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历史·公子扶苏成为秦二世 能挽救秦王朝吗?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假设历史·公子扶苏成为秦二世 能挽救秦王朝吗?

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灭亡堪称历史上的谜团。很多人认为秦朝是毁在一个不称职的继承人以及一群奸佞手里,如果是公子扶苏在位,那么秦朝便可如始皇帝设计的那般一世二世直到万世。毕竟相比暴虐的父亲和混账的弟弟,扶苏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他被流放也是因为劝谏父亲颁布怀柔政策,从而触怒了始皇帝。如果他成为秦二世,秦朝的政策是否就不会那么暴虐?是不是就能够续命万年?

想法不可谓不美好,可惜这只是现代人借着儒家的浅薄历史观的胡乱臆断而已。

秦朝统一并非纯靠武力

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秦灭六国的根本在于商鞅变法后,秦国获得了“体制优势”,相比封建贵族林立的关东六国能够更好地发动国家的力量。但只要稍微用点心去想想,商鞅变法后发生了什么,就会发现秦的所谓“体制优势”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而已,是现代人把自己对于社会的想法,寄托在古人身上的臆测。

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被认为打残赵国,决定秦统一天下大势的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但是秦灭六国的一系列战事却始于公元前235年。在正式发动灭国之战前,秦国号称屡战屡胜却一直被关东联军压制在函谷关附近,并没有离开自己的关中老家太远。

商鞅的变法其实没有一些人以为的那么神奇,一个士兵想要通过斩首获得高官厚禄一样是妄想。因为,平民能获得爵位不可以超过八级,除非他是白起这样的贵族后裔。商鞅变法也只是战国时期“极限战”所催生出来的一个畸形的产物,通过消灭私商和宗族等“小共同体”让君主获得无上的权威去打造一个“大共同体”。

诚然在一开始或许能够爆发出一些力量,但是时间长了就不行。秦国与关东六国的战争便是明证,百年过去胜仗不断,但是版图还是在函谷关附近。

秦在函谷关附近和关东联军拉锯百年没能外拓多少,却在最后十年摧枯拉朽,没人觉得奇怪吗?

既然商鞅变法不是秦灭六国的关键,那什么才是?

虽然年代已经太过久远,我们无法还原每一个细节,但是从一些蛛丝马迹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东西——因为秦后期采取的是怀柔政策。这或许颠覆了很多人“铁血大秦”的幻想,不过却比暴力征服六国更接近事实。最简单的一个例子,项羽叔侄一声令下就能动员起八千子弟兵,项羽在乌江自刎前也说“江东父老”还愿意拥戴他云云。这说明这些六国勋贵在他们的旧有封地依旧有着巨大的权威,秦朝所谓的“天下郡县”只是一个政治蓝图,并没有真正达到过。

秦军并没有消灭六国贵族,而是和他们妥协了

更加直接的证据便是,当陈胜吴广这些秦王朝的基层官吏“揭竿而起”后,六国贵族闻风而动,中原大地一下子就出现了各路反王。他们人数众多,装备精良,军队素质丝毫不输于秦,成为秦国覆灭的关键力量。反过来可以推出,秦朝的“收天下之兵”之政,无法在六国旧地实行,否则无法解释一下子出现这么多军队。

这种互相妥协的默契,随着秦始皇晚年的暴虐而被打破,可以说晚年的始皇帝焚书、强迁富人等等措施明显是要玩“秋后算账”,这无法不引发六国旧贵族们的恐惧,只不过碍于始皇帝的个人权威暂时不行动罢了。

怀柔的政策会放出被压制的力量

那么如果扶苏全面推翻老爹的政策,甚至推翻秦制把国家拉回到周代的原始丰饶,是否能给秦国续命呢?恐怕不能,法国知名政治家托克维尔说过,法兰西大革命并非是一个独裁的君王对本国压迫太过引发的,而是一个温和的君王开始放松之前的集权政策所致。波旁王朝一直在加强中央集权,到了太阳王路易十四执政期间通过巡回法庭把司法权力从封建贵族手中抢走,完全了国家的费拉化。可在这个阶段的法国,基本只有对太阳王的崇拜和对国家力量的痴迷,并没有爆发革命。反而是对权力没有太多眷恋,生性温和的路易十六执政期间出了大祸。签署了《人权宣言》又放弃王权甘心当橡皮图章的他没能逃过左派的制裁被送上了断头台,死前还说“宽恕我的敌人们”。

路易十六是公认的“好国王”,而非一些教科书说的那样是个暴君

经历过大革命的托克维尔总结地非常精确,恰恰是路易十六的善良或者说软弱,将之前被歌功颂德之声压制住的反对力量释放了出来。反观类似英美这样的国家有自己的减压系统,所以十八世纪以后英美都没爆发大规模起义。比如英国已经普及“自然贵族”如果一个平民足够出色便可被纳入系统,但是法国还是传统的“血缘贵族”,阶层流通相对英国要窄。而且,英国和美国的政府都是典型的小政府,一直到19世纪都没建立警察局,所有的治安都是由民选的治安官完成。这就杜绝了法式宪兵队的为所欲为。

