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二十年为帝自恃小慧,却让北宋走入了灭亡!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二十年为帝自恃小慧,却让北宋走入了灭亡!

靖康二年十二月(公元1127年1月16日),宋钦宗投降金国,同年二月金太宗废宋钦宗为庶人,四月金军将汴京的人口财富劫掠一空随即北反,皇室官员也未能幸免。徽钦二帝及妻妾子女,在异国受尽屈辱,客死他乡。在多年后,一位年轻的将军回想起靖康之耻,依旧悲愤不已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null

虽然名义上靖康之耻发生时北宋的统治者已经是宋钦宗赵桓,但在实际上宋徽宗依旧是整个国家的实际统治者。虽说仅仅将北宋灭亡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宋徽宗,无疑是有失公允的。但是作为这一结果的直接促成者宋徽宗赵佶难辞其咎。

宋徽宗赵佶在位二十六年,是北宋中后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其本属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的弟弟,但是宋哲宗早亡无子,于是尚为端王赵佶的在向太后以及曾布的支持下登上了皇位,当时的宰相章惇一力劝阻,并批判道:“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没想到章惇的话一语成谶,成为了宋徽宗一生的注脚。

null

一.任事轻佻,大事糊涂

正如章惇对于宋徽宗的评价轻佻,这种性格表现在政治上的特点就是不稳重,轻浮。面对政治上的问题,他不会选择较为困难的妥善解决方案,而是会利用政治手段去规避问题,这种方式在短期看来确实卓有成效,但是沉迷于权术,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

null

这种特点在宋徽宗的执政中极为明显,在继位之初宋徽宗就利用台谏,将垂帘听政的向太后驱逐出了权力中心,随后他又利用新旧两党之间的纷争巩固权力,将自己的心腹蔡京,童贯之流提拔到了高位,而这种方式不但没有解决新旧党争,反而让其在之后愈发的严重。在政策上宋徽宗也摇摆不定,频繁的在新旧法之间变更,时常因为某种政令在短时间未见成效而废止,又会突然依照自己的兴趣需要颁布政令,政策上的随意性极大。

null

在金军第一次南下时,宋徽宗为了避难,听从李纲的建议将皇位禅让给宋钦宗赵桓,自己称太上皇前往镇江避难。金军第一次南下因为种师道,李纲等人的努力无功而返。宋徽宗随即舍不得皇帝的权力返回了汴梁,以太上皇的身份将宋钦宗架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他将钦宗一派的李纲,宗泽等人赶出了汴京。这也导致了原本就风雨飘摇的政局更加混乱。而金国也乘机杀了个回马枪,兵临城下,随有了之后的靖康之耻。

二.宠信奸佞,内政腐败

宋徽宗一朝的政治极为腐败,以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为首的“六贼”,与谭稹、梁方平 、李彀、兰从熙 、王仍 、张见道 、邓文诰等“十恶”几乎将整个朝政弄得混乱不堪。“外戚不当为宰相”“宦官不典机密”“ 宰执应避亲嫌”等旧规祖制都被破坏殆尽。

于是在当时出现了北宋历史上的若干“第一” , 如范纯仁、郑居中首次以外戚之身成为宰相,蔡京与其弟蔡卞,其子蔡枚都先后成为了宰执,。而且还开创了第一次宦官干政的局面,当时人指出:“自崇宁以来, 祖宗之制坠废殆尽,而政事号令悉出阍寺。”

null

虽然蔡京等人为了粉饰太平,颁布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如安济坊,居养院等,但是这类的政令往往是流于表面,蔡京等人标榜新法,在实际上是为了敛财。《食货志》评价道:“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就连对新法颇有微词的苏轼也承认:“介甫变法其本心欲救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而宋徽宗与蔡京的新法却只有利于昏君奸臣。

null

《食货志》记载:“天下常赋多为禁中私财......诸路近岁所增税钱, 悉归应奉司。”其中这些财货除了满足宋徽宗的各种志趣爱好外,也被以“六贼”“十恶”这类的奸佞所侵吞。仅蔡京一人就“累财以千万计”。

