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毛泽东在1970年的“五.二0”发出了什么震惊世界的号召?
1970年5月中旬,毛泽东在中南海住所“游泳池”的书房兼客厅里秘密会见了越南劳动党总书记黎笋。那时的毛泽东看上去身板子还硬朗,脸色也红润,常从眉宇间流露出人们最熟悉的睿智与慈祥。
中越有着“同志加兄弟”的亲密关系。两国领导人一见面就显得格外亲切,黎笋挽着毛泽东的手,一同走进客厅会谈。他们就当时形势双方关心的重大问题交换了看法。看得出来,黎笋非常急切需要得到中国政府从政治、人道乃至经济上的支持。
为什么黎笋要来中国寻求帮助?
这还要从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发生的推翻西哈努克亲王的政变说起。
政变是柬埔寨右派集团乘西哈努克亲王出访苏联之机在美国策动和支持下发动的。美国策动这场政变,目的是为了控制柬埔寨,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在柬埔寨建立亲美政权,摧毁柬越边境地区的“越共庇护所”,实现其从西部包抄越南南方人民武装,以扭转他们在越南南方的败局。
周恩来利用西哈努克亲王3月19日由莫斯科抵北京访问的时机,鼓励和支持他下决心同柬埔寨右派集团及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
西哈努克这位流亡国王在中国政府和周恩来的鼓励支持下,重新振作起来。5月4日,由他领导的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宣告成立,号召一切爱国力量团结起来在柬埔寨开展武装斗争。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救国战争很快在柬埔寨全面展开了。
与此同时,又发生的两个重要事件,第一个事件,印度支那三国联合起来扩大与巩固了反美阵线,第二个事件是恼羞成怒的美国加快了战争的进程和规模。
4月24日,越南、老挝、柬埔寨以及越南南方临时革命政府的最高领导人举行了印度支那三国四方会议。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三国人民在反对美国侵略,保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的正义斗争中要互相团结、互相支持、互相合作。我国政府立刻表明态度,就此发表声明,支持越南(北方和南方)、柬埔寨、老挝三国四方最高领导人会议。声明指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贯坚决支持印度支那三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并且把这种支持看作是自己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
到处横行霸道的美国大概没有想到,亲自导演的柬埔寨政变非但没有摧毁“越共庇护所”,反而将坚持民族独立,主张和平、中立的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推向了反对美国侵略的前线,公开和美国“叫板”。
六天后,4月30日,美国现任总统尼克松的直接反应就是宣布向柬埔寨出兵,企图通过发动直接战争,镇压柬埔寨人民武装和“清除”在柬越边境地区的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力量的“庇护所”,并将战火烧到老挝境内。
美国自从1961年入侵越南,扶植起南越傀儡政权,派出军队达五十万人之多,对越南北方狂轰滥炸六年之久,所支出的巨大军费已造成国内庞大的财政赤字,战争烽火燃烧了十年。新任总统尼克松原想通过扩大战争来解救美国的困境,谁料,美国将战火扩大到了整个印度支那之后,不仅激起了印支三国人民同仇敌忾地开展抗美救国的决心,自己国内民众反战情绪也日益高涨。美国非但没有走出困境,反而陷入了更大更深不能自拔的“战争泥潭”中。
黎笋就以上两件事向毛泽东详细介绍了目前印度支那抗美救国的形势。
对于越南和印度支那形势及国际形势的发展,毛泽东成竹在胸,他将自己精辟的论点和英明的预见交给来寻求帮助的越南客人。
毛泽东充满了自信。他说:“从当前的总体形势看,一个反对美帝国主义的高潮已经出现。提出‘反对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口号更加符合实际,更易为国际朋友所接受,也更能动员世界人民掀起反对霸权主义斗争的新高潮。”
毛泽东与黎笋的谈话可以概括为一个态度两个论断:
一个态度:坚决反对美国扩大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战争;支持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反对美帝及其走狗的斗争精神;支持印度支那三国联合声明,支持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领导下的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成立;支持美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两个论断:一是“战争引起革命,从而达到革命制止战争”。从国际形势的总体看毛泽东认为: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各国人民必须有所准备。但是,他感到世界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也在发展。通过世界人民的斗争,新的世界大战有可能被制止。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力量在壮大发展。
毛泽东这个“革命制止战争”论点是他战略思维中一个重要观察思考的问题。
再一个论断就是著名的“谁怕谁”的理论。
毛泽东认为: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越南人民、老挝人民、柬埔寨人民、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怕美帝国主义,而是美帝国主义怕世界各国人民,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世界上许多事实都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毛泽东这个“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的论断在越南和印度支那人民抗美救国战争实践中得到了证实。
