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赋策论到八股截搭题,为什么古人吐槽小考尤难,大考愈易?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从诗赋策论到八股截搭题,为什么古人吐槽小考尤难,大考愈易?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自然也各位学子少不了对高考试题的吐槽,毕竟高考本就是盛产偏题怪题的产地。其实不独是我们现在学子,古代科举的偏题怪题更是让答题者欲哭无泪。这种题型就是科举八股文中的“截搭题”。

科举由隋文帝开创,并在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实行,从唐宋到明清,直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实施最后一场科举考试,一共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前期科举考试形式较为多元,诗词,策论,经义都有涉猎。

null

只是这些考核方式都很难有固定的评价标准,徇私舞弊的空间也更大。因此明代成化以后,都逐渐被有极高格式要求的八股文取代,所谓“八股”是一种文章体制,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

八股的题目一般都是选用“四书五经”里的字句,而内容则必须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准,效仿圣人注言,也就是“代圣贤言”。由于八股格律要求极高,个人也很难自由发挥。其优劣也可以较为直观的表现,因此在明前期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平。

但其他问题也出现,传统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加起来也不过十数万字。而明代的科举又异常复杂,从县试,府试,院试的童子试,到乡试,会试,殿试,一个士子想要考取进士,通常要经历六种等级的考试。”四书五经“上整段整章的句子,前人几乎都出过题目。也难免会有考生默记了佳作,而考官却疏忽的情况发生,因此为了杜绝这种情况,“截搭题”这一题型就此而生。

null

所谓“截搭题”就是割裂经文,变化制题方法而成。这样说或许不够直观,例如正常的八股题目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考生只要读过《论语-学而篇》,了解朱子集注并理解其意义就可以审题答题。

“截搭题”则是强行载搭成题,例如明代就有以“好古敏以求之者”为题,就是将《论语-述而》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截取成题,同时根据不同的截取法,又分成了分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

考生需要从这些似是而非的句子中,迅速的找到其出处,从中找出内在联系,并言之有理,这种难度可就成倍的增加了。但这种截搭题相对而言,只能算作较为简单的题型,因为只要是熟记“四书五经”的考生,往往可以迅速的恢复原题并进行破题。

null

如果碰到题目是“皆雅言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这样的,那么就是任你才高八斗也只有傻眼了。其中“皆雅言也”是《论语-述而》的“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的后半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则来自《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的首句,这种全无逻辑联系,相互完全不存在的联系的题目,则被称为“隔章无情搭题”。

考生不仅需要迅速的识别题目的所在,还要找出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极短的时间里写出一篇言之有物,符合制式的八股文章。这种题型的难度可想而知,对

null

考生而言几乎称得上是摧残。

通常来说,截搭题一般都是在童生试中,也就是县试、府试、院试三场,而乡试、会试这三场大考大多“每出大题,较为整齐”。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童子试相比大考,考试更加频繁,人数也相对较少,而出题则也可以别出心裁的出一些。

相比于大题,截搭题更考验考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临场发挥,因此对于一些敦厚务实,不善奇变的考生而言,无疑是无字天书。针对截搭题的难度,明朝一位饱受其苦的进士就曾写诗感叹道:

县考难,府考难,院考尤难,四十二年才入泮 

乡试易,会试易,殿试尤易,一十五月已登瀛 

在现在很多人看来,八股取士是不折不扣的封建糟粕,而截搭题这种视国家考试为儿戏的做法,更是让人所不能接受。但是如果将其一分为二的看待,八股在一定时期内是发挥了它的积极意义的,而截搭题也有它必然出现的原因。

null

《儒林外史》中写道:”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摑一掌血。”由此可见,八股的技巧要求之高。

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其实一味的将我国古代科举的异化归结于八股取士,无疑是有失偏颇的,终明一代几乎所有的名臣都是通过八股选拔的,这些名臣并没有因为受到八股的束缚而一事无成。

只不过是在逐渐的演变中,八股原有的格律严谨变异化成了单纯的文字游戏,只讲形式而不顾内容,考生也本末倒置,一味的追求八股制艺,而忽视了现实。这才是八股广为后人诟病的最重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中国八股文史》,《八股文举例讲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