用弹簧做个比喻,太阳王时期的胜利和强力的王权压制了这些“不和谐”,就像被双手死死按住的弹簧一样,没有伤人的能力。英国则是把弹簧压得很轻,即便放开也不会如何。路易十六时期是试图把压住弹簧的手给松开,结果暴起的弹簧伤到了主人。法国的王权和暴政程度相比英国是重了点,但是相比还在普遍用农奴的俄国,那无疑是天堂。但是,俄国人没有松开手中的弹簧,而法国人松开了,这就导致18世纪的罗曼诺夫王朝四平八稳,波旁王国则陷入了风雨飘渺之中。

彼得大肆征收人头税,俄国人的生活水平连大清都不如,照样是“大帝”

同样的原理用在扶苏身上也适用,之前历代秦王把弹簧压得太死,秦制压迫的所有人都喘不过气。秦始皇早年的妥协释放了一部分压力,但是晚年变本加厉地按了回去,这会让接班的二世苦不堪言,无论他是胡亥还是另一位王子王孙。

所以,扶苏如果敢用劝谏他父亲的政策去规划他的国家,那么下场可能连路易十六都不如,毕竟秦国的暴虐程度远非法兰西可比。

继续暴虐还是死

那么扶苏秉承他父亲的政策,将弹簧死死压住,甚至压得更低是否有可能续命呢?且不提扶苏会不会变成他曾经反对的那个人,秦制已经被证实是一条死路。就拿顶替秦国的汉朝来说,有汉一代一直没能真正解决匈奴问题(注:霍去病封狼居胥不假,但是东汉和匈奴的战争也是真),其根源就在于匈奴人有着后世游牧民族没有的优势——秦人。这里的秦人不是指“秦朝人”,而是指那些偷渡到匈奴的中原人。

汉军强大,汉民很苦

这批人给匈奴的助力不可谓不大。众所周知,匈奴人是一个游牧民族或者说牧民的聚合体,理论上它想要开战必须得等到“秋高马肥”。因此,历代中原王朝都有个词叫做“防秋”,甚至还专门衍生出了“防秋兵”,专门用来抵御秋季入侵游牧部落。但有了“秦人”的相助,匈奴人就有了定居的村落和足够的谷物储备,战争就可以不再拘泥于季节。所以,当翻开汉代的史料,我们会发现匈奴一年四季都有入侵,完全不似后世游牧民那般有着规律性。

欧洲历史学者反对匈奴到过欧洲的重要理由就是Huns完全没有定居和农业的习惯

更别提大量农民的到来给匈奴带去巨大的生产力,能够让更多的牧民脱产成为职业军队。可以说匈奴后来之所以成为秦汉一样的帝国,而不是战国时期那种部族联盟,“秦人”的作用功不可没。

那么这些“秦人”为什么要不惜远离故土和亲人前往万里之外的匈奴去做“汉奸”“偷渡客”呢?《史记》当中已经给出了答案——法律太严,仅仅是死刑就有几百条之多,大政府对民众的压迫太盛。根据秦制三个人在一起喝酒都属于犯罪,没有官府的凭证,你去隔壁村探亲也属于犯罪,你没按照官府的要求种麦子而是种了水果也是犯罪。这套体系在汉代其实已经宽松了不少,但依旧造成了大量民众的逃亡,如果换成原始版本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一个国家不可能只有内部矛盾

更别提六国贵族还没有解除武装,如果说怀柔政策失效还需要陈胜吴广这样的“导火索”,铁血政策自己就是那根导火索,直接引爆六国旧勋贵的怒火,把整个国家燃烧殆尽。而秦制打造的“大共同体”的弊端在秦末战争中已经暴露无疑,当刘邦进入关中后,受到的不是所谓的“老秦人”对刘邦这个“楚人侵略者”的奋死抵抗,是关中百姓的热烈欢迎。丝毫没有楚人刚刚杀了他们几十万子弟兵的痛苦,只有得到了“约法三章”的欣喜和摆脱了旧主的高兴。可以想象当六国勋贵都被秦制消灭了,匈奴或者其他外来势力就会成为“刘邦”,去“约法三章”。千万别指望老百姓有什么民族主义,或者其他的高大理想,事实已经证明他们一有机会就会跑去塞外帮着匈奴打中原。

匈奴人口在汉初不过50万,靠着“秦人”的巨大助力,才能和人口四十倍于它的汉朝打地有来有回

结语

所以公子扶苏上位与否并不重要,一切在秦朝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如果他选择怀柔,那么最好的下场就是路易十六,如果他选择选先祖之路,那么匈奴之类的外来势力就会充当解放者。这不能怪百姓的觉悟低,他们只是要活着。秦始皇本有机会通过缓慢的释放压力去改变这一切,却因为晚年的昏聩而错过了。

可惜历史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