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狱到人间——罗马奴隶的解放之路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从地狱到人间——罗马奴隶的解放之路

阶级流动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这些大众百姓所关心的话题,毕竟,不能实现阶级跨越,不但意味着普通人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意味着社会活力的缺失,前者尚且属于少部分人的事,后者就切切实实关系到每一位大众的利益了。因此,阶级流动性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成熟社会的标志,而这对于古代来说也是如此,尤其是尚存在奴隶制的文明,如果缺乏阶级流动,奴隶的反抗就会延绵不绝,普遍爆发在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奴隶起义便是绝佳例证。古典罗马持续了千年,没有阶级流动它是无法迅速扩张并维持下去的,那究竟罗马人是如何运作阶级流动的呢?就让我们从奴隶入手探寻个中奥秘吧。

null

【斯巴达克斯的起义是最为出名的一次】


罗马特色阶级社会

由于罗马是起源于意大利的一个城邦国家,所以它的阶级构成有着极强的地中海特色,它由公民——奴隶——外邦人构成框架,再在每一个分支内细化,比如罗马的核心群体公民,就划分成了贵族、骑士、自由公民和被释奴公民四个阶级。虽然罗马社会中的阶层数量不少,不过由于公民群体享受着崇高地位带来的权利,因此罗马的阶级流动实质上是围绕着公民群体在运转。

null

【罗马公民团体也分为很多阶级】

既然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公民和奴隶这二者的差异了。公民,这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称谓,最早见于希腊、罗马等早期民主文明之中,不过,公民的本质和起源却与民主无关,在希腊和拉丁语中,公民一词同城市的词汇同源,在实际的源头上,他们最早也是指城市的居民或者属于城市的人。因此,作为城邦国家的创始人,公民的地位崇高,普遍享受特权,就希腊人来说,参政议政便是最大最广泛的公民特权。

null

【希腊公民广泛的参政议政】

这对于同为城邦国家的罗马来说也不例外,甚至更进一层,作为一名罗马公民,除了参政议政的基本权利外,他们在经济和法律上都享有特权,比如随着罗马人在马其顿战争中取得胜利,公民被免除了直接税,又比如《铜表法》规定公民是未经审判不得处死的,最后公民只要在首都,还能领取救济粮和享受高位人士进行的赠赐、免费饮宴等福利,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特权阶级,反观奴隶,他们缺乏自由,如同牲畜那样被买卖,是主人的财产而不是一个人,保护自由人的法律也不能在他们身上生效,从事的也是诸如矿工这样辛苦而危险的工作,可以说公民和奴隶简直是云泥之别,所以,如何成为公民自然而然就成了奴隶翻身的关键。

null

【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自由的奴隶

幸运的是,在罗马为奴与给其他民族为奴有着极大的不同,同时代的各大文明几乎都蓄奴,但即便是开化、文明的希腊人,也都未给过奴隶任何融入自己的机会,更别提让他们加入核心阶级了,但罗马人却会给奴隶这样的机会。

null

【斯巴达人就不允许奴隶融入他们】

罗马人早在王政时代便开始使用并释放奴隶,由于罗马城是一个由众多外来人口组成的移民城市,所以历任国王们为扩大人力对外来人的待遇一向不错,普遍无歧视地给予他们公民权益,到第6任国王塞尔维乌斯·图里乌斯时期,扩张和战争导致人力需求更为迫切,于是奴隶也有了与自由移民一样的政策,只要那些被释放的奴隶愿意留下来,便可以申报自己的财产并按照财产等级被登记在罗马城的四个地区,从而获得完整的公民权益。此后,这一惯例便被保留下来,并随着罗马奴隶群体的与日俱增而变得司空见惯,当然,这也就造成了罗马社会当中,存在着一个数量庞大又极为特殊的群体——被释奴公民。

null

【塞尔维乌斯国王的头像】

被释奴顾名思义,由奴隶释放而来,这些幸运的奴隶要么是因为自己的忠诚而得到了奖赏,要么是攒够了赎金买到了自由,又或者是立功、被紧急征召入伍等特殊原因而解放,但不论如何,当他们通过最具权威的执杖仪式或主人的遗嘱又或者不拘泥于形式的简单宣告后,他们便在理论上打破镣铐,成为了一名罗马公民。由于奴隶数量的庞大以及战争的频繁,奴隶经常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得到释放,久而久之,被释奴便成为了罗马公民当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当他们实现阶级跨越后,不但成为高位人士所喜爱的助手,也如拉丁铭文所揭示的那样成为各种商业、行会的领头人或从业者,甚至像塔西佗所说的,其子孙后代有机会成为元老、骑士这样的高级公民,即便是混的比较差的贫穷者,也可以在首都领取公民救济粮,享受各项福利。

