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义从,这支汉末幽州的胡骑克星,为何在大戟士面前一败涂地?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白马义从,这支汉末幽州的胡骑克星,为何在大戟士面前一败涂地?

null

null

编者按:近一段时间,冷兵器研究所已经通过《五部飞军,所当无前!这支吓破魏军胆的蜀汉精锐究竟来自何方?》和《他们才是长坂坡的真正主角:三国最强甲骑具装为何神秘消失?》两篇文章,介绍了三国时代的两支精锐部队——无当飞军和虎豹骑。本文则将继续介绍三国时代的另一支精锐部队——白马义从。

在山河板荡波诡云谲的汉末时代,公孙瓒无疑是典型的对胡鹰派。他与鸽派的幽州牧刘虞不同,反对安抚胡人,一旦要与胡人作战,就慷慨激昂,如同即将斩杀仇敌一般。

null

▲汉末豪杰公孙瓒

虽然刘虞更得胡人爱戴,但有意思的是,公孙瓒麾下的王牌部队“白马义从”当中,也颇有胡人勇士。唐太宗曾经说过——“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这话固然有大汉族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但也体现于古代胡族看重勇士,比起德泽,很多时候暴力和武功更能令他们倾心推戴。

null

▲善骑射的乌桓人

在东汉时代,“义从”多指归附朝廷的外族,但亦有自愿从军者之义。公孙瓒与乌桓交战多年,麾下当然吸纳了不少崇敬其武勇韬略的胡人,以乌桓人为主,也应有鲜卑、匈奴、羌等其他种的胡人。但公孙瓒既然是对胡作战的鹰派,且白马义从并不称为“义从胡”,这支军队中汉人应当还是占多数,而掺杂胡人精锐于其内。

null

如果说虎豹骑是汉末最精锐的冲击骑兵,那么白马义从无疑是汉末最精锐的射击骑兵。他们都是在幽燕之地精心选拔的胡汉勇士,总共数千人,皆多力善射,马术精湛,清一色骑白马。在古代,白马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祭祀或会盟时往往杀白马祭天。而白色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在明暗层次中最为明亮。

null

冷兵器研究所的《白马的皮肤其实是黑的?趣谈古代精锐骑兵爱骑的白马》一文也曾提及,白马其实是年龄在6、7岁毛色已经褪色的青马。这个年龄段的战马经过长期训练,配合骑术精湛的骑手,属于战斗状态最好的巅峰组合。而且拥有大量白马,说明拥有大量的马匹储备,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展示与宣传。所以公孙瓒率领白马义从与胡人作战时,象征上天力量的清一色白马反射着太阳光,似洪流一般扑向敌人,仅仅是威慑效应就能让胡骑心胆皆丧。

null

▲白马骑士有着很强的视觉震慑效果

而幽州处在胡汉交界的边境地带,东临沧海,气候相对湿润,燕山南北有大片肥美草场,出产良马。幽燕之中,也多有剽勇善射的轻侠少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两汉之交的乱世中,渔阳、上谷两郡的突骑就曾在帮助刘秀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有突出表现。作为典型的精锐射击骑兵,白马义从的战术与胡族骑兵很相似,远战以弓矢,近战以马刀和短矛,聚如雷霆,散如云烟,奔驰如风雨,擅长以疑兵诱敌。

null

▲汉末的骑射游侠儿

在马镫尚未发明的时代,这样的作战方式再正常不过。但与典型的游牧式军队相比,白马义从拥有着更好的组织纪律,能够在特殊情况下不计伤亡发起舍命突击。同时,汉末三国也是冲击骑兵大发展的时代,公孙瓒本人就以擅长手持长矛冲杀著称。白马义从虽然都是轻甲骑兵,但也擅长马上冲击和格斗作战,在与胡骑作战时,就拥有了关键性的近战优势。白马义从的近战格斗能力,令组织性薄弱的游牧骑兵极为恐惧。乌桓人被公孙瓒打得屡战屡败,既仇恨又恐惧,互相告知一旦见到白马骑兵出现马上逃走。只能在箭靶上画公孙瓒的图样用来驰射泄愤,射中者都口称“万岁”,仍显得对公孙瓒敬畏不已。

null

与中原军队作战时,白马义从则体现出典型的骑射优势。初平二年(191年),公孙瓒率领步骑两万与多达30万(包含辅兵和随军家属)的青州黄巾作战,在东光南大破青州黄巾,斩首三万余。青州黄巾军弃辎重,奔走渡河。公孙瓒等他们过到一半时出击,再次大败黄巾军,死者数万,俘虏七万余人,车甲财物无数。完美的半渡而击,体现出射击骑兵机动性极强,适合突击的特点。而如此大的歼敌数量也非纯粹的冲击所能做到的,必然是使用典型的骑射战术,以飞骑缭绕敌军方阵,以少围多,箭阵如雨,令其自溃,而后纵骑蹂躏,使之自相残杀。

