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艺术沾边·430》维也纳文青的咖啡乐园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与艺术沾边·430》维也纳文青的咖啡乐园

静笃君按:这里不仅是知识分子的俱乐部,更是一座“市民的忘忧宫”。

维也纳流传着一句老话:“逛咖啡馆是维也纳人的恶习。”因为在这座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古都,酗酒者和吸毒者并不算多,却生活着许多“逛咖啡馆成瘾者”。难怪维也纳人会把咖啡称为“无毒之醉”,他们喜欢泡在咖啡馆里,任时光飞逝。

▲ 版画《维也纳咖啡馆:文学家》(1911)

奥地利画家荣(M. Jung,1885-1915) 作

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在维也纳,士农工商五行八作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咖啡馆。来自蒂罗尔、波西米亚、马其顿等地的商人们可以在赛德尔咖啡馆会面;厨师厨娘们去米勒咖啡馆小聚;音乐爱好者们会到维甘德家的咖啡馆听音乐会。

▲ 油画《夜咖啡》(约1905)

瑞典现代派画家托尼曼(A. G. Törneman,1880-1925) 作

维也纳文艺青年们的咖啡乐园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文学家俱乐部”——葛林施泰德咖啡馆(Café Griensteidl),以及“艺术家大舞台”——史贝尔咖啡馆(Café Sperl)。

▲ 维也纳史贝尔咖啡馆内(2012)

建于1860年的史贝尔咖啡馆曾是一个奇特的历史舞台。一战之前,来这里品咖的客人不仅有画家、作家、建筑家、音乐家和演员,更不乏高级军官,其中甚至包括奥地利陆军元帅、奥匈帝国军队总参谋长冯·赫岑多夫伯爵和约瑟夫·斐迪南大公。这些历史人物都曾在史贝尔咖啡馆喝咖啡、读报纸,高谈阔论,畅想变革,将个人的政治观点融入对神父私生活和帝后宫中起居的八卦之中,难怪维也纳人将这些史贝尔咖客们谑称为“报博士”(Zeitungsdoktor)。

▲ 水彩画《维也纳葛林施泰德咖啡馆》(1896)

奥地利画家福尔克(R. Völkel,1873-1938) 作

维也纳的“文学家俱乐部”——葛林施泰德咖啡馆——建于革命前夜的1847年。在转年的1848欧洲革命中,葛林施泰德的思想家们将这里变成了和一样的“狂妄咖啡馆”(Café Größenwahn),这种狂妄源于咖啡馆里无处不在的自由主义气氛。

1848年,欧洲的咖啡馆几乎都变成了大谈国事的政治论坛,刚开张一年的葛林施泰德甚至一度被人称为“国家咖啡馆”,因为文学家和思想家们聚集在这里,举起了反抗君权独裁的自由主义金色大旗。

▲ 维也纳中央咖啡馆

1897年,葛林施泰德咖啡馆被拆除。此后,维也纳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转战到了中央咖啡馆(Café Central)。建于1876年的中央咖啡馆在十九世纪末成为了维也纳知识分子俱乐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文学家霍夫曼斯塔尔、卡夫卡、穆齐尔、茨威格等人都是中央咖啡馆的常客,他们中甚至有人将中央咖啡馆的地址作为自己的家庭住址印在名片上,还注明:“我不在中央咖啡馆就在去往中央咖啡馆的路上”。

▲ 维也纳中央咖啡馆内

奥地利小说家鲍尔嘎(A. Polgar,1873-1955)曾在《中央咖啡馆理论》一书中这样写道:维也纳的中央咖啡馆和其他咖啡馆不一样,中央咖啡馆是一种世界观,它的居民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对人的敌意与对人的渴望一样强烈,他们想要独处,却又需要社交,他们相知相爱相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