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壹页世界,此账号为凤凰网校园KOL)
在近年来,各种宫廷大剧层出不穷,而先秦时期的秦国也成为了一个备受青睐的主题。前两年火热的《芈月传》就是以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为原型,而最近的《皓镧传》则是以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为原型。
当然经过改编的电视剧当然不能作为我们了解历史的主要方式,但是无疑这些电视剧的上线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段历史。
其实自秦孝公至秦二世这一百余年的秦国历史,秦国共在位八位君主,但出现了不少开历史先河的君主,有全面变法的秦孝公,有死法最奇葩的君主秦武王(举鼎折膑而亡),有在此前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秦昭襄王(在位56年,仅次于康熙乾隆),有历史上在位最短的君主秦孝文王(在位仅三天),也有开万事基业,千古一帝秦始皇,更有二世而亡的嬴胡亥。
而其中秦孝文王这位在位仅3天的君主,却在秦国历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秦孝文王,嬴姓,秦氏,名柱,是秦昭襄王的次子,被封为安国君,本来他是与国君之位没有关系的。但是在秦昭襄王四十年,赢柱的长兄赢悼去世,
“四十年,悼太子死魏,归葬芷阳”,于是他成为了大秦的第一继承人。
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四十二年),赢柱被立为太子,于是他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储君之路。
但是赢柱的储君之路并不轻松,上有堪称一代英主父君审视,下有虎视眈眈的弟弟嬴煇觊觎储位,再加上秦昭襄王时期是秦国兼并六国,奠定统一基础的最关键时期。虽然秦国在对楚的垂沙之战,对韩魏的伊阙之战,对赵的长平之战等大型战役都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但这无疑也加重了秦国的负担,在长平之战这场秦赵国运之战中,虽然以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人而获胜,但同样秦国也死伤二十余万,甚至“尽发十五岁以下中男以援前线”。这一时期秦国可谓是举世皆敌。
同时幼年遭母亲宣太后控制,中年又遭三子嬴煇谋害的秦昭襄王猜疑心极重,对权力极为敏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赢柱的生活可想而知,终日只能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伺候父亲,同时为了表现出自己无意权力,于是开始流连于男女之事,就这样赢柱隐忍了十四年。
赢柱一生子嗣繁多,光有记载的儿子就有二十余人,其余的女儿更是不计其数,而其中后来的秦庄襄王赢异人就是其中一个不受待见的儿子,甚至还被放到了赵国作为质子,任其自生自灭。所幸在吕不韦的帮助下,赢异人通过认赢柱的宠妃华阳夫人为母,改名子楚,获得了嗣子的地位,也因此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才有了继承大位的资格。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逝世,但因为秦国的制度,储君必须守孝一年才能够即位为君,在这一年里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秦国的实际主政者,并且还想尽力做出一番实事,如
“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襃厚亲戚,弛苑囿。”
刚及一年期满,赢柱除服即位,并封华阳夫人为王后,立子楚为太子的三天后,赢柱就因为急病去世了,时年52岁。
对于赢柱即位三天就逝世,历来就有许多的猜测,有人认为他是纵欲过度,年老体衰;也有人猜测他是被吕不韦等人谋害,因为当时太子子楚已立,子楚已经有了继承的合法权利,再加上赢柱的子嗣众多,子楚在如此众多的竞争者面前,只能学习其父隐忍,无疑会对年近五十的吕不韦的政治生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将其除掉,是避免夜长梦多的最好方式。
当然历史的研究必须要基于史料之上,这种纯粹的臆测很难具备说服性。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仅仅在位3天的君主,对秦国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道:“秦王奋六世之余烈”,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准确,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更多的是依靠制度上的胜利,在秦国有着最为高效的行政效率,最为完整的军备系统,最具流动性的人才机制,最快速的社会动员能力以及最集中的君主集权。因此在一百多年来,山东之地英才才会西行归秦,士卒才可以乐于耕战,君主才能摒弃“上下一日百战”而尽力完成统一。
反观其他六国,韩亡于羸弱,魏亡于倾轧,楚亡于封君,赵亡于国策,燕亡于地理,齐亡于封闭。但实际上归根结底六国缺乏完善的制度,因此只有凭借英主的降临,来带来一时的辉煌。
资料来源:《史记·卷五·秦本纪》, 张汉东.《秦孝文王在位三日辨》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