在背后支持的宋徽宗不会不知道蔡京的所作所为,但是他依然熟视无睹,因为宋徽宗知道如果不依靠这群奸佞,他根本不能纵情享乐,醉心于自己的艺术之中。

三.妄自尊大,军略失策

宋徽宗时代,宋朝的军略极为失败,不管是对于西夏,还是青塘,亦或是金国与辽国。早在宋神宗时期,宋军就在王韶的主持下收复了河湟之地,对周边国家形成了压力;紧接着在宋哲宗章惇执政期间,又接连大败了西夏,建立平夏城,与此同时辽国疲于应对北边女真的袭扰。西夏内乱,辽国疲弱,金国尚未崛起,可以说宋徽宗执政的中期是整个北宋年间战略环境最好的时候。

null

但是即使是如此利好的环境下,北宋依然没有把握住机会,先是任用童贯为西军的主将,童贯为了自身功劳将种师道,刘法等宿将排除决策之外,之后又不顾现实逼迫刘法攻打朔方,导致刘法战死,西军精锐损失惨重。而童贯却恬不知耻的向汴京告捷,最终这场靡费无数的西征,仅仅以议和结束,原定的战略几乎一个都没有完成。

而之后与金国的联盟方略,更是直接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宋徽宗宣和二年 (1120) , 北宋与金朝达成协议, 签订“海上之盟”。两国协定共同灭亡辽国,北宋拥有辽国的燕云十六州,金国夺取辽国的人口。

与金国结盟共同对付日薄西山的辽国的战略在最初就遭到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徽宗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祖宗遗愿”为由决定了与金联盟。但是北宋朝廷明显错误估计了金国的实力。《三朝北盟会编》对“海上之盟”的评价是:“国家祸变自是而始”

null

宋徽宗宣和四年 (1122) ,辽天祚帝逃入夹山,辽国政治愈发不稳,宋徽宗下令北伐,夺取燕云故地。但这次北伐,宋徽宗并没有吸取西征失败的教训,依然任用童贯为帅,

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徽宗下诏道:“已遣领枢密院事童贯、董兵百万, 收复幽燕故地,,与大金国计议画定封疆……如燕人悦而从之, 因复旧疆, 策之上也;耶律淳能纳款称藩, 策之中也;燕人未即悦服,按兵巡边,,全师而还,,策之下也。”

null

宋徽宗依仗自己掌握的百万军队以及辽朝穷途末路之际, 对辽朝不屑一顾,认为己方胜券在握。但结果却是童贯再度丧师,二十万大军惨败。童贯为了脱责,“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复之功。”

也是经此一战让金国看到了一个比辽国更加虚弱的北宋,更加坚定了一举吞并北宋, 统治中原地区的想法,为之后的靖康之难埋下了伏笔。而可笑的是,接连丧师的童贯,却凭借着赎买回的空城,被封为广阳郡王。

null

四.对于宋徽宗的评价

历来对于宋徽宗的评价极多,各种说法不一,相对而言元代宰相脱脱对于宋徽宗的评价就比较中肯,认为其是“自持私智小慧”,“玩物而丧志”,后世有人评价宋仁宗,认为其“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而宋徽宗却恰恰相反,“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此言或许失之偏颇,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一定的道理。

在脱脱与阿鲁图编撰的《宋史·诸帝本纪》中,也记载道:“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

null

有人说宋徽宗与南唐后主李煜极为相似,明代《良斋杂说》写道:“李后主亡国,最为可怜,宋徽宗其后身也。”从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两人都身为君王,又同样才华横溢。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叹,宋徽宗也有:“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的哀伤。

不可否认宋徽宗的一生艺术成绩极高,无论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瘦金体,还是开启了工笔画的先河,都是使他无愧于一代艺术大家。宋徽宗擅作花鸟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芙蓉锦鸡图》,其实就其人而言,何尝不像画中的锦鸡呢?外表典雅高贵,卓然不群,但实则长于深宫,囿于方寸,比起翱翔九天的苍鹰,腾跃千里的雕鹫,终究只是徒有其表,稍有波折,就只能坐以待毙,束手就擒。

null

我一直很喜欢我的老师对于宋徽宗的评价:“千年的艺术因你而更加璀璨,亿万的黎民因你家破人亡,欣赏你的才华,但这绝不是原谅你昏庸的理由。”生于帝王家,作为君主,只愿意享受其权力,却不能上保社稷,下安黎庶,本来已是错无可错,即使结局至此,也只能是可悲可叹更可恨。

如今功过是非都已经随时间消散,我们之所以再去讨论这段历史,并不是为了去批判亦或是否定某个人,人无完人,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存在着自身的禁锢。了解历史,更多的是为了把握现在,读史使人明智,当我们能够更理性,更公正的看待每一段历史时,我们也就能更理性,公正的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仅以此共勉!

参考文献:《邓广铭 < 宋史职官志考正 > 序》 《三朝北盟会编》《宋史 蔡京传》《铁围山丛谈》《宋会要辑稿》《金宋史论丛》《北宋亡国与权力膨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