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苏辙的兄弟关系怎么样?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苏轼和苏辙的兄弟关系怎么样?

世上重亲情者,恐怕没有几个人可以比肩苏东坡;世上感情最好的兄弟,恐怕没有几个人可以超过苏轼和弟弟苏辙。

null

苏轼将最深的感情,给了他身边的亲人,这从他海量的诗文之中,可以一窥端倪。1075年,他的妻子王弗去世十年,苏轼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词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怀人之作,此词为历代精品,这首词也成了苏轼最感动人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时的词人陈师道评价此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实为传世之作。而成就这样的作品,没有深厚的夫妻感情,没有对妻子的刻骨之爱,恐怕是难以写出的,至少不能写到这般感天动地。

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也是“谁无兄弟,如足如手”,也是相互关心、相互依赖、相互支撑,人间少有的。有人这样评价苏轼、苏辙兄弟关系:“在中国伦理道德之邦,兄弟相亲相爱相知相念之乐,未见过‘二苏’者。特别是比起曹丕与曹植、鲁迅与周作人两对兄弟来,这种优势更加明显。苏家兄弟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子由(苏辙字子由)一直跟其兄学习,未曾有一日分离。子由曾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东坡对弟弟,不但是同学,而且是良师。他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兄弟二人是同科进士,同年步入仕途。两人的政治思想大致相同,宦海沉浮的荣枯相同,变法斗争中共同进退……”

null

兄弟二人可谓同知、同学、同进、同退,有福共享,有难共担,尤其后来在政治上不顺,二人共逐蛮荒之地,内心皆遭受极大打击,兄弟俩却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互相思念,是相互的感情,帮助他们走过了人生的逆境,度过了内心的煎熬。

兄弟感情如此深厚,便经常书信来往,思念的诗词不断,苏轼给弟弟写的诗词,也有很多成为了千古绝唱,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怀念弟弟苏辙写的词《水调歌头》更是天下闻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null

有人说:“此词一出,余词俱废!”为什么会写得这么惊人的好?当然是因为感情深啊。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