此时此刻,中南海游泳池里小小会客厅,就是影响全球政治风云的一个支点,毛泽东闪动着高瞻远瞩的目光,凝练着高超的战略思想。以他不服输的姿态迎击国际强大霸权势力的挑战和进攻。
毛泽东这次秘密会见很快变为了公开声明,即著名的“五二0”声明。
毛泽东的“谁怕谁”论断对数百年饱受帝国主义侵略欺负的中国人民是一个极大的激励与鼓励。一场支持印度支那抗美救国战争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起来。
为了配合印度支那人民的斗争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战运动,周恩来总理准备部署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盛大群众集会,请中央领导同志发表讲话,会后再举行群众游行的大型声援活动。
至于谁讲话?讲谁的话?周恩来一直在考虑。恰好毛泽东同黎笋的谈话,让陪同在场的周恩来很受启发。会见后,周恩来马上将谈话记录整理打印成文,交给了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他对乔冠华说:毛主席同黎笋的谈话十分精彩,将毛主席谈话的有关内容加以集中,加个开头、结尾,个别语句之间加点衔接词,就是一篇浑然一体、气势磅礴的声明。
乔冠华不愧是个才子,接受起草“毛泽东声明”的任务后,按周总理的交待很快理出一个思路。一瓶茅台酒再加一宿不睡觉,伴随着窗外的曙光,乔冠华在标题为《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声明稿上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周恩来马上将声明稿送毛主席处,由他亲自审阅。毛泽东对乔冠华一蹴而就完成的声明也十分满意,签上了“同意”的字样。
后来有人将毛主席同黎笋的谈话记录与“五·二0”声明作了对照,感到毛主席的谈话不仅思想深邃,哲理丰富,而且出口成章,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号召力;乔冠华笔墨虽然不多,但他的文采使毛主席的内部谈话变成一篇公开的声明,声明稿中不仅完整地保留了毛主席谈话的原意和原句,甚至原来的语气(例如毛主席在谈话时问的“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等,声明中都原话照用);而且使得庄严的文件中洋溢出清新的文风。
周恩来有“声明”在握,决定于5月20日正式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公开发表.
这一天下午两点,毛泽东率政治局常委和在北京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和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西哈努克及夫人,一同出现在城楼上……
顿时天安门广场成了群情激昂的浩大海洋,极目远望,广场上人山人海,彩旗飞舞,反美、反战的大幅标语铺天盖地,人们高呼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声此起彼伏,惊天动地……
大会由周恩来主持,宣布林彪宣读经毛泽东亲自审阅定稿的《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声明。
林彪音经过麦克风的传递,在整个广场上空回荡: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出现一个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及其追随者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各国人民不断地用革命战争打败侵略者。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各国人民必须有所准备。但是,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
中国政府空前的强硬,让全世界都看见,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不是用交涉、要求、抗议的字眼对待美国,而是指名道姓地要“打败”它!
宣读声明后,群众开始游行,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兴奋地看着沸腾的人群……
这样的场面,首都人民并不感陌生,时间推到五年前的 1965年2月10日,天安门广场就举行了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的集会。 那次集会人数有一百五十万人之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与北京军民一道声讨美国侵略罪行,坚决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当时,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上,吼声震天动地,红旗高高飘扬,标语处处林立,十多个巨大的红色气球在广场两侧腾空而起,上面悬挂着醒目的巨幅标语。天安门城楼前还有一幅长达几十米的标语牌,上面写着:“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帝国主义从越南南方滚出去!从印度支那滚出去!从亚洲滚出去!从非洲滚出去!从拉丁美洲滚出去!从它侵占的一切地方滚出去!”
所不同的那次是“美帝国主义滚出去”,而这次是“打败美帝国主义”。从“滚出去”到“打败”,表达了毛泽东对美国越发强硬的态度。
蔑视强权,不畏强势,渴望挑战,这是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
这次集会之后,印度支那国家把中国看成最可靠的大后方,他们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和支持。原来惧怕霸权大国的中小国家也受到鼓舞,在他们心目中,毛泽东正迈着巨人般的步伐走向世界。
“五·二○”声明是毛泽东晚年发表的一篇著名讲话,尽管今日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再次重温这篇重要的文献,不仅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从心灵上仍然感到强烈的震撼!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