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历史研究】国际贸易、技术溢出与TFP趋同:来自OECD国家135年的证据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量化历史研究】国际贸易、技术溢出与TFP趋同:来自OECD国家135年的证据

关于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的技术溢出是否有利于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同研究莫衷一是。已有文献因数据量较小,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使用专利指标和重新定义的TFP指标,构建了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在1870-2004年间的数据集,检验了国际贸易所产生的技术溢出与TFP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TFP增长与技术引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过去一个世纪内TFP增长的93%完全来源于技术引进。此外,本文还验证了国际贸易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是促进OECD国家TFP趋同的重要因素。

作者首先对OECD国家1870-2004年间的技术引进和TFP水平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图1显示了部分OECD国家的技术引进变化(以1870年为0)。在样本期内,各国技术引进有很大波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30-1945年为衰退期,1870-1930年和1945-2004年为增长期。1870-1930年间,世界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电机、灯泡、汽车等重要发明出现,这可从图中曲线走势反映出来。1945-2004年间的曲线较前一个增长期相对平缓,表明这一阶段的技术创新强度较小,创新主要体现在1971年发明的微处理器及其他ICT产品。在1940年代前后,创新活动减少,技术引进显著下降。在这些国家中,美国和日本是技术引进增长最快的国家,而英国则是技术引进增长最慢的。

图1   部分OECD国家的技术引进变化(以1870年为0)

图2显示了各国TFP对数的变化(以1870年为0)。从整体来看,各国TFP的增长有明显变化。1870-1939年和1975-2004年间,TFP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而1950-1974年间为2.5%。比较图1和图2,各国技术溢出与TFP增长率的变化是一致的,TFP增长最强劲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法国)也是技术引进增长最多的国家,反之亦然(如英国)。

图2  各国TFP对数的变化(以1870年为0)

接下来,作者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技术引进与TFP的关系。因变量为TFP的对数值,自变量包括国内专利储备和技术引进,结果见表1。对于国内专利储备,系数介于0.05到0.35之间,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对于技术引进,模型(1)比模型(2)在技术引进的计算上体现了引进的持续性,结果模型(2)结果的显著性降低,表明技术引进的持续性对TFP的影响更大。模型(3)和模型(4)将技术引进乘以开放性变量mx,两模型的估计结果均不显著,这表明技术引进与TFP的正相关关系并非由开放性驱动,TFP增长是技术引进的直接结果。

模型(5)将人口数量进行标准化,估计结果具有强显著性,这样做控制了“TFP是人口的增函数”这一假设,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结论。模型(6)对技术引进的度量没有考虑贸易方向,其估计结果不显著,而将技术引进赋予贸易权重后,得到模型(7),则估计结果显著,说明技术无法独立于贸易进行传播,贸易方向对技术溢出具有重要的作用。模型(8)使用外国专利存量来度量技术引进,结果不显著,说明跨国公司在技术的国际传播中没有发挥重要作用。总之,这些回归分析表明,TFP增长与技术引进之间具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并非仅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表1  回归分析结果

作者在模型(9)-(12)中对研究结论的稳健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其他模型对技术存量的折旧率均设定为5%,模型(9)和(10)将其设定为20%,发现结果仍然具有显著性。此外,研究区间跨越近一个半世纪,可能会影响参数的稳定性。专利是否能始终衡量技术存量,技术对TFP的影响可能会随着经济结构、商业过程、通讯手段、教育水平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思考。因此,作者在模型(11)和(12)中将数据分为“1950年前”和“1950年后”两部分。结果表明,技术引进的系数在1950年前后变化相对不大,而国内专利储备的系数则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进一步证实了国际贸易对技术的国际传播至关重要。

总之,国际贸易通过技术引进影响TFP增长,并且这一影响并非由开放性或跨国公司等其他因素驱动,而是由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真实关系驱动的。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引进带来的TFP增长并不是最近才有的现象,而是自1870年以来甚至在那之前就已经盛行。估计系数表明,1870-2004年间,按5%的折旧率计算,OECD国家的技术引进增加了386%,技术引进带来的TFP增长率为93%。

Wolff(1991)曾验证G7国家的TFP存在收敛,但没有验证贸易渠道传播的外国技术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这种收敛,以及这种收敛是否适用于OECD国家。作者展示了过去135年里OECD国家TFP对数的标准差演进,如图3所示。图中曲线表明,OECD国家TFP整体上呈周期性趋同变化,除在二战和大萧条期间具有突变外。如二战期间,加拿大和美国等高TFP国家的TFP显著增加,而日本等低TFP国家的TFP则显著下降。除了周期性影响以外,1960年以前的趋同变化缓慢但保持连续,之后趋同速度加快,1990年后,标准差大约稳定在0.05。

图3  OECD国家TFP对数的标准差演进(1870-2004年)

作者进一步分析指出,在没有通过贸易产生技术溢出的情况下,TFP会出现一些趋同(很可能是周期性的),但仅限于1870-1880年期间。如果这一阶段没有出现趋同,那么1870-2004年期间几乎所有的趋同都可归因为通过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特别是二战以后技术溢出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二战后高生产率国家的技术增长最为强劲。总之,在过去的135年里,通过贸易渠道产生的国际技术溢出即使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也是OECD国家TFP趋同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因素。

对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而言,如何提高TFP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本文用长历史数据表明,技术引进对各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而开放贸易对技术传播至关重要。技术创新固然可贵,但是技术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却不一定是在同一个国家。技术引进是推动TFP的主要构成!模仿创新、集成创新都能提高TFP,而颠覆式创新是实现技术赶超的关键。开放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