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也有被“打脸”的时候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鲁迅也有被“打脸”的时候

原创-NO.1176

作者:霍小山

 审核:喵大大     编排:杜大大

谁也没想到,鲁迅先生在21世纪突然又红遍天下。

鲁迅成为新一波的网红,不止因为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更重要的是人们看到了他作为一个斜杠青年,又兼具流量大V的潜质。批政府、怼文坛、讽报社、做设计,鲁迅先生要是开设微信号,绝对篇篇10万+。

只是人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总是怼人,难免有怼错的时候。比如说今人熟知的故宫文物南迁这事,鲁迅先生当年的批判质疑就有点“打脸”了。

1933年1月,贪得无厌的日本军队侵占山海关,兵临千年古都北平城下,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危机面前,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国民政府决定将故宫的文物南迁,避免日后可能被日本掠夺,或是被战火摧残。

1933年2月6日至5月15日,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等单位的19557箱文物在军队荷枪实弹的保护下分5批南迁。

其中故宫文物13491箱,包括书画近9000幅,瓷器2.7万余件,铜器、铜镜、铜印2600余件,《四库全书》等各种文献……

然而,就在故宫文物南迁之前,却有很多人明确表示反对

有人要求将故宫的文物拍卖换钱,购买500架飞机用于抗日;有人认为应该通过国际干预来保障中国的文物安全;有人提出““要抵抗么?先从具有牺牲古物的决心做起!”;还有人提出,故宫的文物应该与北平共存亡······

这种种反对意见,要么是书生的迂腐之见,要么就是愤青的偏激之语,没有一丝一毫对中华文明存续负责任的态度。

他们似乎忘了,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滚滚浓烟,以及抢夺中国文物的疯狂之举;他们似乎忘了,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政府制定《战时清国宝物搜集办法》时的诡异笑容;

他们也没有注意到,日本人在听说故宫文物将要南迁的消息时,立即在报纸上发表如下言论,“此等宝物,由中国国家或民族保管,最为妥当,诚为当然之事。然现处政局混沌状态中,由最近之日本民族代为致力,以尽保管责任,盖亦数之自然也。”

火烧圆明园,殷鉴不远,可是很多人却视而不见。日本人野心昭昭,可是很多人却充耳不闻。他们坚持己见,甚至有人放话说他要炸了运送文物的火车车厢。

出于历史使命感,鲁迅经常感叹中国人的健忘,对于集体记忆,不是国家有意识的将它抹平,就是整个社会无意识的遗忘。那些反对故宫文物南迁的意见,就是典型的集体无意识的产物。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鲁迅

一、鲁迅怀疑文物南迁的真实动机

1933年2月6日,鲁迅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崇实》一文,表达了他对故宫文物南迁的看法。

首先,他认为这次故宫文物南迁,不论是赞成派还是反对派,都各有各的道理,很难说谁对谁错,“发令的有道理,批评的也有道理,不过这都是些字面,并不是精髓。”

鲁迅与其他人不同之处在于,他怀疑国民政府让文物南迁的真实动机,“说一句老实话,那就是并非因为古物的“古”,倒是为了它在失掉北平之后,还可以随身带着,随时卖出铜钱来。”

也就是说,国民政府让文物南迁,可能并不是为了要保护这些文物,而只是为了日后可以把这些文物变卖,中饱私囊,贪污腐败。讲白了,在鲁迅的眼里,国民政府的这些官僚,跟当年盗挖东陵文物的孙殿英同志没什么区别。

▲正在装箱准备南迁的文物

因为当时国民政府在动员故宫文物南迁的同时,还同时下了一个命令,就是不允许北平的大学生逃难。

1933年1月28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电令北平各大学:“据各报载榆关告紧之际,北平各大学中颇有逃考及提前放假等情,……查大学生为国民中坚分子,讵容妄自惊扰,败坏校规;学校当局迄无呈报,迹近宽纵,亦属非是。”

鲁迅对此继续从动机出发,来分析根本原因,“大学生虽然是“中坚分子”,然而没有市价,假使欧美的市场上值到五百美金一名口,也一定会装了箱子,用专车和古物一同运出北平,在租界上外国银行的保险柜子里藏起来的。”

鲁迅的死对头郭沫若曾经把鲁迅描绘成极端仇视青年的“老头子”,这个“老头子”总是喜欢叫喊“杀呦!杀哟!杀尽一切可怕的青年,而且赶快!”从鲁迅关心北平学生是否可以逃难的事实来看,郭沫若的攻击毫无道理。

最后,鲁迅还改编了一下崔颢的《黄鹤楼》,用来讽刺故宫文物南迁——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故宫文物南迁西迁路线示意图

二、鲁迅为什么“怀疑”

