在当地的第一个同盟附庸。随后,抵达埃及的卢库鲁斯,成功的说服托勒密王朝提供足够的军粮,并用盟国罗德斯人的舰队,运抵希腊前线。
【上一次战争期间 卢库鲁斯曾经指挥同盟舰队转战半个地中海】
到了他亲自上阵的第三次战争,卢库鲁斯的后勤筹划才能,得到了彻底释放。他一方面继续使用合作愉快的希腊舰队向埃及购买粮食,另一方面大量依靠罗马人在半岛的盟友帮助。通过减免贡赋,驱逐过度暴敛的保税人,他获得了沿海大部分城市的支持。因而,当看似兵力微弱的罗马军队,在正面同数倍于自身的敌军对峙时。数万希腊和小亚细亚当地的同盟者,正在精心维系罗马军队的后勤补给线。他们的船只为罗马军队运量,民夫与车队负责陆上运输,而自己的部队也承担了护卫任务。结果,这使得卢库鲁斯的军队不仅后勤无忧,更不需要罗马元老院为他的战争提供额外拨款,而他麾下的士兵还通过一系列胜利,积累了足够多的战利品。
【为罗马军队作战的克里特弓箭手】
在决定入侵亚美尼亚后,一条非常有效而市场化的国际补给线,从黑海沿岸一直延伸到了陶鲁斯山脉的西侧。为了减轻在内陆的后勤压力,卢库鲁斯只率领12000人的精选步兵和数百意大利骑兵出征。一支由数千希腊人、比提尼亚人和加拉太人组成的盟军,被安排在后勤线上。这些人同样也为罗马军队里弱小的骑兵部分,增添了不少兵力。他们在公元前69年夏季就推进到了提格兰诺塞塔附近,一路上没有遭到山民的抵抗。后者既不想招惹这支军队,也不想为最近才征服他们的亚美尼亚暴君尽忠。只有密特罗巴赞尼率领的3000部队,对罗马人发起了勇敢的进攻,却被严阵以待的对手击溃。
【看似孤悬海外其实补给充足的罗马军队】
真正的顽强抵抗,来自城市守军本身。除了亚美尼亚军队外,还有不少亚述、阿拉伯和希腊士兵在城里负责不同的防区。指挥官曼西阿斯的抵抗意志,较为坚定。但他们还是只能守卫主城与要塞,而不敢在附近的马场与平地上同罗马人野战。提格兰二世在城市附近还建有自己的新宫殿,因不在整个防御体系内,惨遭罗马士兵的抢劫。
大捞一笔的卢库鲁斯,从容不迫的安排军队去建立围攻阵地。他们在构筑完严密的营地后,又挖掘了漫长的壕沟,包围了建有22米高城墙的提格兰诺塞塔。接着,各类弩炮与攻城塔开始被拼装起来。城里的守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座城市在表面上防御完善,却因为设计布局的紊乱而没有希腊化城市所具有的超强防御力。守军没有足够的弩炮来进行反击,只能倚重注入石油脑的燃烧物来焚毁罗马人的攻城器械。在罗马人完成他们的全部阵地之前,数千亚美尼亚骑兵从东北面来袭。他们突破到提格兰诺塞塔城下,将困在城里的皇室成员带走。包括卢库鲁斯在内的罗马人都明白,提格累尼斯二世的大军已经距离不远了。
【提格兰诺塞塔的主城模型】
虚肿的军队
【亚美尼亚宣传画上的提格兰二世】
公元前69年10月,提格兰二世的亚美尼亚大军,出现在了被包围的提格兰诺塞塔东侧。他们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都超过了罗马人的想象。虽然自本都战争开始以来,罗马人就见识了各种规模庞大的东方军队,但亚美尼亚人的暴兵能力,还是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过去,本都人依靠海运也只能维持8-10万人的总兵力。现在,走内陆而来的亚美尼亚人,居然号称25万人大军。
这个数字显然被严重夸大,因为负责后勤与开拓道路的部队也不过35000人。但与卢库鲁斯那种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后勤运作模式不同,提格兰军队的后勤力量都是由君主本人统一管理和强征来的,效率较为低下。他们的存在本身,也意味着需要其他人为他们提供后勤支持。何况,亚美尼亚人也没有本都人的庞大海军,所有军需都必须由士兵携带或从山路送来,之多只能保持不超过12万人的规模。
