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始祖:神猴哈奴曼的故事发展与形象改编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六学始祖:神猴哈奴曼的故事发展与形象改编

原标题:六学始祖:神猴哈奴曼的故事发展与形象改编

孙悟空的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各类艺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有关孙悟空的经典形象也在发生诸多变化。毕竟,只要还有人在,孙悟空就不会只有一张面孔。

虽然总有莫名其妙的卫道士出来打正统旗号,但这类人本身也不会想到。他们“誓死捍卫”的孙大圣,也是长期改编后的山寨产物。

很多女妖朋友

印度神猴的现实原型被认为是次大陆当地的长尾叶猴

早在印度文明起源的吠陀时代,神猴形象就已经出现在宗教神系当中。其原型极有可能是印度本地非常常见的长尾叶猴。早期先民在森林中与猴子不时相遇,对于每个猴群的雄性领袖都羡慕不已。

所以在当时,初代猴哥并不是什么力大无穷的战神。相反,他是一个象征多子多孙的生育崇拜吉祥物。有很多妻子和女朋友,都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堂堂神猴 怎么可能没有女朋友呢?

正所谓有了文化不去弘扬是可悲的。吠陀时代的印度人,并没有精心宣传他们的生育神猴,那么类似的工作就必须由其他有能力的人来完成。很快,来自的内亚的雅利安武士就驾着战车南下。索取无度的神猴哈奴曼,就被纳入了征服者的神话体系。后人熟悉的故事框架,就在佛陀时代慢慢成形。

雅利安人用战车征服了印度 也拿走了神猴文化

由于本身具有人种、文化和技术方面的巨大鸿沟,雅利安人习惯于将过去的土著称为类似妖魔的罗刹。被收编入雅利安文化的哈奴曼,也就成了为雅利安王公去攻打南方土著的急先锋。在非常著名的梵文经典《摩诃婆罗多》中,哈奴曼便与雅利安君主结盟。在帮助后者寻找妻子的时候,顺势攻入了依然是土著居多的斯里兰卡。不仅顺利完成任务,还在对方的都城里上演了“大闹天宫”。以此彰显征服者移民对土著的技术和军事优势。

哈奴曼曾大闹罗刹都城 后来成大闹天宫的原型

更为有趣的改编,是对哈奴曼降生时期的描绘。由于所有印欧人的主神,都是兼职的雷神。所以当哈奴曼险些将太阳当做水果摘下来时,被众神之王因陀罗用雷电打的粉身碎骨。后来,这些尸骨被重新拼合黏贴,塑造出具有极强战力的神猴。

传说汉弩哈奴曼出生时 险些吃掉太阳

他的主要对手,自然就是那些曾经崇拜他生育能力的吠陀印度人。后者看到血统高贵的婆罗门赞颂神猴屠杀罗刹时,一定笑不出来,感觉眼泪就在肚子里。毕竟,以他的立场而言,神猴哈奴曼的故事,就是典型人妖不分-是非颠倒。当雅利安武士喝的伶仃大醉,高声赞扬自己先祖的武德,对土人而言那叫娱乐嘛?!

哈奴曼最终成为了雅利安征服者化身

地位飙升

爱情故事 还不足以让哈奴曼拥有如此重要地位

印度5000年的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但作为一个收编的低级神祗,哈奴曼的地位飙升,还需要一些其他事情的帮忙。

公元1000年前后,新一波入侵者开始从内亚频繁入侵印度。改宗伊斯兰的突厥奴隶近卫军,经常将印度的王公领地,视为自己劫掠财务与开拓疆土的优质对象。原有的印度教和佛教神庙,在战乱中遭到摧毁。大量的僧侣和祭祀都死于战乱。带着新宗教的征服者,也顺势开始传播自己的信仰。

突厥征服者的出现 让哈奴曼提升了自己的战神形象

作为前任征服者化身的哈奴曼,瞬间成为了武德充沛的抵抗者形象。其在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地位,也就这样一路看涨。

同时,由于印度商人对海上丝绸之路东段的统治地位,印度文化也在南洋和中南半岛传播开来。伴随商团而来的不仅是金钱和技术,还有传统的印度-雅利安神话。开拓者们就这样带着土著人眼里的金猴而来,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金光大道。

印度教的向东传播

哈奴曼继续扮演充满神力的猴子形象,完成了文体两花开的升级蜕变。印度教祭祀们更是不断在各处场合宣扬其事迹,塑造了让东南亚人民都满意的正能量形象。其目的自然是希望所有人都对自己多多关注。今天,你还可以在缅甸、泰国、印尼和日本等地见到哈奴曼的形象。

北印度的哈奴曼神像

南印度的哈奴曼铜像

泰国神庙遗址中的哈奴曼形象

当印度人的商船开始不断进入广州、宁波等东亚沿海港口,神猴哈奴曼的形象也就继续进入东土。尽管在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也有类似的形象传入。但北方的哈奴曼往往隐藏在复杂的佛教文化当中。相比之下,信仰纯正印度教文化的南印度人,在哈奴曼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是更加巨大的。他们在广东和福建沿海的商业社区,成为了日后孙悟空形象的孵化器。

印尼巴厘岛上的哈奴曼神像

日本寺庙门口的哈奴曼守护神

孙悟空降生

吴承恩都不知道山寨了多少代

等到吴承恩在明朝嘉靖年间创作《西游记》,类似的故事其实已经有了多个本土版本。在戏曲有着重大发展的元朝,与后来四大名著同名的杂剧剧本就已经问世。各类小道作者,都在历史的字里行间,留下过点滴线索。

但真正让哈奴曼彻底转变为孙悟空,并在《西游记》中大放光彩的作者,还是明初的蒙古人杨景贤。

蒙古遗民杨景贤 是朱棣时代的宫廷剧作家

尽管在朱元璋时代,蒙元时期传入的异域文化都被严禁,但这个风气还是在朱棣时期得到了缓解。明成祖不但传说有个蒙古老妈,还喜欢用蒙古人为自己打仗,甚至招募了蒙古遗民来作为自己的宫廷剧作家。其逼格远比只能在民间写写小剧场版本的淮安村夫,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作为神猴哈奴曼化身的孙悟空,就这样进入了帝国宫廷。但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一直到这个时期为止,孙悟空在很多方面还保留了原始的印度神猴风采。例如在私生活方面,这位猴哥依然有着不少女朋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色猴子。丝毫不像后来的很多人宣称的那样,是一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无性生物。毕竟,同样起源于矿石的大家子弟贾宝玉,也一直和林黛玉等异性暧昧不清。你又怎么能要求一只猴子能管住自己的下半身与心灵呢?

孙悟空本不应该是一个禁欲者形象

明朝同样是古代色情小说的巅峰,一些经典作品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下,孙悟空的故事若不沾一丝儿女情长,又如何俘获下里巴人的芳心呢?

一个观众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吴承恩却不会料到自己的《西游记》版本,会在后世由于各种原因而成为正统。但其故事结构与塑造的孙悟空风格,恰恰是距离原版哈奴曼最远的一个。只是因为内容过于中规中矩,才被近现代的文人们重新发掘,树立为不朽名著。

从哈奴曼到孙悟空 猴王的形象一直在变

至于创造神猴形象的印度,却没有找美国好莱坞合拍一部以哈奴曼为主角的电影。何况他们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剧情和形象冲突而收到某些山寨徒子徒孙的律师函警告。仅从这点来看,宝莱坞的影视工作者们,就应该向全印度人民谢罪......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