鲁迅为什么会从动机上揣测国民政府将文物南迁的目的?其实很简单,鲁迅在北洋军阀时期写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一句话就是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鲁迅生逢乱世,他从小到大看到的,不是国内军阀混战,就是国外列强欺凌。中国在一步步的沉沦中,民不聊生,国将不国。可以说,在鲁迅的时代,中华民族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为了救国救民,他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为刀,希望能以文字的力量唤醒沉睡的中国人,让这个古老的国家重获新生。

可是,直到1936年鲁迅去世之前,这个国家也没见得焕发生机。相反,情况还在继续恶化,日本侵华的步骤正在加快,而国民政府却因为需要时间准备抗战,所以一直在委曲求全、任人鱼肉。

所以,这个国家当时不仅丢失了国土,也丧失了国格。

鲁迅对中国政府是一贯失望的,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满清政府,到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北洋军阀政府,再到丢失了东北的国民政府,在他的眼里,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货色。

它们腐败、无能、专横、独裁、无耻、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全是一丘之貉。对于这些扶不上墙的烂泥,鲁迅只得选择战斗。

鲁迅从来不怕战斗,他在给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信中说,“近来中国式的法西斯开始流行了。朋友中已有一人失踪,一人遭暗杀。此外,可能还有很多人要被暗杀,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活着。只要我还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

所以,当听说故宫文物将要南迁之时,敏感、激烈、随时保持战斗姿态的鲁迅很自然的做出惯性反应——国民政府肯定没安好心。

不过,后来的历史证明了,鲁迅这次说出去的话,真的被狠狠的“打脸”了。

▲1937年,第三批南迁四川的文物在川陕公路运输的艰苦状况

三、故宫文物没有被拍卖

鲁迅于1936年去世,故宫文物南迁之后所经历的事情,他已经无法知道了。

众所周知,故宫南迁的文物离开北京后,克服重重阻力,分三路南下,全面抗战爆发后又长途跋涉,迁往大后方四川境内。

在兵荒马乱的年月,这么大规模的文物运输,这么长距离的风雨之路,居然能够做到大部分文物完好无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奇迹的原因,既是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尽职尽责,也是护送官兵的尽忠职守,还也许是天佑中华。

只要这些文物还在,中华文明的元气就还在,中国就不会亡!

国民政府始终没有拿这些南迁的文物去卖钱,即使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蒋介石宁愿一而再再而三的低声下气的向美国请求支援500架飞机,也没有动过要把这些文物卖掉去换钱的念头。

正如国民政府和一部分有识之士所料,北平沦陷后,日寇肯定会穷凶极恶,抢劫中国的文化遗产。

七七事变后,日军数次强闯故宫,抢走大铜缸66座、元明清时期所造铁炮数尊、铜灯亭91个,作为制造枪炮的原材料。那些反对南迁文物的人,不知道后来会不会对自己当年的幼稚言论感到羞愧?

而国民政府之所以不同意北平的大学生逃难,我想,原因不太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没有文物古老,而是因为国民政府希望大学生们不要惊慌失措,应该继续留在学校学习,因为人才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早在1930年1月,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小学教师及各界人士书》一文,文中勉励师生努力读书:“所望我教师诸君,体念抗战时期国家社会之艰苦,认定教育本为清高之服务事业,奋发自来刻苦之精神,益为教民救国而努力。勿以一时之困穷,而动摇其志事;勿以功续之勿闻,而轻弃其职业。”

根据官方数据,从1931年到1937年间,中国小学生人数增长了86%,大学生人数增长了94%,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成绩。这可以解释后来为什么不让北平大学生逃难,因为蒋介石认为,大学生们不应该轻易的动摇意志,放弃学业。

纵观中国八年抗战,国民政府也没有因为大学生们“没有市价”,就让他们统统上战场去流血牺牲。

相反,国民政府一直很重视迁到大后方的学生们的人身安全和教育。直到1944年,蒋介石才发表了“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演讲,号召知识青年参军。

那个时候,中国大后方的兵员已经山穷水尽,连没有枪高的娃娃都被动员上了战场。为了坚持抗战,蒋介石已经没有办法,只能号召知识青年们参军报国了。

▲抗战后期,中国远征军里的娃娃兵

后来的历史,与鲁迅的判断截然相反。

但是我想,如果鲁迅地下有知,故宫南迁的文物没有被国民政府拿去拍卖,而是近乎完整的保存到今天,甚至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了“网红”,他一定会引吭高歌。

中华文脉没有断灭,中华民族也没有灭亡,他一定会很欣慰,欣慰自己被狠狠的“打脸”。因为被这样的历史“打脸",他不但感觉不到疼痛,而且会感到由衷的骄傲与自豪。

1、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3、(美)易劳逸《1927-1937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2年;

4、 欧阳道达 著 王硕 整理《故宫文物避寇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