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配图 唐 韩滉《五牛图》及局部
《五牛图》为黄麻纸本画作,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又称为《唐韩滉[huàng]五牛图》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五牛图》画作中线条流畅,用笔疏密有致,牛的形象鲜活生动,形态各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舔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
五牛的背后没有山川等背景,给观赏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五牛图》的作者为唐朝宰相、著名画家韩滉。
韩滉,字太冲,京兆长安(今属陕西西安)人,唐代宗时期的宰相,历任
主簿、节度判官、殿中侍御史、尚书右丞等官职。
泾原兵变期间,韩滉任职浙江东西观察使,安抚百姓,平均赋税,郡内局势稳定,同时训练士卒,秣马厉兵,保全了东南之地,为朝廷运输粟帛等物资,颇受皇帝的信赖和倚重。
贞元元年(公元785年),韩滉升任江淮转运使,贞元二年受封晋国公,不久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韩滉精通书画,草书学草圣张旭笔法,画作得南朝大师陆探微真髓,擅长画农家风俗景物,尤其偏爱于描绘牛、羊等动物。
元代画家赵孟頫评价——“五牛神气磊落,稀世名笔。”
从《五牛图》的题跋来看,这幅画作从问世到南宋时期,一直收藏在皇宫内府,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均留有题跋。
元朝时期,先后收藏在赵伯昂、赵孟頫、元朝某太子的手中。
明朝时期,此画被著名书画鉴赏家项元汴收藏。
清朝时期,《五牛图》从求是斋主人汪氏、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等私人手中转手,后期再度传入皇宫,新主人为乾隆皇帝弘历。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掠走,从此下落不明。
直到五十年后,《五牛图》出现在了香港,被实业家吴蘅孙购得,后因其濒临破产,决定出售。
几经辗转,至1977年,《五牛图》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当时已经布满灰尘,多处洞蚀。
经修复专家孙承枝等人重新整修装裱,再现了绝世名画的昔日风采。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