null

【古罗马船工、船主往往是被释奴】

不完全的公民

当然,被释奴们实现了向公民阶级的跨越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和生而自由的公民相提并论,罗马人对于出身一样有着根深蒂固的成见,所以,除了共和早期的被释奴外,罗马共和国和元首帝国时代的被释奴们并不能成为真正的公民,他们的权益受到种种限制,地位也远不及自由公民。这反映到现实当中首当其冲的便是他们的自由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一般来说,被释奴会被吸纳进主人的氏族,享有主人的氏族名,成为主人的被保护人,继续为主人效力,而对于未经执杖释放的奴隶就比较悲惨了,他们随时可以被主人收回自由。

null

【凯撒通过征服行动让许多人被纳入尤里乌斯氏族】

当然,即便你并未被收回你的自由并乐于为前主人效力,你也不能保护你自己的遗产不被强制掠夺,虽然在立法较早的《铜表法》中有对被释奴死后财产的保护,但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被释奴的遗产便无法被100%保障,根据当时法律的规定,他们在死后仍需将自己财产的一半交给自由前的主人。可能因为这一立法过于严苛,又或者确实产生了抑制奴隶释放的效果,到公元前2世纪时情况有所缓解,法律被修改为被释奴死后的财产只需要留给前主人一部分。当时间进一步推移,巴比法规定了只有财产达到10万塞斯退斯铜币,且只有不足3个子女的被释奴才需要将遗产分给主人,不过不管法律的立场如何变化,被释奴的财产无法得到完全的保护却是不争的事实。

null

【古罗马铜币】

如果说遗产不过是身外物,对被释奴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那么被释奴永远被区别对待就是不折不扣的降低生活品质了。被释奴在理论上是公民,享受公民的大部分权益,但他们始终因为自己名字的奴隶色彩而被标记出来,这在罗马历史的记录者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会非常自然的将被释奴的身份拿出来强调,偶尔还会对此鄙夷一番。当然,他们被人鄙视的现象并不只局限在知识分子的看法上,在参军的选择也是一样,根据规定罗马公民是可以到待遇更好的军团入职的,但这不适用于被释奴,他们只能被安排入首都的消防队或者待遇较差的辅助军,即便是皇帝亲自将其拉进军队,也会被发给与其他部队不同的装备,并被集中在一个单位里而不与自由人们混编。更为悲哀的是,这样的情况并不止针对普罗大众,就算是皇帝亲信的被释奴,也在暗地里被士兵们所不齿,派遣他们到来安抚士兵甚至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null

【军团士兵不是相当就能当】

总结

如此种种,都揭示了被释奴们在社会地位上的低下,不过所幸,这些色彩并非世世代代保留,被释奴的孩子不需要保留父亲的名字特点,具有希腊名字的父亲完全可以给孩子取个拉丁式的名字,这样,父亲的标签便不会钉在孩子身上,这也就是为何被释奴的子孙可以成为元老、骑士的原因。而且实际情况来看,掌握的财富和可以身居高位的机会也尽可能的弥补了鄙视的眼神,毕竟人们再瞧不起皇帝的亲信,也不能阻止他们依靠皇帝的权威而拥有权力。

null

【皇帝是亲信被释奴的重要依靠】

总而言之,罗马奴隶的阶级跨越虽然不能说从地狱直跨天堂,却也帮助奴隶们抵达了人间,这无疑为罗马人带来了不少的优势,首先它扩充了罗马的人力,罗马从公元前70年的90万公民人口暴涨到公元前28年的400多万,无疑和公民权的授予有着莫大的关联,而其中奴隶的释放有着不可忽视的比例,正如国外学者对罗马城墓志铭的研究所揭示的那样,7000块的墓志铭中,纪念被释奴的数量是自由人的三倍,足以说明被释奴对罗马人力增加的贡献。其次它缓和了奴隶与自由人的矛盾,而这样的矛盾在共和国末年曾经让罗马人焦头烂额,最终,阶级的流通促使罗马社会稳步的发展进步,那些奴隶通过自己在商业、手工业岗位上的努力而获得自由,间接的促进了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历代皇帝对奴隶释放虽然加以限制以避免骗取救济粮或者引起自由人的不满,但大体仍是支持奴隶释放的。

null

【罗马墓碑】

在了解了古罗马阶级流动的冰山一角后,我们不禁需要思考,社会是何其的复杂的,简单的对社会进行分析和划分显然对历史是不负责的,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奴隶制社会的全貌,以此态度来了解历史。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