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是西洋人在14世纪发明的?中国人玩“纸牌”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扑克是西洋人在14世纪发明的?中国人玩“纸牌”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null

​“锄禾日当午,手机斗地主”

如今,网络游戏实在太丰富便捷,以至于可以用泛滥成灾来形容。

有的人以此谋生,有的人以此打发消遣时间。

而此前流行了数百上千年的纸牌游戏——扑克,逐渐受冷落,已经开始慢慢淡化在年轻人的视野和生活里。

关于扑克的起源,史家一直存在争议。

比较普遍的说法认为,是由法国的塔罗牌演变而成。

塔罗牌是一种占卜用具,最早出现在埃及,十四世纪末传入欧洲。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美国人发明,最初叫“鬼牌”,后来传入欧洲,并由欧洲传到世界各地,而后开始广为流行。

事实上,扑克是由纸牌演变而来,纸牌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游戏之一。

早在西周时期,古人就用树叶做游戏。

《吕氏春秋》记载:“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周成王姬诵小的时候,和弟弟叔虞“削桐叶”。

null

​纸牌在古时候叫叶子戏、叶子格,关于叶子戏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朝。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陔馀丛考》一书中,记载了关于叶子戏、叶子格的考证记录,他认为叶子戏、叶子格,“即今之纸牌也”。

“唐国昌公主(同昌公主)会韦氏族于广化里,韦氏诸家好为叶子戏。”

这里说的是,唐懿宗的女儿同昌公主常常和韦氏族人聚会在广化里,韦氏家族喜好玩叶子戏。

《归田录》记载:

“叶子格者,自唐中世以后有之……唐世士人宴聚,盛行叶子格,五代国初犹然,后渐废不传。”

唐朝中期开始流行,贵族举办宴会,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盛传一种叫“叶子格”(叶子格类似后世的骰子格、升官图等游戏)的游戏,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依旧盛行不衰,宋朝初年逐渐失传。

十三世纪,纸牌游戏再度兴起,后传入欧洲,演变为扑克牌。

到了明清之际,叶子格游戏以另外一个身份依旧盛行,当时称作“马吊牌”。

“以《水浒》人分配者,盖沿其式而易其名耳。”

人们用《水浒传》的人物区分纸牌的大小,沿袭了唐代的游戏规则,只不过换了一种叫法而已。

每一副马吊牌有四十张,分为四类,上面绘有水浒人物、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图案。

民国时期,这类游戏就统称为纸牌了。

null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