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周亡后,华夏大地历经春秋、战国乱世,又在秦制之下苟延残喘,待到刘邦亡秦灭楚、定鼎天下之时,他所面对的是一片破碎的山河,在人口凋敝、经济崩溃的现状下,莫说普罗大众,就是贵为皇帝的刘邦都能深切的感觉到贫穷的痛苦,《史记》记载建汉之初,皇帝就是想要找到四批纯色一致的马来拉车都做不到,而将相就更惨了,只能乘坐牛车。在这样一副烂牌下,汉朝诸位皇帝们是如何打破局面,奠定其后的盛世的呢?让我们一一道来。
【马车在汉初成了高规格的座驾】
建国之始多忧患
与现代创业者不同的是,刘邦首先要解决的困难不是没有创业资金,而是粮食缺乏,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但刚经历乱世的老百姓的天却塌了,这对于一个新兴的王朝来说是灭顶之灾,没有足够的粮食任何经济都发展不起来,一个国家也就自然步入衰亡。于是深知其中利害关系的刘邦开始思索解决之道,要能得出结果,就必须知道原因,说道粮食不足的原因,现代最常见的是人口超过了土地承载力,也就是僧多粥少的情况,但在古代这个原因并不常见,尤其是在战乱频仍的时代,这种情况下,导致粮食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劳动力少,而这,正是汉初缺粮的原因,经过战国、秦末的战火纷飞,大量的青壮年被拉上了前线,即便留下了部分劳动力可以继续生产,也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因为一来无论是军队还是盗匪,都会尽可能的征调他们的存粮来补充自己,二来战争带来的劫掠让那些留守家眷不是在土地上被杀害就是需要迁移他处躲避。这样,土地便被闲置,进一步荒芜,没了土地和劳动力产出,自然也就没了粮食。
【战争带来的死亡与破败】
当然,即便吃的问题解决,刘邦也不能放下心来,因为此刻的汉朝正面临内忧外患。对外,北方草原的匈奴正虎视眈眈,而且经过多年的休养发展,到刘邦所在的时代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了,对内,当初为了鲸吞天下所分封的异姓诸侯国开始暴露出问题,而雪上加霜的是,百越这些原来归附中原的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更要命的是,对于久经战乱的国内来说,无论是战争需要的物资还是兵源,都非常匮乏,就这么个局面,作为汉集团的龙头老大,刘邦要拿什么去保住这个新生的帝国呢?
【虎视眈眈的匈奴】
攘外安内定江山
刘邦耗费半生好不容易登上权力的宝座,面对的却是这般破碎的山河,凶险的局势,纵使这样,此时此刻想把他拉下来的人还可以排起长龙,倘若他生活在近代,可能会先钱钟书先生而叹一句“做皇帝就像围城,城里的人想逃离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不过若是高祖有幸出洋国外,或许又会引用大哲学家巴尔扎克的“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来安慰自己吧。当然,不论我们如何调侃,历史不会停止它前进的车轮,刘邦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他既要安内,也要攘外。
【开国皇帝刘邦】
既然同时面临内外的威胁,刘邦就必须做出一个历史难题,先攘外还是先安内,由于蒋先生的臭名昭著,许多人听到这个选择几乎是毫不迟疑的选择先攘外,不过作为古人的刘邦却没有这样的思维惯性,对他来说,先安定了国内才能有余力对抗外敌,而且北方来劫掠的匈奴是远不如国内要夺权的敌人更紧迫的,在这样的内在逻辑下,刘邦开始着手收拾那些有威胁的诸侯王,不过人生哪有一帆风顺,当他收拾到韩王信的时候,匈奴介入了进来,这就让刘邦非常的尴尬,只能连带外患内敌一起收拾,开始的反攻非常顺利,汉军成功的将叛军和匈奴逐出了原先占据的地区,首战告捷的消息让刘邦忘乎所以,开始思索着毕其功于一役,于是,白登之围的悲剧上演了,吃了大亏的刘邦在这当头一棒的打击之下清醒了过来,便继续采取先安内再攘外的政策,用和亲稳住外敌,谋求发展国力。
【蒋先生“攘外必先安内”手稿】
无为而治