【正在构筑围城工事的罗马人】
战役前夕,提格累尼斯二世曾经向自己经验丰富的老丈人请教对策。刚刚从软禁中被释放的米特拉达梯六世告诫他,不要与罗马军队进行正面交战,而应该用骑兵和城防来进行拖延战术。为此,重新收拢残兵的本都国王,还特意派出一支骑兵部队去增援亚美尼亚人的战斗。提格累尼斯二世却对他的建议,嗤之以鼻。
出于谨慎或是不自信,亚美尼亚军队没有马上进行作战,而是与罗马人隔河对峙。提格累尼斯二世幻想依靠军队的规模,逼迫对手主动撤退。他麾下不仅有阿迪亚贝尼与米底来的援军,还有大量从高加索山区和里海游牧部落那里招募的军队。结果自然是将领们在战前会议中吵作一团,不是自吹自擂,便是彼此恶语相向。事情到了这一步,他自己恐怕也不太愿意轻易出阵。为了展现自己的强大与雄主风范,只能略带讽刺的称敌人军队数量太少,作为外交使团又人数太多。
在罗马军队一边,大部分将领也不愿意在陌生环境下,同庞大的敌军开战。不少人担心遭到城内外两股敌军的前后夹击,劝说卢库鲁斯撤退。但卢库鲁斯却决定尽快与对手接战。作为后勤高手的他,非常明白敌人的现实困境。亚美尼亚人的按兵不动,也暴露了提格累尼斯二世对正面交战结果的担忧。
【习惯于在海外长期作战的罗马士兵】
山谷间的死亡陷阱
【高声激励士兵的卢库鲁斯】
10月6日,卢库鲁斯留下6000罗马人和一些同盟军围城,自己亲率剩下的6000军团步兵列阵。负责支援的其他盟军,也不过1000多骑兵和1000名弓箭手与投石兵。为了迷惑对手,罗马军团的24个中队,主动后撤。提格累尼斯二世的营地就位于东侧的山坡上,将这一幕看的清清楚楚。他马上调集来自高加索与里海沿岸的游牧骑兵,对罗马军队进行追击。同时,庞大的亚美尼亚步兵部队,也准备在山下的河岸一侧展开。但负责断后的部分罗马骑兵,却突然掉头反击。这些来自意大利的战士,用短距离内的冲锋,就击溃了还在射箭的游牧对手。原本正在后撤的罗马步兵,也立即完成了全军转身,向河的东岸杀来。
【提格兰诺塞塔战役中的机动与布阵】
提格累尼斯二世见状大为震惊,立即下令全军离开山坡附近的营地展开。他将数万模仿马其顿方阵的重步兵放置在队伍的最当中位置,并在两翼部署了阿迪亚贝尼和米底的步兵部队。位于左翼的前者,在塞琉古帝国统治时期,接受了部分模仿罗马军队的改革。负责右翼的后者,则在依然使用传统的波斯步兵战术。由于不同于组成庞大方阵的亚美尼亚步兵,所以被很多罗马人视为与自己类似的中队编制。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两位附属国君主率领的具装骑兵部队压阵。提格兰二世的亚美尼亚本部骑兵,则随自己一起构成了总预备队,继续占据原先的山头位置。
【亚美尼亚人的马其顿式方阵】
卢库鲁斯利用敌人的全军出动,迅速摸清了对手的兵力布置。他随即将骑兵撤回两翼,下令步兵全速推进。由于亚美尼亚人在第二线位置还有大量的弓箭手存在,他要求全军以最快速度进行贴身肉搏,避免在敌人占绝对优势的远射火力下运动。同时,他将骑兵分组使用,要求他们迂回到侧翼的山地,夹击敌军两翼后方的重骑兵。完成这些部署后,他亲自率领第二线步兵,进行大范围机动。准备利用战场附近的群山小道,偷袭提格累尼斯二世本人所在敌军总预备队。
就这样,原本还自信满满的提格累尼斯二世,在自己选择的有利位置,目睹了不可思议的惨败。罗马步兵的迅速冲锋,让刚刚完成整队的亚美尼亚人措手不及。混乱的弓箭手队伍还来不及弯弓搭箭,罗马人的标枪就已经落入了前方的重步兵方阵。由于战场空间极其有限,各民族的单位在缓慢的协调中,就遭到了猛攻。庞大的数量优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毫无作用。双方很快就陷入了混乱的僵持。
【冲锋中的罗马军团步兵】