null

▲青州黄巾并非不堪一击的鱼腩部队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黄巾虽然作为农民起义军,组织度不是很高,容易被骑射战术击破,但也说不上鱼腩部队。被公孙瓒打残之后,这支军队又流窜到兖州击杀了兖州牧刘岱,而后与曹操作战,破解了曹操的奇兵,将曹操一度打得惨败,曹操的亲密战友鲍信为了救曹操而战死。在击败了青州黄巾之后,曹操以此为基础组建了著名的青州兵。在无马镫时代,精锐的步射力量往往是射击骑兵的克星。正如赢得卡莱之战的帕提亚骑兵,却在与携带大量弓弩手的安东尼交战时屡战不利一样。在与宿命之敌袁绍的界桥之战中,公孙瓒和他的白马义从遭遇到了致命的惨败。

null

▲界桥之战中的公孙瓒军

公孙瓒骑兵以白马义从居中,其他骑兵在左右。接战之前先射箭压制敌军,右翼射击袁绍军左翼、左翼射击袁军右翼。袁绍军的应战策略是:麹义的八百“先登”和一千强弩兵配置在袁绍主力步兵之前。公孙瓒遂试图先消灭这支突出的小部队,“放骑欲陵蹈之”,指用骑兵冲击和踩踏步兵,这已是当时标准的冲击战术。麹义步兵在以前与羌人的战斗中,已经积累了应对骑兵冲击的战术:先靠盾牌防御敌军的箭雨,待敌骑冲近时再发起冲锋,弩手同时向敌骑射击,终于挫败公孙瓒骑兵的冲击。

null

▲袁绍军大戟士阻击白马义从,值得一提的是“大戟士”并非袁绍军独有兵种而是汉末常见的近卫步兵

我们可以看出,袁绍击破公孙瓒所凭借的是有精锐步兵掩护的强弩手,“大戟士”只是用于掩护射击力量之用。白马义从是缺乏防护的轻甲骑兵,严格的纪律和阵型,反而导致了在被强猛的弓弩力量射杀时,不如典型游牧骑兵逃散速度之快,因此在袁绍军的打击下伤亡惨重。界桥之战并未毁灭白马义从,甚至袁绍在追击过程中差点被白马义从的溃卒所杀。但是冀州枭雄袁绍的指挥才能终究高一筹,其麾下精锐的步卒能完美执行经典的反骑射战术。在多次激战中,公孙瓒胜少败多,自焚易京,威震一时的白马义从也随着他们的主人调散在历史的尘埃当中。

null

▲河北霸主袁绍

而值得一提的是,公孙瓒派刘备支援陶谦时,刘备麾下有“乌丸杂胡骑”,不知其中有没有公孙瓒派出的白马义从。但这支部队在曹操军面前也未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null

▲先主刘备

由此观之,在成熟而训练精良的中原步兵面前,骑射型部队确实很难占到便宜。也无怪乎曹操要创建以具装骑兵为主的虎豹骑,以及当马镫在北方普及之后,诸胡也纷纷训练势若千钧的重装甲骑部队了。

①《后汉书·公孙瓒传》每闻有警,瓒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望尘奔逐,或继之以夜战。

②《英雄记》:胡夷健者常乘白马,瓒有健骑数千,多乘白马,故以号焉

③《英雄记》:因虏所忌,简其白马数千匹,选骑射之士,号为白马义从

④《史记·匈奴列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利则进,不利则退……善为诱兵以冒敌。故其见敌则逐利,如鸟之集

⑤《三国志·公孙瓒传》: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瓒乃退入空亭中,约其从骑曰:“今不冲之,则死尽矣。”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

⑥《后汉书·公孙瓒传》: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乃画作瓒形,驰骑射之,中者咸称万岁。

⑦《后汉书·公孙瓒传》:初平二年,青、徐黄巾三十万众入勃海界,欲与黑山合。瓒率步骑二万人,逆击于东光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贼弃其车重数万两,奔走度河。瓒因其半济薄之,贼复大破,死者数万,流血丹水,收得生口七万余人,车甲财物不可胜算,威名大震。

⑧《魏书》:太祖以贼恃胜而骄,欲设奇兵挑击之於寿张。先与信出行战地,后步军未至,而卒与贼遇,遂接战。信殊死战,以救太祖,太祖仅得溃围出,信遂没,时年四十一。

⑨《英雄记》:瓒步兵三万余人为方陈,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

⑩《英雄记》: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阵于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阵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义追至界桥;瓒殿兵还战桥上,义复破之,遂到瓒营,拔其牙门,营中余众皆复散走。绍在后,未到桥十数里,下马发鞍,见瓒已破,不为设备,惟帐下强弩数十张,大戟士百余人自随。瓒部迸骑二千余匹卒至,便围绍数重,弓矢雨下。 别驾从事田丰扶绍欲却入空垣,绍以兜鍪扑地曰: “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入墙间,岂可得活乎?” 强弩乃乱发,多所杀伤。瓒骑不知是绍,亦稍引却;会麹义来迎,乃散去。

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曲墨封,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