基于这样的经历,刘邦继续着不同于秦的治国方略,因为他知道,没有国民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慑服诸侯,对抗匈奴的实力,而竭泽而渔的压榨民力,只能换来自身的崩溃,于是他抛弃了法家一贯的压榨主张,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众所周知,劳役、兵役、沉重的赋税与严苛的执法是破坏生产的最大元凶,它们抽走了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吞噬着土地上生存的一切,而这,对于从底层的尸山血海中爬上来的刘邦来说,是再清楚不过的事了,所以,刘邦要与民休息,首先要做的就是革除这些弊端,于是,他用免除劳役和刑罚来鼓励生产,将服役时间控制在百姓能接受的范围内,并尽量减少大动干戈的战事,在这番治理之下,汉初经济凋敝的现象得到了缓解,人口增加,物产充盈,更为可贵的是,在刘邦之后的文帝、景帝也很好的延续了无为而治的经济方略,让汉朝的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农民积极耕种】
徙民填粮,大兴马政
虽然无为而治可以让国力得到发展,但当时的战略态势并不会给你安心种田的机会,这是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刘邦在位期间对于国防的针对性部署并不显著,虽然他细了化军队的编制,制定森严的军法与控制军队的虎符制度,并加强了军备的投入,但这并没有改变边境防御力量与匈奴实力的天平,匈奴仍可以不断的劫掠边境。
【装备差劲的汉军】
虽然和亲保障了大规模战事难以发生,但小规模的掠边行动却屡屡发生,边境的防御力量无从抵御这些机动性极强的铁骑,而需要临时征召的大军则无法阻止先下手的敌人造成的破坏,这让汉军疲于奔命,苦不堪言的同时,也让边境变得一片狼藉,难以发展。所幸的是,汉朝并不缺有识之士,而朝堂之上也坐着一位渴望建功立业的君主,于是,晁错便站了出来,向皇帝说出了自己的韬略。
【善于骑射的匈奴人民】
晁错并非只会喊口号的人,他给汉文帝献上了具体的敌我实力分析与应对策略,其中针对国防他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设性意见:
一、徙民实边,这个策略顾名思义,就是迁徙百姓来充实边塞。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让边境保持足够的人口来供应更多的军队,增强当地的抵抗能力,削弱匈奴的进攻性。单看这一策略似乎并不高明,是个人都能想到,但涉及到怎么做时,他的水平就体现出来了,首先他并没有建议文帝强制调派平民去往边境,因为这样容易引其哗变而且强制征发耗费不菲,这样做的后果参照秦朝的先例就能明白了,傻子才会去重蹈覆辙。其次他建议文帝利用优惠政策来诱导内地的平民,对于愿意跑去边塞的人,给房给地给农具,几年内还不收粮食税,除此之外,罪人赦为平民,平民授以爵位,显然,这么做不但移走了内地的不安定因素,还为移民提供了经济基础,做到真正的充实边界,可谓一举两得。
【百姓向边塞迁徙】
二、积粟实边,即在边塞囤积粮食,这一举措或许让现代人不解,这有必要单独列一条吗?边境需要粮食,花钱购买就是了,显然,这种看法是对古代运输条件不熟悉导致的,在古代,粮食的运输效率非常低,如果等需要了再调度供应,不但浪费大量人力,畜力与供应它们的粮食,还会暴露出一条长长的补给线让匈奴们抢劫,所以晁错才专列一条设置战略储备。不过边境经过常年战乱,已然没有多少产出,如何能做到囤积粮食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晁错再次发挥了他的智慧,他用免罪与授爵位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粮食以填充边塞的粮仓,最终,在他的努力下,边界的仓库充实了起来,这一措施既增强了边塞百姓的信心,又为同匈奴的对抗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填的满满当当的粮仓】
三、重兴马政。文帝作为和平年间上位的统治者,对于骑兵的彪悍战力有所忽视,一度因养马费粮而限制马匹的发展,晁错则适时的纠正了其错误的认知,并建议加大马匹养殖的力度,以一家有马,三人免赋的形式将其发展到百姓中去,文帝深以为然,接受了晁错的建议。虽然从全局来看,汉初的马政并不完善,但其的确是推动了养马事业的发展并为汉朝的骑兵的建立以及对匈奴的反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的。
【马政施行后马车不再是皇帝才有的待遇】
合力破局
在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之下,汉朝逐渐从建立之初的局面中走了出来,边境的充实让汉朝内地可以安心种田,于是,在文景之治的经济发展下,国家拥有了大量兵源与战争物资,史载其“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它们不但帮助皇帝打赢了针对诸侯王的内战,也为后来汉武帝对匈奴的进攻奠定了基础,使得汉朝打破死局走向强盛与辉煌。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