来自比提尼亚和加拉太的骑兵,都非常熟悉山地环境下的机动作战。他们利用对手缓慢展开的时间,成功迂回到战场两侧的山地。当敌军的具装骑兵进入平地,他们从高处突然冲下。由于地形限制,米底与阿迪亚贝尼的重骑兵都排列过于紧密。在遭到山地骑兵的熟练突袭后,乱成一团。一些人企图调头撤离,却因为过重的马甲而被轻易追上击杀。其他人则本能的向前狂奔,一头撞入了己方步兵的队伍。
【熟悉山地作战的加拉太骑兵】
卢库鲁斯亲率的二线步兵,在迂回到提格兰本人所在的山头后,发现大量的辎重部队还位于山脚位置。罗马人不经整队,就杀了过去。这些被亚美尼亚国王强征来的民夫,根本经不住正规军的猛攻,丢下辎重后一哄而散。卢库鲁斯又让手下暂时不要忙于抢劫,朝着山头冲去。提格兰二世已经和他的骑兵也被这样的突袭所打懵,很多人来不及调头就被罗马人用重标枪捅杀。更多人也像他们在两翼的同僚一样,不顾一切的冲向了身前的步兵队伍。
【冲下山坡的亚美尼亚具装骑兵】
知道自己大势已去的提格兰二世,开始设法从死亡包围圈中逃走。他先将王冠戴到一个儿子头上,希望后者成为他的替身。在发现这个逆子不堪重用后,又找来自己最信任的奴隶去充当影武者。
【罗马军团步兵与他们的同盟军】
在他忙着为自己的身家性命花心思时,庞大的亚美尼亚大军,已经在罗马人的包围圈中,血肉横飞。大纵深的方阵和行动迟缓的骑兵一起,被挤在越来越小的空间内,动弹不得。罗马军队则在外侧不断砍杀面前的受害者,逼着更多人成堆积压在一块,相互践踏。人与马匹的绝望嘶吼,响彻整个山谷。
【罗马军队一边的比提尼亚同盟军】
泥足巨人的塌陷
【亚美尼亚人的军事精华在几乎全部消灭】
数小时内,庞大的亚美尼亚大军就毁于一旦。提格兰二世利用混乱场面,终于逃出生天。但数万为他的霸业而奋战的士兵,已经命丧当场。两个被他安排上王位的属国君主,顾不得宗主的威严,争相向罗马军队投降。提格兰诺塞塔城内的守军,依然坚持了几天。但作为希腊人的曼西阿斯,却开始怀疑起那些从卡帕多西亚和乞里西亚来的希腊部队。他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些人可能第一个放弃战斗。于是,他带着亚美尼人,将这些城里最有战斗力的士兵缴械。害怕受到屠杀的希腊士兵,转而用木棍自卫。当处决他们的蛮族士兵到来后,被希腊人用木棍打的丢盔卸甲。重新武装起来的希腊雇佣军,迅速占据了城市的一片区域,并向城外的罗马人投诚。于是,原本还能坚持许久的亚美尼亚王都,也被罗马人轻易攻克。
【来自卡帕多西亚与乞里西亚的希腊雇佣军】
提格兰诺塞塔的惨败,不仅让提格累尼斯二世的主力军队被摧毁,也让他的霸业戛然而止。此后,原本趾高气扬的大王,只能以一个骑兵将领的位置为老丈人米特拉达梯打下手。但刚刚完成重组的本都军队,根本无法挽救他的帝国。卢库鲁斯则一路杀入他的本土,并且南下叙利亚地区,将留在各地的亚美尼亚王室军队歼灭。受到鼓舞的部分亚美尼亚贵族与叙利亚希腊人一起,很快就脱离了提格累尼斯二世的控制。昙花一现的亚美尼亚帝国,被迅速瓦解。
其实,纵观亚美尼亚人与罗马冲突的全过程,泥足巨人的本质是早已暴露无遗。提格累尼斯二世的暂时成功,促成了他对投机取巧的依赖。但他本人在各方面的才能,都不足以去实现心中的巨大野心。相反,一系列内部问题还有力牵制了他的战略决策。当罗马人成为足够强势的外力进入后,这些内部问题也就纷纷暴露出来。战场上,提格兰的大军就如同所有的东方帝国军队一样,习惯于依靠数量优势而非质量实质。
相比经常还能获得小规模胜利的本都人,他们的军队在训练与指挥上,都更为孱弱不堪。本都人可以利用大量希腊化人口来担任军队的合格主力或军官,亚美尼亚人却只能依仗山地蛮族来进行粗糙而无效的模仿。这不仅解释了为何本都人可以与罗马周旋许久,而亚美尼亚人则只会在混乱中被一击而亡。更说明了军队乃至其依附本体的差距,是无法通过堆砌数量和简单模仿来填平鸿沟的。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