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拾文客栈,北洋史扒粪者,求真、慎识、体温凉。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二百五十四):三分天注定。
民国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鄂南一片泽国。三列从武昌开出的火车正往贺胜桥方向疾驰。由吴佩孚和陈嘉谟率领的刘玉春第八师一部、张占鳌十三混成旅、娄云鹤游击队等部,满载军需物品南下。因汀泗桥、咸宁均已失守,吴佩孚麾下人马被迫在贺胜桥附近重新集结。贺胜桥号称鄂南第二门户,是一个形势险要的兵家必争之地。贺胜桥往北直到武昌,便是百余里丘陵平原。所以,吴佩孚视此地为最后一道防线。这位“一战安湘,再战定鄂,三战克皖,四战挫奉”的常胜将军,没想到这将是他戎马倥偬的最后一战。此时的吴佩孚,押上了自己的全部家当,亲率最精锐的生力军,从武昌增援至此。
其后,四万“吴军”驻扎在桥周围,并且还架上了六十 多门大炮,吴佩孚满怀信心地对部下说:“昔以汀泗桥一战而定鄂,今以贺胜桥一战而定天下。”毕竟只要能守住贺胜桥,东南的“五省联帅”孙传芳也会行动起来。吴佩孚认为此战志在必胜,也没有想到“东南王”孙传芳会见死不救。 吴佩孚一生南征北战,极善用兵。汀泗桥一战虽败,但胜败乃兵家常事。吴认为平江、汀泗桥的失败,是因为南军绕到其侧背抄了后路、前后夹击的结果。所以吸取教训,亲自指导构筑贺胜桥的防御阵地,在一切南军可能渗透的地方,布置大量障碍物、地雷和警戒部队,防御纵深达十余里。
另外,吴佩孚还宣布了一条铁的纪律:“凡有退逃者一律就地正法,就是自己本人退却,也要照此办理!”就在吴佩孚在贺胜桥紧急布防时,南军三个军大军压境,且在咸宁开始商讨作战计划。此外南军获得了一份来自武昌来的一个商人的谍报,报告显示:有三次火车从武昌来,每次火车有三十辆车。且对三次火车中,第一次火车中有湖北督军陈嘉谟,第二次中有一师长押车,第三次中则有吴佩孚,以及火车中有许多军队及军火了如指掌。南军之战术,在于速战速决,因为从汀泗桥血战退下来的一万多吴军溃军,虽说在声势上是对吴军的强加,其实也是立足不稳的导火线。
双方正式开战后,吴军一度处于出击状态,但是吴军冲锋的十几辆铁甲车,因为谍报通知南军将稻草堆在铁路上而效果大减。此外,南军最前线部队以疏薄散兵与吴军对峙,密集队伍在后边停止,待机加入火线作战,且出动谍报交通破坏队,努力接近火线,拆开铁路钢轨,协助南军进攻和阻击吴军装甲火车的袭击。南军在发动攻击时,天黑看不清吴军的阵地,却有谍报工作中带路的农民熟悉地形道路,把先头部队带到距吴军阵地百余米的地方才停止。在吴家湾和黄石桥等地阵地,吴佩孚集合所剩无几的人马向南军进行反冲锋,战况一度陷入胶着。
然而在要塞印斗山的争夺中,南军谍报用楠竹制成的土炮突然轰隆作响,贺胜桥以北也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其实是在燃放鞭炮。吴军阵地上顿时草木皆兵,乱作一团,吴佩孚的大刀队在贺胜桥铁路桥上阻拦,不准后退,砍杀不少退下来的官兵,其中有旅长、团长数名,悬首级在贺胜桥街道中间,以图阻止退却,但仍然挡不住退却的洪流。败势已经无法挽回,溃退的士兵由于不堪大刀队和督战队的惩罚,甚至向大刀队作反冲锋,有士兵向吴的专列开枪,并打死了一名副官和两名卫兵。数万人马一哄而过,夺路逃命,丢掉贺胜桥要塞后,曾经如日中天的十四省联帅再无倚恃。
参考资料:《菜根谭》、《文史周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本文为大风号校园KOL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