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开始文学创作的时候,并不知道他这支笔可以赚钱。因为那个时候很多杂志发表文章是不付稿费的。鲁迅工资很高,也不太在乎有没有稿费。
因此从1918年开始真正的文学创作,直到1923年,鲁迅并没赚到多少稿费。
直到1923年《呐喊》出版,鲁迅才第一次认识到,通过写作能够养活自己。
《呐喊》的出版,一开始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偶然事件。1923年初,鲁迅将自己的 14 篇小说结集,连同 200 元出版费一起交付给出版商李小峰。这一举动说明,他是准备自费出版这些小说,自娱自乐一下。这是传统时代官员士大夫的惯常做法。中国古人的诗文作品,基本都是自费出版,在朋友圈中发行,鲁迅的祖父的诗集就是这样出版的。
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李小峰在1923 年 8月把《呐喊》尝试着投放到书店后,居然销量喜人,当年 12 月即获再版。1924 年5 月,北新书局又第三次开印,印数为 4000 册,这在当时已经是很惊人的销量。[1]
李小峰敏锐地发现鲁迅原来是一棵摇钱树。李小峰除了退还给鲁迅 200 元自费出书的费用之外,还给鲁迅支付了一笔可观的版税,然后以畅销书的模式进行对这本书进行营销。[2]
营销方式之一是请人撰写“软文”,进行饥饿营销。比如鲁迅的好友孙伏园就曾化名“曾秋士”写了一篇“软文”,名为《关于鲁迅先生》,文中宣称鲁迅因故(没说什么缘故)不许再《呐喊》一书再版,因此读者可能无缘再读到此书,欲购只能从速了。“鲁迅先生……对于《呐喊》再版迟迟不予准许。……《呐喊》的再版闻已付印,三版大概是绝无希望的了。”[3]这种营销技巧有效地刺激了当时还非常单纯的读者群的购买欲望。
在李小峰的运作下,《呐喊》很快成为当时的著名畅销书,据保守估计,到 1939 年,《呐喊》已经印行 24 版,单行本总印数逾 10 万。这在今天看起来也许比较平常,但是中国出版产业刚刚兴起的年代,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数字。[4]
作为小说家的鲁迅由此获得了丰厚的稿费收入。北新书局也因为经营鲁迅而声名鹊起,成为国内知名文学出版社之一。鲁迅这才发现,自己的这支笔原来是可以换钱的。
从此之后,鲁迅就开始有意识地经营自己的出版行为,成为民国时代收入最高的作家之一。
[1]韩晗:《论作为畅销书作家的鲁迅——以呐喊的出版为中心》,《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4期。
[2]韩晗:《论作为畅销书作家的鲁迅——以呐喊的出版为中心》,《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4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一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第44页。
[4]韩晗:《论作为畅销书作家的鲁迅——以呐喊的出版为中心》,《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4期。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